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江市的初秋,阳光褪去了盛夏的灼热,变得温和而慵懒。在市郊最昂贵的地段,韩本山的私人庄园““本山居””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静卧在连绵的草坪与精心修剪的园林之间。巨大的落地窗反射着金色的光辉,却透不进一丝暖意,庄园内部,是奢华与冷清交织的寂静。

韩本山坐在空旷得能听见回响的客厅里,手中端着一杯价值不菲的罗曼尼康帝,酒液在水晶杯中轻轻晃动,映出他那张志得意满的脸。

桌上摊开的是一份关于启动“澜海智慧城市”项目的初步构想书,一个比收购南江机械厂庞大百倍的帝国蓝图。

他早已将那个关于“二人世界”的承诺,连同那个法国女人的眼泪,一同抛进了记忆的垃圾桶。

在他的世界里,承诺只是安抚女人的工具,而野心,才是永恒的燃料。

“先生。”管家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后,姿态谦卑得如同一个影子,“莱拉小姐和费迪南德少爷到了。”

韩本山端着酒杯的手猛地一顿,猩红的酒液在杯壁上留下一道刺目的痕迹。他心中一沉,那被遗忘的承诺如同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破了他膨胀的自信。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他缓缓放下酒杯,脸上迅速堆起一副恰到好处的惊喜与愧疚,起身迎了出去。

“亲爱的,你怎么来了?怎么不提前通知我,我好去机场接你!”他张开双臂,准备上演一出久别重逢的温情戏码。

然而,莱拉只是冷冷地站在那里,没有迎上他的拥抱。

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风衣,金色的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一丝不苟的发髻,那张曾经让韩本山魂牵梦绕的美丽脸庞,此刻如同覆上了一层寒霜。

她的身后,站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男孩,正是她十八岁的儿子,费迪南德。男孩继承了母亲的俊美,却有着一双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充满审视与憎恨的眼睛。

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韩本山伸出的手臂尴尬地停在半空,最后只能悻悻地收回。

“怎么了,亲爱的?一路劳累,心情不好吗?”他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莱拉没有回答,而是从随身的包里,抽出一份文件,用一种近乎于侮辱的随意,甩在了光洁如镜的大理石茶几上。

文件滑行了一段距离,停在韩本山面前,封面上“离婚协议书”五个大字,像五把淬毒的尖刀,狠狠扎进他的眼里。

“韩,我等了你两年。”莱拉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能穿透骨髓的寒意:

“两年前,你在巴黎的塞纳河畔对我说,等南江的事一结束,你就收山,和我过我们自己的日子。现在,南江机械厂已经被陈平收购,你却准备启动一个更大的项目。你把我当成什么了?一个可以随时被丢弃的玩物吗?”

韩本山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但他很快调整过来,脸上浮现出痛苦的神色。“莱拉,你听我解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不想听!”莱拉打断了他,声音陡然拔高,“我只想知道,在你的帝国梦里,我和费迪,究竟算什么?”

一直沉默的费迪南德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充满了尖锐的讽刺:“算什么?妈妈,你还不明白吗?我们只是他庞大人生履历里,一个需要时拿出来装点门面,不需要时就可以随手丢弃的注脚。”

他向前走了一步,用那双混合着憎恨和轻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韩本山。

“我查过你,韩先生。你所谓的‘事业’,就是不断地吞并、扩张,把别人的家园变成你的商业版图。你甚至不惜和那些魔鬼(指黑曜石)做交易。你问我你把我们当成什么?我告诉你,你谁都没当成,你只把你当成了上帝。一个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伪上帝!”

这番话犹如一记震耳欲聋的响亮耳光,毫不留情地狠狠抽打在韩本山的脸上,瞬间让他感到火辣辣的疼痛。他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精心构建的帝国梦想,在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口中,竟然被轻蔑地贬低得一文不值,仿佛瞬间崩塌成一片废墟。

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从韩本山的心底猛然升起,熊熊燃烧,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吞噬。然而,他深知此刻若任由怒火爆发,只会让原本就复杂棘手的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于是,他咬紧牙关,强行将这股怒火按压下去,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韩本山心里明白,在这个冷酷无情、充满尔虞我诈的世界里,那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是他唯一能够感受到的一丝温暖和慰藉。他们是他在这冰冷世界中仅存的情感寄托,是他不愿轻易失去的珍贵存在。因此,即便心中怒火中烧,他也必须克制自己,不能让情绪失控,以免伤害到他们。

韩本山深吸一口气,那口气仿佛吸入了整个客厅的冰冷空气,让他瞬间冷静下来。他脑中那台精密的商业机器开始飞速运转,评估着眼前局势的利弊。

莱拉,他最爱的女人,也是他此刻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费迪南德,他唯一的亲生儿子,一个需要被安抚的、充满敌意的资产。离婚?不行,这会引发不必要的财产分割和舆论风波,更会让他显得像个失败者。他不能输,尤其是在感情上,他们是他的唯一慰籍。

于是,他收起了所有商人的精明与傲慢,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演员,瞬间进入了角色。

他走到莱拉面前,那双价值六位数的定制皮鞋踩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他缓缓蹲下,这个姿态让他能以仰视的角度看着莱拉,一种示弱的、极具欺骗性的角度。他握住她冰冷的双手,那双手的寒意让他心中一动,但随即被更强大的理智压下。他强迫自己眼眶充血,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每一个音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调制。

“对不起,莱拉,对不起……是我错了。”他声泪俱下,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悔恨,“我承认,我被野心冲昏了头。我看着陈平那个毛头小子风生水起,我不甘心!”

他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真实的、被触及逆鳞的怒火,但立刻又被更浓的痛苦所掩盖,“我本山集团不能就这么认输!我想着,这是最后一次,只要我把这个‘智慧城市’的项目做起来,彻底压倒他,我就把所有的一切都放下,专心陪你和费迪。我发誓,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搏杀!”

他的表演堪称完美,那份痛心疾首,那份壮志未酬的无奈,足以让任何铁石心肠的女人为之动容。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他精心设计的泪痕上折射出点点光斑,让他看起来像一尊正在为理想而受难的、悲情的希腊雕塑。

莱拉的身体微微一颤。她感受到他手掌的温度,听到他声音里的颤抖,那熟悉的、曾让她无数次沉溺的男性气息包裹着她。

她心中的坚冰,在那句“不甘心”里,似乎看到了一丝他内心的脆弱。或许,他真的只是迷失了?

韩本山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眼神中那一丝松动。他知道,鱼儿要上钩了。他立刻乘胜追击,将目标转向了那个更关键的突破口。

他转向费迪南德,脸上带着一丝慈父般的微笑,那笑容里包含了歉意、期盼和不容置疑的权威:“费迪,爸爸知道你看不起我。但你也要明白,男人,总要有自己的事业。

这个项目,是我一生的巅峰。等它完成了,本山集团的一切,都将属于你。我名下所有的股份,我会让律师做好文件,立刻转到你的名下。我为你,为我们的未来,铺好最后一条路。”

这番攻心为上的话术,如同一支精准的毒箭,正中莱拉最柔软的地方。她可以不在乎金钱和地位,但她无法不在乎儿子的未来。

她看着韩本山那“真诚”的眼睛,那里面仿佛倒映着一个辉煌的未来。她心中的坚冰,在“为费迪的未来”这个神圣的理由下,开始悄然融化,发出细微的、只有她自己能听见的碎裂声。

良久的沉默后,莱拉缓缓抽回了手。那感觉,像是从一个温暖的梦境中挣脱,重新回到了冰冷的现实。她没有去碰茶几上那份刺眼的离婚协议,但眼神依旧复杂,像一片风暴过后的海,既有退潮后的平静,也暗藏着下一次涨潮的力量。

“我可以再信你最后一次,韩。”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疲惫,仿佛刚才的内心挣扎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别说一个,一千个一万个都行!”韩本山大喜过望,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知道,他已经成功了。

“从今以后,多做善事,少做伤天害理的事。”莱拉一字一句地说道,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直抵他内心最深处的黑暗,“你的帝国梦,我不阻止。但请你守住底线。我不想有一天,我爱的人,成为一个双手沾满罪恶的魔鬼。否则,我不仅会立刻离开你,我还会带走费迪心中,对你最后一点尊敬。”

韩本山毫不犹豫地点头,他举起右手,摆出一个庄严的姿态,信誓旦旦地保证:“我答应你,我发誓!”

然而,在他低下头,做出沉痛反思的那一刻,他那被阴影遮挡的嘴角,却勾起一抹极其隐晦的、不以为然的冷笑。

善事?底线?这些词汇在他听来,是如此的幼稚和可笑。

在他那庞大而冷酷的帝国梦里,这些东西不过是用来安抚弱者的麻醉剂,是通往权力巅峰路上可以随时丢弃的垫脚石。

他心中暗道:女人,终究是头发长见识短的动物。她们永远无法理解,站在巅峰的男人,需要的不是道德的赞美,而是绝对的权力。

他抬起头,脸上已经恢复了那份深情款款的表情,仿佛刚才的冷笑从未出现过。

而莱拉看着他,眼中那刚刚融化的冰,又悄悄地凝结了一层更薄、却也更坚硬的寒霜。她选择相信,但她的直觉,那个作为顶级卧底的直觉,却在疯狂地发出警报。她知道,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本山居”一改往日如同博物馆般的冷清,被刻意地、甚至有些笨拙地注入了“生活气息”。

清晨,不再是管家无声的问候,而是韩本山亲自下厨,煎得有些焦底的鸡蛋和烤过头的面包,香气中带着一丝笨拙的讨好。

午后,他会陪着莱拉在巨大的玫瑰园里散步,阳光透过花叶的缝隙,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会像个热恋中的少年一样,摘下最娇艳的一朵玫瑰,别在她的耳后。

晚上,那间只用来开会的私人影院,会播放着莱拉最爱的法国老电影,他会把她拥在怀里,仿佛真的要开始他承诺的“二人世界”。

但莱拉知道,这一切都只是表象。

这温馨的空气里,漂浮着无数看不见的探针,每一寸阳光都带着审视的温度。

韩本山对黑曜石一向“敬而远之”的谨慎,让他对身边人的考验也变得更加隐蔽。

他像一个高明的猎人,不再设置粗陋的捕兽夹,而是布下了一张由温情和日常编织而成的、无形的巨网,等待着猎物在不知不觉中露出破绽。

考验在第三天的下午来临。

当时,莱拉正坐在落地窗前,安静地修剪着一盆兰花。韩本山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走到阳台去接。但他并没有关上玻璃门,那经过精心控制、不大不小的声音,恰好能飘进莱拉的耳朵里。

“もしもし、中村さん……”(喂,中村先生……)他用日语交谈着,语气中带着一丝商业伙伴间的客套。莱拉手中的剪刀没有停,她专注地看着一片枯黄的叶子,仿佛对那个世界充耳不闻。但她的耳朵却像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每一个音节。

“ああ、あの‘特殊医疗设备’の件ですが……カスタマーの要求は非常に厳しいです……”(啊,关于那批‘特殊医疗设备’……客户的要求非常严格……)“特殊医疗设备”,这个词汇在日语里再正常不过,但韩本山在说它时,有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万分之一秒的停顿。

“配送ルートは必ず‘第三国’を経由してください。これは规定です。”(运输路线必须经过‘第三国’。这是规定。)“第三国”,这个模糊的词,在军火和情报交易中,通常意味着洗钱或中转。

韩本山一边说着,一边转过身,假装在看花园里的景色,但他的余光,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割在莱拉的侧脸上。他看到她依旧在专心致志地摆弄那盆兰花,甚至因为一片叶子没修剪好而微微蹙起了眉头。她的世界里,似乎只有那盆植物,没有他的“生意”。

挂掉电话,韩本山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歉意:“抱歉,亲爱的,公司的一点杂事。”

莱拉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温柔的微笑:“没关系。晚上想吃你做的天妇罗了,可以吗?”她的眼神清澈如水,没有一丝波澜。

韩本山心中的怀疑,又消除了几分。

第二天,陷阱升级了。一份关于收购一家名为“斯巴达防御”的海外军工企业的初步意向书,被“随意”地遗忘在客厅的茶几上,旁边还放着一副韩本山常戴的老花镜。这份文件就像一个赤裸裸的诱饵,考验着任何一个对财富和权力有欲望的女人。

莱拉从楼上走下来,一眼就看到了那份文件。她脚步未停,径直走到沙发旁,拿起那份意向书。韩本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站在二楼的走廊上,透过栏杆的缝隙,死死地盯着她。

莱拉只是看了一眼封面,便皱起了眉头,她拿起那份意向书,连同韩本山的老花镜,一起整理好,放到了书房的桌子上。然后她走回客厅,拿起遥控器,打开了电视,调到了一个旅游频道,兴致勃勃地看着关于马尔代夫的纪录片。

当韩本山下楼时,莱拉正指着电视上的白色沙滩,对他说:“韩,你看这里多美!等你不忙了,我们去这里度个假好不好?就我们两个人。”

那一刻,韩本山彻底相信了。

他看着莱拉那张充满向往的、纯粹的脸,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他确认,这个女人真的被他征服了。她对他庞大的商业帝国、那些见不得光的黑暗交易,毫无兴趣。她想要的,真的只是一个男人的陪伴和一场浪漫的旅行。

他放下了戒心,确认莱拉无法触及他与黑曜石之间那层最深的壁垒。他不知道,他自以为高明的陷阱,早已被莱拉看穿。她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她的“兴趣”,远比他想象的要深刻和致命。她修剪的不是兰花,而是自己的耐心;她向往的不是马尔代夫,而是正义降临的那一天。

机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夜晚降临。

韩本山正在书房处理一份看似正常的文件——一份关于向东欧某小国捐赠一批高端医疗ct机的慈善合同。

这份合同做得天衣无缝,从法律条款到公关文案,都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光辉,甚至连他自己的团队都以为,这只是老板心血来潮的一次品牌公关。

处理完文件后,他接到了一个朋友的催促电话,便匆匆出门。临走前,他对正在客厅看电视的莱拉说:“宝贝,我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这是他第一次在莱拉“留下”后,将这份“无关紧要”的合同文件,遗忘在打开的电脑桌面上。

莱拉的心跳瞬间加速。她知道,这既是陷阱,也是机会。韩本山可能在测试她,看她是否会因为好奇而去偷看这份“商业机密”。

她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等了足足五分钟。然后,她端着一杯温牛奶,像往常一样走进书房,将牛奶轻轻放在桌上。她没有靠近电脑,只是拿起桌上的一本时尚杂志,随意地翻看着。她的余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扫过屏幕上的合同内容。

她看到了“捐赠方:本山集团”、“接收方:东欧共和国卫生部”、“设备:xx型医疗ct机,数量:50台”。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那么充满爱心。

但她的职业直觉,让她在零点几秒内捕捉到了两个致命的异常点。

第一,这批ct机的型号是最新款,其核心部件“高精度旋转轴承”的供应商,是一家注册在瑞士的、名为“基因动力”的生物科技公司。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为什么要生产医疗设备的精密机械部件?这完全不合常理。

第二,合同附件中的运输路线,更是匪夷所思。它绕开了所有常规的国际物流节点,选择了一条由数个“黑崎会社”旗下物流公司组成的、极其复杂的私人运输网络。动用“黑崎会社”这种级别的地下物流网络,去运送一批公开的慈善物资?这简直是杀鸡用牛刀,背后必然有鬼。

莱拉的大脑飞速运转。无数个碎片化的信息在她脑中重组、碰撞。黑曜石为什么要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来生产ct机轴承?为什么需要动用“黑崎会社”的顶级物流网络来运送一批慈善物资?

一个可怕的推理在她心中轰然形成:这批根本不是什么ct机!所谓的“高精度旋转轴承”,极有可能是“人机融合”实验所需的某种核心生物部件或高精度机械臂!而这条复杂的物流路线,正是为了绕开国际海关和所有监控机构的眼睛,将“活体实验”的关键设备或材料,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往黑曜石的“伊甸园”实验室!

她不动声色地,将那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名字和物流路线的关键节点,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然后,她像往常一样,端着空杯子,平静地走出了书房。

第二天,莱拉以“想给韩本山一个惊喜”为由,独自一人前往南江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逛街。她在一个人流密集的咖啡馆里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杯拿铁。她拿出手机,连接上咖啡馆的公共无线网络,打开一个伪装成天气应用的加密程序,将昨晚的分析和推理,用最简洁的语言,发送了出去。

信息内容:

“目标初步信任。未获得直接证据,但发现一份可疑的慈善捐赠合同。合同指向东欧,涉及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基因动力’(附件A)和一条‘黑崎会社’物流网络(附件b)。我的推断:本山集团可能正在利用慈善幌子,为黑曜石的‘活体实验’项目提供关键物资运输通道。建议立即对附件A公司和附件b路线进行秘密监控。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接近黑曜石核心的线索。另外,我……开始害怕了。”

发送完毕,她迅速删除了手机上的所有记录,然后走进一家奢侈品店,为自己挑选了一条价值不菲的卡地亚项链,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只是一个正在享受爱情和购物的普通女人。

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一座地图上不存在的秘密岛屿上,“须弥座”的指挥中心灯火通明。

田中健看着刚刚收到的、由自己情报网独立传来的关于“伊甸园”实验室的绝密情报,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情报显示,黑曜石在“伊甸园”基地的“人机融合”实验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代号为“普罗米修斯II”的实验体即将进入最终激活阶段。

他不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还有一个女人,也在为同一个目标而战。一个是为了正义,一个是为了复仇。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电子沙盘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神谷,岩城!”他沉声命令道。

“在!”两人立刻应道。

“目标,黑曜石位于东欧的‘伊甸园’实验室。”田中健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行动代号:‘焚火’!”

一场是发生在枕边人之间的无声战争,一场是血与火的正面突击。莱拉没有拿到铁证,但她提供的这条“推理链”,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黑曜石最坚硬的保护壳,为即将到来的风暴,指明了最关键的方向。

赤色的黎明,正在地平线下,酝酿着一场席卷一切的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