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 > 第68章 伊丽丝对人类社会的观察笔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章 伊丽丝对人类社会的观察笔记

蜂巢据点最深处,最高权限的房间内,时间失去了意义。

墙壁并非钢铁,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白色材质,它既是墙体也是光源,散发着恒定柔和的辉光,最适宜生命体休养。空气纤尘不染,温湿度由无声的维生系统精准控制。这里是伊丽丝的圣殿,她的实验室,也是她在这颗星球上唯一能感到安宁的巢穴。

夜幕降临,外界的喧嚣被层层壁垒隔绝。

来自更高维度文明的“光语者”伊丽丝,如常悬浮于房间中央。她纯粹光影构成的身体散发着星云般的微光,既不真实,又无比神圣。

她缓缓伸出光影编织的半透明手指,指尖由更高密度的光粒子凝聚而成,修长得如同艺术品。

面前悬浮着一块陆一鸣为她具现的巨大黑色晶体板。晶体板平滑如镜,内部仿佛封印着一条液态银河。当伊丽丝的意识与其连接,深邃的黑色中便有无数星光缓缓流动、生灭,美得令人窒息。

伊丽丝的指尖并未触碰晶板。她以一种玄奥的韵律轨迹,在晶板前优雅划过。

随着指尖每次移动,一道道高频能量波动被精准注入晶板深处。

晶板内部随之浮现出一连串陆一鸣无法理解的,属于她那个名为“希格尔”种族的独特文字。

那并非平面符号,而是一种由无数复杂多变的三维立体光影结构与不同频率共振波构成的“信息生命体”。每个字符都像一个微缩的运转星系,承载着远超其形态的浩瀚信息。

她在记录。

记录她对“人类”——这种在她看来充满矛盾的碳基社会性生物——的第一手观察数据与初步分析。

陆一鸣则有幸,通过他那本神秘书册不算精准的“概念性实时翻译”功能,窥见这本异维度社会学家观察笔记的冰山一角。

此刻,他静静倚靠在门口,并未踏入。手中捧着古朴书册,页面上,那些复杂的光影符号正转化为他能理解的冰冷汉字。

【观察记录,标准地球自转周期,第三百七十二日,夜间。】

【研究课题:智慧生物种群于高烈度持续性生存压力下,其社会结构、集体潜意识与个体行为模式的突变性演变分析。】

【主要观察样本:编号零零一‘陆一鸣’(具备高度自主进化意识与技术输出能力的特殊个体)。编号零零二‘磐石营地’幸存者群体(具备基本社会结构与原始生产能力的对照组)。】

【初步结论,数据模型构建中,记录如下:】

【其一:关于“背叛”行为。此种社会行为能释放强烈负面精神能量,其底层逻辑可初步解析为一种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高风险投机算法。当个体判定背叛的预期收益,远超其社会契约责任与失败后的惩罚成本时,该算法将被激活。补充变量:此行为成功率,与社会群体的秩序强度、信息透明度、核心权力凝聚力呈绝对反比。秩序越混乱,信息越闭塞,权力越分散,“背叛”算法的触发阈值越低,发生频率与成功率则呈指数级增高。此模型已通过‘铁拳巴洛’篡位事件获得初步验证。】

【其二:关于“希望”状态。此种非物质性精神状态,能非线性地刺激目标生物的中枢神经与内分泌系统,使其分泌大量高效生物激素。但其作用远不止于此。它更像一种高效的精神催化剂,乃至一种以生物体为核心的低功率现实扭曲力场。它能让物理层面无比脆弱的碳基生命,在极限压力下爆发出远超生理参数的能量、行动力与异常抵抗力。其根源似乎指向该种族基因深处某种与“延续”概念绑定的非理性底层代码,作用原理已超出基础生物学范畴,值得深入研究。此情绪是‘磐石营地’重建效率远超理论值的核心变量之一。】

【其三:关于‘领袖’与‘权力’的社会动力学建模。在小型、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领袖’的产生与维系主要依赖两种核心要素——压倒性的个体暴力,以及能提供最高安全保障与最优资源分配方案的系统性智慧。已消亡样本‘铁拳巴洛’是纯暴力模型的典型负面案例。其个体暴力强大,但行为逻辑无法为群体带来可持续的正向收益,反而持续输出负向价值。因此,他的权力结构建立在流沙之上,高耗能且毫无韧性,极易在外部冲击下瞬间崩溃。而核心观察样本‘陆一鸣’,则在有意识地构建一种更复杂的暴力-智慧复合型权力模型。他一面强化个体暴力上限,确保最终裁决权;一面通过持续输出不可替代的‘知识’(流动图书馆)、‘秩序’(贡献点制度)与‘先进生产安全技术’(像素血清),系统性巩固他作为智慧领袖的绝对向心力。他正在构建的‘边缘安全区联盟’,其本质是让渡部分个体自由与资源支配权,换取更高集体安全性的经典网络化社会组织模型。该模型的最终效率与长期稳定性,完全取决于核心节点(陆一鸣本人)的技术领先性、资源垄断性与自身存在的不可动摇性。警告:该模型存在‘核心节点崩溃则全网瘫痪’的致命结构性风险。】

陆一鸣静静看着书册上冰冷而精准的文字。

每次看到伊丽丝这些如同解剖白鼠般的纯粹理性笔记,他心中都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怪异感。

一方面,他为伊丽丝瞬间洞悉事物底层规律的恐怖分析能力,感到发自灵魂的震撼与忌惮。

在他眼中,自己与所有人类,似乎都成了一行行可被分析、建模、预测的代码。所有喜怒哀乐、崇高卑劣、牺牲背叛,都被她解构成一组组冰冷的量化数据。这种感觉让他莫名发寒,仿佛自己的一切都在更高维度存在面前被赤裸裸地看透。

另一方面,这些来自高等文明的降维分析,也像一面一尘不染、不留情面的镜子。

一面他自己永远无法制造的宝贵镜子。

它让他能从一个全新的、抽离所有主观情感的“系统工程师”角度,去冷酷地审视自己和他正在做的一切。

他看到了优势,也看到了计划中那些被他刻意忽略或未曾意识到的致命结构性缺陷。

他也得以第一次真正理解,“人类”这个物种在宇宙尺度下,某些深层的共通行为本质。

这种独特的“他者”视角带来的深刻反思,让他的心境与认知,得到了一种远比力量提升更宝贵的、脱胎换骨般的成长。

他正在学会,如何不仅作为一个“棋手”,更作为一个“棋盘的设计者”,去思考问题。

他的目光从书册上移开,望向房间中央那个依旧在静静记录的、神圣而孤独的光影。

眼神,变得无比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