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 > 第4章 为城市注入心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说“叹息之墙”是曙光之城坚硬的外壳,那么能源,就是这座钢铁巨城赖以生存,奔腾不息的心脏。没有稳定而强大的能源供应,再坚固的城墙也只是摆设,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空谈。因此,在城市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一项被陆一鸣列为最高优先级的绝密工程,也正式启动了。

工程的选址,位于远离主城区几十公里的,一片荒芜的岩石地带。这里寸草不生,地表裸露出大片被风化的深色岩石,如同一块块巨大的骨骼,散布在苍凉的大地上。狂风从远处吹来,卷起沙石,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声响,这里是任何求生者都会绕道而行的不毛之地。

然而,在伊丽丝的感知中,这里却是整个区域内最宝贵的一块风水宝地。

“陆一鸣,你感觉到了吗?”伊丽丝闭着眼睛,站在一块巨岩的顶端,任凭狂风吹拂她银色的长发。她的精神力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向着地底深处探去。在她的感知世界里,坚硬的地壳变得透明,她能“看”到,在地底数千米之下,一条由炽热岩浆构成的,庞大无比的能量脉络,正如同巨龙般蛰伏着。

“它的呼吸平稳而有力。”伊丽-丝睁开眼,紫色的瞳孔中闪烁着数据流般的光泽,她向身旁的陆一鸣描述着常人无法看见的奇景,“这条地脉能量的活跃度,远超周边任何区域。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像一个最温柔的医生,用一根最细的针,轻轻刺入它的血管,抽取一丝足以点亮我们整个城市的力量。”

“唤醒沉睡的火龙吗?这比喻很贴切。”陆一鸣点点头,他的精神力同样能模糊地感知到地底那股磅礴的伟力,但远不如伊丽丝那般清晰。

在这片不毛之地的中心,一座由集装箱和合金板临时搭建的工程棚,成为了曙光之城最高技术机密的汇集地。棚内,光线明亮,一块巨大的白板占据了整面墙壁,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复杂到足以让任何顶尖科学家都头皮发麻的图纸和公式。

前工程师李建国,此刻正双眼布满血丝,手里拿着一支红色记号笔,与陆一鸣在白板前进行着一场堪称头脑风暴的激烈讨论。

白板上的图纸,是他们计划建造的永久性能源核心——“地火熔炉”的设计草图。这并非简单的地热发电站,而是一个融合了多重尖端科技理念的伟大造物。它的核心理论,借鉴了从深海遗迹“盖亚之心”中获得的能量循环模型;它的能量转化系统,参考了远古文明“洋流引擎”的流体动能转化技术;而它的安全控制部分,则融入了陆一鸣所掌握的,关于现代核裂变反应堆的所有知识。

从本质上讲,“地火熔炉”就是一个可控的,微型化的地心能量汲取与转化装置。它将通过一根深入地幔的超导管道,直接抽取岩浆的热能,再通过复杂的相变转换装置,将其转化为稳定而纯净的电能。一旦建成,它提供的能量,将足以支撑整个曙光之城未来百年的发展。

“风险太高了!陆一鸣,你这是在赌博!”李建国用记号笔,在图纸上一个标注着“主汲取阀门”的关键位置,画了一个大大的红色叉号。他指着那个叉号,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沙哑。

“我们对深层地质结构的了解,几乎为零!教科书上的一切数据,在经历了末日灾变后,都已经作废。你凭什么保证,我们这一根管子插下去,不会诱发不可控的深层能量喷发?一旦发生最坏的情况,从这里喷涌而出的岩浆,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在几分钟内将几十公里外的曙光之城,连同我们所有人,都彻底夷为平地!”

李建国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他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负责任的工程师。在他的知识体系里,如此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工程,其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陆一鸣看着李建国那张因为焦虑而涨红的脸,并没有反驳,反而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我很高兴你能提出这些问题,建国。”陆一鸣拿起另一支蓝色记号笔,走到白板前,“你的谨慎,正是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的关键一环。没错,这的确是一场冒险,但并非毫无准备的赌博。”

他指着图纸的另一处,一个复杂的能量模拟图。“首先,在正式钻探前,我会用我的‘像素模拟’能力,结合伊丽丝提供的实时地脉数据,在我的意识中,对整个能量汲取过程进行数万次,乃至数十万次的预演。我会模拟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包括地层断裂,能量反冲,岩浆泄露等等,直到找出一条成功率最高的‘路径’。”

接着,他的笔尖落在了那根核心的汲取管道上。“其次,这根管道,以及整个熔炉的核心反应室,都不会使用我们现有的任何材料。我会用‘具现化’能力,直接创造出一种能够承受数万度高温和超高压力的全新合金,我称之为‘奇点合金’。它的物理性质,将超越这个星球上任何已知的物质。这是我们敢于触碰‘龙血’的根本保障。”

最后,他看向李建国,眼神变得无比郑重。“而你,建国,你的任务,是为这场精确的冒险,加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保险。我需要你,忘记成本,忘记难度,动用你所有的知识和想象力,为‘地火熔炉’设计出一百套,不,是一千套以上的应急预案和物理保险措施。从自动断流阀门,到多层冷却系统,再到最终的紧急自毁与物理封存机制。我要确保,即便我的模拟和我的合金全部失效,我们依然有最后的机会,将这场灾难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科学,从来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陆一鸣的声音,在工程棚内回响,“科学,恰恰是在一次次精确计算过的,可控的冒险中,探索未知,推动文明前进。你,愿意和我一起,进行这场豪赌吗?”

李建国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看着陆一鸣那双燃烧着绝对自信与理智光芒的眼睛,又看了看白板上那份疯狂而又严谨的蓝图。他心中的恐惧与担忧,渐渐被一种更加炙热的情感所取代。那是一种身为工程师,面对一项前无古人,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工程时,无法抑制的冲动与向往。

他沉默了良久,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抓起记号笔,在白板上疯狂地书写起来,一条条全新的,更加大胆和周密的保险方案,在他的笔下诞生。

三天后,在无数次模拟演算与方案完善之后,“地火熔炉”项目,正式启动。

陆一鸣站在工程现场的中央,他闭上双眼,庞大的精神力瞬间展开。在他的操控下,无数的像素光点从虚空中汇聚而来,在他的面前,凝聚成一根长达百米,通体漆黑,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巨大钻头。这根钻头,正是由“奇点合金”构成的第一根勘探管道。

他猛地睁开眼睛,右手向前一挥。

“启动!”

伴随着一声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轰鸣。那根巨大的黑色钻头,在一股无形力量的推动下,缓缓地,却又坚定不移地,向着脚下坚硬的岩层,钻了下去。

没有剧烈的震动,没有飞溅的石屑。坚硬的岩石,在“奇点合金”面前,脆弱得如同豆腐。钻头悄无声息地沉入大地,向着那沉睡了亿万年的地心火龙,发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问候。

一个为城市注入永恒心跳的伟大工程,就此拉开了序幕。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正在见证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