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嘘,今日恋爱模拟进行时 > 第63章 番外:日常警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绝尘峰顶的积雪终年不化,映着天光,将竹庐内也照得一片清亮明澈。

苏泓在一种极其…充实的酸痛感中醒来。意识沉入体内,无需刻意运功,一种源于身体本源的精微感知便自动映照心镜,清晰得如同内视功法运转时的经络图:

【气脉流转:平顺(受外力引导)】

【筋骨状态:疲敝,多处筋肉僵涩,气力运转不畅】

【元精损耗:近三成,需静养固本】

【灵台警示:承纳过度,体魄负荷已近界限。需缓行静卧,调息培元,切忌再耗心神、劳损筋骨。】

苏泓平静地阅读着这些只有他能感知到的自身状态。

他与老师沈忘忧的关系,在冰原那场风雪与月光交织的混乱后,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或许,这便是世间所谓的“定情”。

这种新模式,体现在方方面面。

例如,他不再独自居于厢房。主屋那张原本只属于沈忘忧的乌木榻,如今成了两人共享。沈忘忧似乎很满意这种安排,入睡时总会将他圈在怀里,手臂横亘在他腰间,是一种占有姿态。苏泓分析,这有助于体温维持和内力在睡眠状态下的自然交融,效率高于分榻而眠。

又例如,沈忘忧对他身体的关注度显着提升。不再仅仅是疗伤时的内力疏导,而是日常的、近乎无意识的触碰。指尖拂过他发梢,掌心熨贴他后颈,或是像此刻,他醒来便发现老师的手正贴在他小腹气海穴上,精纯冰寒的内力如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温养着他酸软的经脉。

这种内力的滋养很有效,能快速修复身体的疲惫与细微损伤。但也正因如此,沈忘忧在某些事上似乎更加…无所顾忌。

苏泓的思维逻辑很简单:既然有高效修复手段确保身体不会真正受损,那么在某些活动中,对“度”的把握似乎就变得模糊了。

沈忘忧显然深谙此道,并且乐于实践。他仿佛不知疲倦,内力又深厚得可怕,往往苏泓这边已觉气力难继,筋骨酥软,沈忘忧仍能气息平稳地继续“辅助调理”,直到苏泓连指尖都懒得动弹,只能由着他用内力一遍遍梳理过载的神经与肌肉。

“你神意超然,几欲脱缰,”

沈忘忧曾在他耳畔低语,气息灼热,与他渡来的冰冷内力形成鲜明对比,“需以形骸为锚,气血为锁。《参商谒帝》同修,气息交感,方能将你之灵台,牢牢系于此间。”

这个理由,苏泓接受了。他确实能感觉到,在那种极致的身心交融中,他那仿佛随时会羽化而去的飘忽感,会暂时被拉回沉重的肉身,变得切实而安稳。

就像此刻。

苏泓尝试微微动了一下腰腿,清晰的酸痛感伴随着心湖中“筋骨疲敝”的警示一同传来。他评估了一下,以目前状态,完成基础的《参商谒帝》晨练,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醒了?”沈忘忧低沉的声音自头顶传来。他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或许根本未曾深睡,正垂眸看着他,碧潭般的眼底是餍足后特有的、深沉的温和。

“嗯。”苏泓应道,感知仍停留在身体的警示上,“只是觉得……周身气力不济。”

沈忘忧似乎低笑了一声,胸腔传来轻微的震动。他低头,微凉的唇在苏泓额角碰了碰,带着安抚的意味。“好,今日不练功。” 他顿了顿,指尖掠过苏泓腕脉,细细探查,“神意倒是比前几日凝实了些。”

他的手依旧稳稳地贴在苏泓小腹,内力输送未曾间断。“饿不饿?”

苏泓感受了一下:“腹中有些空乏。”元气耗损过度,确实需要补充。

沈忘忧便起身,动作间霜白的中衣微微散开,露出线条优美的锁骨,上面似乎还有一道极淡的、昨夜苏泓无意识留下的红痕。他取过一旁温着的清水,先递给苏泓一杯,看着他慢慢喝下,然后才自行更衣。

接下来的半天,苏泓切实体验到了何为“精心养护”。

他被沈忘忧勒令待在榻上,连用膳都是对方端到榻边。沈忘忧甚至动用内力,将特意熬制的、据说是大补元气的药膳粥温度控制得恰到好处,一勺一勺喂到他唇边。苏泓基于“补充元气”和“不违背老师当前指令”的原则,安静接受。

期间,他腰腿酸软得厉害,想换个姿势,刚一动弹,沈忘忧的手便按了上来,力道恰到好处地揉按着最僵硬的肌肉群,内力渗透进去,舒缓着不适。这服务堪称周到,但苏泓感受着那缓慢恢复、却依旧远未达到充盈状态的气血,觉得这种以形骸疲惫换取神意稳固的“养护”,代价似乎过于高昂。

午后,阳光透过冰窗,在室内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泓靠在软枕上,翻阅着沈忘忧给他找来的几卷杂书。沈忘忧则坐在窗边矮几旁,擦拭着雪寂剑。室内静谧,只有书页翻动和布帛擦拭剑身的细微声响。

这种宁静,与昨夜乃至前几日的“激烈”形成鲜明对比。苏泓的思维在处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定情后的日常,似乎就是在“极致的消耗”与“极致的养护”之间循环。沈忘忧在其中切换自如,而他自己,则像是被精心对待却又被过度使用的兵器。

就在这时,心湖之中,那“灵台警示”骤然变得鲜明,伴随着一种更深沉的倦怠与隐隐的抽离感,仿佛在提醒他这具身体的根基已发出无声的抗议,亟需回归最本源的空明与静寂,而非仅仅依靠外力维持表象。

他抬眼,看向窗边。沈忘忧似有所觉,也抬眼望来。阳光勾勒着他清俊的侧脸和披散的白发,那双总是冰封或炽热的眼眸,此刻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近乎温柔的专注。

苏泓将那份源于生命本源的警示暂时压下。

“怎么了?”沈忘忧问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无事。”苏泓收回目光,重新落在书卷上,声音平稳,“只是神思略有困倦,想再静卧片刻。”

沈忘忧不再多问,继续擦拭他的剑。

苏泓知道,那种源于身体极限的警示不会消失,隔一段时间便会再次提醒他。他也知道,只要沈忘忧在身边,这种以“同修”为名、行稳固神意之实的循环大概率会持续下去。

他并不反感。这种极致的体验,包括身体上的负荷,都是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部分,是他选择沉浸于此的原因之一。更何况,此法确实有效地将他那过于超脱的神意,一次次拉回这具温暖的形骸。

至于那警示…他将其理解为这具身体自我保护的本能,提醒他需知“细水长流”。

而他,暂时还不想离开这个有着真实触感、温度,和一个会为他耗尽内力、也会为他失控、更会执着地以这种方式将他“留”住的沈忘忧的世界。

日常或许简洁,不外乎练功、用膳、阅读,以及…某种以功法同修为名、行稳固神意之实,导致身体频频预警的双人活动。但这份简洁之中,似乎也蕴含着让他这不愿立刻退游的引力。

他调整了一下靠姿,避开一处依旧酸软的肌肉,继续阅读手中的书卷。窗边,沈忘忧擦拭雪寂剑的动作,稳定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