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勘察队带回灵气核心碎片和人皇大战影像的消息,在应对组总部引发了轰动。技术组的成员们围着密封盒里的暗绿色碎片,兴奋地讨论着后续研发计划;军方派来的联络官则反复观看影像资料,研究仙族的形态和攻击方式。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灵气”“仙族”的说法深信不疑——在4月25日的项目组扩大会议上,这种隐藏的质疑,终于摆到了台面上。
提出质疑的是刚从国外交流回来的副研究员赵伟。他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科学美国人》杂志,语气带着几分轻蔑:“张杰顾问所谓的‘灵气核心碎片’,本质上就是含有特殊矿物质的岩石;‘人皇大战影像’更像是电脑合成的特效——我们做科研要讲实证,不能靠‘未来记忆’‘灵气记忆’这些玄乎的概念来推进项目。”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赵伟是国内顶尖大学的地质学博士,之前一直在国外研究陨石成分,刚加入项目组不到一周,对张杰的“未来身份”和灵气技术本就持怀疑态度。他顿了顿,又拿出一份检测报告:“我已经对碎片做了初步分析,里面含有铁、镍、铬等常见金属元素,所谓的‘灵元素’,不过是尚未被发现的稀土元素同位素,根本不存在什么‘灵气能量’。”
坐在赵伟旁边的几位老研究员也纷纷附和:“赵博士说得有道理,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地质研究,从未听说过‘灵气’这种能量形式。”“全球这么多实验室,也没检测到所谓的‘灵气波动’,会不会是我们的设备出了问题?”
张杰坐在会议桌的另一端,手指轻轻摩挲着掌心的机甲核心——核心似乎感应到了他的情绪,微微泛起淡蓝色的光芒。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看向林岚,示意她展示数据。林岚立刻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三张对比图:第一张是普通岩石的磁场波动曲线,平缓无起伏;第二张是龙门山区灵泉岩石的曲线,有微弱的周期性波动;第三张则是昆仑山碎片的曲线,波动幅度是灵泉岩石的十倍,且波动频率与机甲核心的能量频率完全吻合。
“赵博士,您说碎片是普通岩石,那如何解释这种特殊的磁场波动?”林岚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们用三种不同品牌的磁场检测仪,在不同环境下做了五十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这种波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的‘能量释放’,这是普通岩石绝对不可能有的特性。”
李哲也补充道:“我们还做了‘灵气转化实验’——将碎片放在灵气发电机旁,发电机的转化效率从75%提升到了92%,输出功率增加了30%;如果用普通岩石替代碎片,发电机效率没有任何变化。这难道不是‘灵气能量’存在的实证吗?”
赵伟推了推金丝眼镜,脸色有些难看,却依旧不服气:“磁场波动可能是矿物质的电磁感应现象,效率提升或许是设备误差——至于那个‘影像’,我还是认为是合成的,没有第三方机构验证,不能作为证据。”
就在这时,马宏推门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加密文件:“各位,wmo刚刚发来最新的北极冰盖监测数据——3月17日的单日融化量确实是120.3亿吨,与张杰顾问的预测完全一致;另外,FAo传来消息,东非蝗灾的防控效果远超预期,粮食损失比预估减少了45%,他们特意提到,我们提供的‘迁徙路径预测’精准度达到了98%。”
他将文件放在会议桌上,目光扫过质疑的研究员们:“张杰顾问的预言,从龙门山洪到跨海大桥,再到国际上的蝗灾、冰盖融化,没有一次出错;灵气技术也已经应用在发电机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灵气是否存在’,而是如何利用灵气技术,为2028年的潜在威胁做准备。”
陈砚也适时开口:“赵博士,我理解你的怀疑——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需要时间验证。但项目组现在需要的是团结协作,而不是内部质疑。如果你坚持认为灵气技术不科学,可以申请调离项目组,我们尊重你的选择。”
赵伟看着桌上的检测报告和wmo、FAo的文件,嘴唇动了动,最终没有再说什么。会议结束后,他默默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会议室——后来大家才知道,他主动申请调回了原单位,再也没有参与过项目组的工作。
这场内部质疑,虽然暂时平息了,却给张杰提了个醒:仅靠已有的成果,还不足以让所有人信服,必须拿出更直观、更震撼的证据,彻底打消质疑者的疑虑。他想到了机甲核心的“灵气记忆读取”功能——如果能从昆仑山碎片中读取更多人皇大战的影像,甚至找到仙族的弱点,不仅能证明灵气的真实性,还能为后续的备战提供关键信息。
当天下午,张杰带着三块昆仑山碎片,来到实验室的核心研究区。李哲已经按照他的要求,搭建了一个“灵气共鸣装置”——用星陨钢打造的环形支架,将碎片固定在中央,周围安装了六台高灵敏度的能量接收器,能捕捉碎片释放的微弱灵气波动,转化为可视化的影像信号。
“张哥,一切准备就绪,能量接收器已经调试到最佳状态,随时可以开始。”李哲指着装置,语气里满是期待。
张杰深吸一口气,将掌心的机甲核心贴在环形支架上——核心与碎片之间瞬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淡绿色的碎片和淡蓝色的核心同时亮起,能量接收器的指示灯开始疯狂闪烁,屏幕上出现了模糊的光影。
“有影像了!”李哲激动地喊道。
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一片广袤的草原,一群穿着兽皮、手持石斧的古人正在祭拜一块巨大的灵气核心碎片——碎片泛着耀眼的绿光,周围的植物长得异常茂盛,甚至能看到一些体型巨大的动物在远处活动。接着,影像切换,天空中出现一道紫色的裂隙,身材高大、背后长着翅膀的仙族从裂隙中走出,他们手里拿着类似长矛的武器,对着古人发起攻击。
古人虽然武器简陋,却能操控灵气——有的人身周环绕着淡绿色的灵气护盾,有的能凝聚灵气形成箭矢,甚至有一位首领模样的人,能召唤出巨大的灵气藤蔓,缠绕住仙族的身体。这场战斗异常惨烈,草原被鲜血染红,巨大的灵气核心碎片在战斗中被仙族打碎,碎片像流星一样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一块最大的碎片,朝着昆仑山的方向飞去……
影像持续了整整五分钟,才缓缓消失。实验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影像中的场景震撼了——古人操控灵气的画面、仙族的形态、惨烈的战斗,都远超大家的想象。李哲甚至忘了记录数据,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嘴里喃喃自语:“原来……这都是真的……”
张杰关掉灵气共鸣装置,掌心的机甲核心依旧泛着微光,激活度提升到了23.1%,数据面板上多了一行新的文字:“检测到仙族能量特征,已记录,可用于后续识别。”
“这就是最好的证据。”张杰看着周围目瞪口呆的同事,语气坚定,“人皇大战真实发生过,仙族真实存在,灵气也真实存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研发出能对抗仙族的机甲和武器,找到更多的灵气核心碎片,解开灵气封印,为2028年的战争做好准备。”
当天晚上,张杰将影像资料整理成报告,上报给陈砚。陈砚看完后,立刻决定将影像作为“项目核心机密”,只对项目组成员和上级部门开放,同时加快申请昆仑山禁区勘察权限的进度——影像中显示,最大的一块灵气核心碎片落在了昆仑山禁区深处,只有拿到完整的碎片,才能解锁更多关于人皇大战和仙族的秘密。
接下来的几天,项目组进入了紧张的研发阶段。林岚带领地质勘察部,根据影像中碎片散落的轨迹,更新了全球灵气节点分布图,重点标注了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和埃及撒哈拉沙漠的疑似点位;李哲带领技术研发部,开始基于昆仑山碎片的灵气特性,改进机甲核心的能量接收装置,争取早日激活核心的更多功能;马宏则忙着协调军方和科研机构,为后续的跨国勘察做准备。
张杰也没闲着,他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尝试从碎片中读取更多的灵气记忆。虽然没有再出现完整的影像,但他捕捉到了一些关键的片段——比如古人操控灵气的口诀、仙族武器的能量频率、灵气核心碎片的融合方法等。这些片段虽然零碎,却为灵气技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5月1日,劳动节这天,项目组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上级部门正式批准了昆仑山禁区勘察权限,军方将派一个连的兵力负责安全保卫,同时提供直升机和特种车辆,保障勘察队的物资供应和人员安全。陈砚在项目组会议上宣布这个消息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从2017年7月张杰穿越而来,到2018年5月拿到昆仑山禁区勘察权限,他们用近一年的时间,从被质疑的“疯语者”,变成了肩负救世使命的“逆战者”。
会议结束后,张杰独自来到实验室的窗边,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江城的夜晚格外热闹,街道上灯火通明,人们在庆祝劳动节,享受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知道,这份平静来之不易,而他和项目组的使命,就是守护这份平静,不让2028年的灾难摧毁这一切。
掌心的机甲核心轻轻“嗡”了一声,像是在回应他的决心。张杰握紧核心,眼神坚定——昆仑山禁区勘察,将是他们救世之旅的新起点,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他们都会一往无前,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地球的明天,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