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 > 第42章 三星堆考察筹谋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19年3月15日,江城神秘单位的设备改造车间里,电钻的嗡鸣与金属敲击声此起彼伏。李哲蹲在一台改装中的“高频灵气扫描仪”旁,正用扳手拧紧灵钛合金支架——这台设备原本是检测玄玉璧的旧款,现在要加装三个新模块:灵能信号放大器、磁场屏蔽罩、3d实时建模仪,为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深度扫描做准备。

“灵钛合金支架再加固些,三星堆的青铜神树有3.96米高,扫描时设备要悬在半空,万一晃动就会影响数据精度。”马宏拿着设备清单走过来,指着支架连接处,“还有磁场屏蔽罩,张杰说青铜神树自带强磁场,会干扰扫描信号,这个罩子必须在3天内调试好,4月1号要和考古队对接设备验收。”

李哲擦了擦额头的汗,将最后一颗螺丝拧紧:“放心,灵钛合金的强度够,支架承重能到500公斤,就算刮点风也稳得住。就是磁场屏蔽罩的材料有点紧张,现有的灵钛合金板材只剩3块,不够做完整的罩体。”

“我已经联系山东钛业了。”马宏掏出手机,调出聊天记录,“孙总说今天下午就发一批灵钛合金板材过来,明天就能到,不会耽误工期。对了,张杰和林岚去三星堆考古队对接了,你这边忙完就去资料室,张教授整理了青铜神树的材质报告,需要你根据报告调整扫描仪的参数。”

与此同时,三星堆考古遗址的临时办公室里,张杰正和考古队队长李建国围着一张青铜神树的1:1模型图讨论。模型上,树干缠绕的龙形纹路用红色马克笔标了重点,顶部的太阳形器还挂着一个微型传感器——这是考古队之前用的普通金属探测器,只能检测表面纹路,无法深入内部。

“张顾问,不是我不信任你们的技术,而是青铜神树太珍贵了,是国家一级文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坏。”李建国指着模型的树干,“去年我们用普通扫描仪扫过一次,刚靠近树干,设备就被磁场干扰死机了,现在你们要用水准更高的高频扫描仪,我实在担心……”

“李队,我们这次的设备和上次不一样。”林岚递过一份设备改造报告,“扫描仪的探头用的是灵钛合金,表面刻了聚灵导能阵,能抵消青铜神树的磁场干扰;而且我们采用‘低功率分层扫描’,每一层的扫描功率都控制在0.01灵能单位以下,比手机的辐射还低,绝对不会损坏文物。”

为了让李建国放心,张杰当场拿出一个小型灵气扫描仪演示——探头靠近办公室里的青铜残片(与神树同批次文物)时,屏幕上清晰显示出残片的内部结构,没有任何磁场干扰的迹象,甚至能看到残片内部细微的铸造痕迹。

“你看,这是残片内部的气泡分布,普通扫描仪根本扫不出来。”张杰指着屏幕上的图像,“我们的扫描仪不仅能避开磁场干扰,还能精准还原内部结构,甚至能检测出每一道纹路的深度和角度,这对解读龙形纹路的含义也有帮助。”

李建国看着屏幕上的图像,沉默了片刻,终于松了口:“好吧,我同意你们的扫描方案。但有两个条件:第一,扫描时必须有我们考古队的人在场监督;第二,所有扫描数据要和我们共享,用于文物研究。”

“没问题!”张杰立刻答应,“我们这次来,不仅是为了机甲研发,也是为了揭开三星堆文明的秘密,数据共享是应该的。对了,李队,我们还需要你帮忙准备一些东西——青铜神树周围的环境数据,比如温度、湿度、土壤成分,这些都会影响扫描结果,需要提前调整设备参数。”

李建国点点头,让助手拿来一份环境监测报告:“这是近一个月的环境数据,你看一下。另外,我们在神树旁边的祭祀坑发现了一些新的青铜部件,上面的纹路和神树的龙形纹路很像,说不定和神树是一套的,你们扫描神树的时候,也可以顺便扫一下这些部件。”

当天下午,张杰和林岚带着环境数据和新发现的青铜部件照片回到江城。资料室里,张教授正拿着放大镜观察一块青铜部件的拓片,拓片上的纹路比神树的龙形纹路更复杂,还夹杂着一些类似星图的图案。

“你们看这些星图图案,和猎户座β星的星图高度相似。”张教授指着拓片上的图案,“这进一步验证了青铜神树是星际信号接收器的猜想——这些星图很可能是信号接收的‘坐标校准图’,龙形纹路则是信号传输的‘通道’,两者结合才能准确接收星际信号。”

李哲这时也赶到了资料室,他接过环境数据,立刻打开电脑调整扫描仪参数:“根据温度和湿度数据,需要把扫描仪的灵敏度调高一档;土壤里含有微量的灵气,还要在设备里加一个灵气过滤模块,避免土壤灵气干扰扫描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全员投入到三星堆考察的筹备工作中:李哲忙着改造扫描设备,调整参数;林岚整理青铜神树的文献资料,解读龙形纹路的含义;张教授研究青铜部件的拓片,分析星图图案;马宏则负责协调安保力量,安排考察期间的值班表——考虑到王老板的残余势力可能还在盯着,马宏特意加派了人手,确保考察期间的安全。

3月20日,所有筹备工作基本完成。高频灵气扫描仪、3d复刻设备、灵能信号分析仪等设备整齐摆放在仓库里,每台设备上都贴了标签,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考察队的成员名单也确定了,除了张杰、马宏、李哲、林岚,还有张教授(因行动不便,留在基地远程指导)和考古队的5名成员,组成了一支“考古+技术”混合小队。

晚上,团队在会议室召开了最后一次筹备会。马宏拿着考察日程表,逐一确认细节:“4月10号我们出发去三星堆,11号进行设备调试,12号正式开始扫描,预计扫描时间为5天。期间,每天晚上我们都要召开总结会,整理当天的扫描数据,有任何问题及时解决。”

“我已经和基地的技术人员对接好了,扫描数据会实时传输回基地,张教授可以远程分析数据,帮我们解读龙形纹路和星图图案。”林岚补充道,“另外,我还准备了《三星堆文物保护手册》,每个人都要熟悉,确保考察期间不损坏任何文物。”

张杰看着众人,语气坚定:“这次三星堆考察,对我们‘逆战计划’至关重要。成功解读青铜神树的秘密,不仅能解锁上古文明的灵能技术,还能为机甲的通讯系统和能量传输系统提供支撑。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顺利完成考察任务,揭开三星堆的神秘面纱。”

会议结束后,张杰回到宿舍,打开“逆战2028项目日志”,写下第42章的记录:

“2019.3.20,三星堆考察筹备工作基本完成:改造高频灵气扫描仪等设备,与考古队达成合作协议,确定考察团队与日程(4月10日出发,12日正式扫描)。通过青铜部件拓片发现星图图案,进一步验证‘青铜神树=星际信号接收器’的猜想。安保、设备、文献等各项准备就绪,只待出发。

逆战之路,每一次筹备都是为了更好的突破。三星堆考察的钟声即将敲响,上古文明的秘密就在眼前,机甲研发的新机遇也在等着我们。接下来,我们将带着期待与谨慎,踏上揭秘之旅,为守护地球的未来再添一份力量。”

放下手机,张杰望向窗外。夜色渐深,基地的灯光依旧明亮,远处的设备改造车间里,李哲还在最后检查扫描仪的参数;资料室里,林岚和张教授还在整理文献资料。他知道,三星堆考察只是“逆战计划”的一个环节,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要顺利完成,他们离造出机甲、对抗“仙族”的目标就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