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 > 第132章 灵能技术进校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3年8月25日的北京,秋老虎还带着几分燥热,清华大学的林荫道上却挤满了拎着行李箱的新生和家长。梧桐树叶被阳光晒得发亮,偶尔有风吹过,落下几片早黄的叶子,打着旋儿落在“灵能技术选修课报名点”的红色横幅上——这是联盟与清华、国防科大联合开设的新课,报名通知刚挂出三天,就有近500名理工科学生提交申请,最终筛选出200人,今天是第一节课的日子。

上午8点,主楼301教室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学生们大多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手里捧着刚领到的《基础灵能原理》教材,封面上淡蓝色的灵能波动示意图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后排的几个男生正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着:“你说这灵能技术是真的吗?我看网上有人说是科幻设定,专门骗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的。”“不好说,听说联盟还建了灵能创新实验室,有真设备的话,应该不是假的吧?”

教室门被推开,张杰穿着深灰色的衬衫,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和一支激光笔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林岚,两人手里各拎着一个金属箱,里面装着灵能演示设备。看到教室里安静下来,张杰笑着走上讲台,将平板电脑连接到投影仪:“各位同学,早上好!我是这门‘灵能技术选修课’的主讲老师张杰,旁边这位是林岚博士,负责灵能创新实验室的指导工作。在正式上课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能量’除了电能、热能、化学能,还存在其他形态吗?”

教室里立刻响起窃窃私语声。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手:“张老师,您是说灵能吗?可是我们在物理课本里从来没学过这种能量形态,它真的存在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张杰点点头,点开平板电脑里的ppt,屏幕上出现一张灵能检测仪的照片,“在回答‘是否存在’之前,我们先看一组数据。2023年8月6日,联盟建成的‘全域灵能数据库’,已经收录了来自内蒙古集训营、文昌探月基地、山东寿光试验田三个区域的10万条灵能数据,这些数据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校验,准确率超过99.5%。比如这张图,是探月-3型勘探车在月球背面检测到的灵能热力图,红色区域的灵能强度达到8μE,这是传统物理仪器无法解释的能量富集现象。”

他顿了顿,又切换到另一张ppt,上面是灵能波动曲线:“我们所说的‘灵能’,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纬度能量形态’,它不像电能那样需要导体传输,也不像热能那样会快速扩散,而是能附着在物质表面,甚至在真空中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月球背面检测到灵能信号的原因。而我们研究灵能技术,核心目的不是‘科幻创作’,而是‘防御’——就像人类研究核能,最初是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后来才延伸到国防领域。”

林岚这时打开身边的金属箱,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小型灵能发生器”——设备主体是银色的,顶端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罩,里面装着淡蓝色的灵能晶体。“大家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1.0版灵能发生器,灵能输出阈值被严格控制在10单位以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她按下发生器的开关,玻璃罩里的晶体瞬间亮起,淡蓝色的光芒在罩内缓缓流动,“现在,它正在释放稳定的灵能,你们用手机下载这个‘灵能感知App’,就能看到周围的灵能浓度变化。”

学生们立刻拿出手机,扫码下载App。当App打开后,屏幕上出现一条绿色的曲线,随着灵能发生器的启动,曲线缓慢上升到“5单位”后稳定下来。前排的一个女生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有变化!这不是特效吧?我把手机移开一点,数值就下降了!”

“当然不是特效。”林岚笑着把发生器递给学生们传阅,“这个App的原理,是通过手机传感器捕捉灵能对电磁波的轻微干扰,再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虽然精度不如专业的灵能检测仪,但足够让大家直观感受灵能的存在。”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张杰系统讲解了灵能技术的基础理论:从灵能的发现(2285年仙族战舰残骸中的能量残留),到灵能的特性(不可见、可附着、可净化),再到灵能技术的应用方向(灵能护盾、灵能医疗、灵能农业)。他刻意避开了敏感的军事细节,只侧重“防御意义”:“比如灵能护盾,我们计划在全球建设10个节点,覆盖主要城市群,未来即使遇到未知的能量攻击,也能为人类提供一层保护;再比如灵能医疗,目前研发的‘灵能医疗舱’,能利用灵能修复受损组织,比传统手术效率快3倍,这对未来的紧急救援有重要意义。”

上午10点,第一节课结束,张杰和林岚带着学生们前往位于教学楼b座的“灵能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的门是特制的防灵能泄漏门,门上贴着“灵能安全区”的标识。推开门,里面分为“理论教学区”“设备操作区”“创新研发区”三个区域:理论教学区的白板上写满了灵能公式,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灵能设备维修手册》等教材;设备操作区有8台“灵能测试台”,每台测试台都连接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的灵能参数;创新研发区则放着几台未组装的灵能设备零件,供学生们动手实践。

“实验室的所有设备都经过了三重安全校验。”林岚带着学生们走到灵能测试台前,指着屏幕上的红色预警线,“你们看,当灵能输出超过10单位时,系统会自动断电,同时发出声光警报。每次操作前,都要先检查设备的‘灵能泄漏值’,确保低于0.1单位才能启动——这些安全规范,会作为你们的必修课,考试不合格的同学,将无法进入操作区。”

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生举手:“林博士,我们能自己尝试组装灵能设备吗?比如刚才那个小型灵能发生器,我想看看它的内部结构。”

“当然可以。”林岚笑着点头,从零件柜里取出一套发生器散件,“创新研发区就是为大家提供动手机会的。不过有个前提:必须先掌握基础的电路知识和灵能安全规范,我们会安排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大家在安全的前提下探索。”

就在学生们围着设备兴奋讨论时,教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马宏穿着墨绿色的作训服,手里拿着一份《灵能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走了进来。看到教室里的热闹场景,他笑着说:“看来大家对灵能技术很感兴趣。我是联盟的马宏,负责协调灵能技术的产学研合作。今天过来,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联盟的秦陵基地,会为这门课的优秀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名额有30个,实习内容包括灵能设备维修、灵能数据整理、灵能安全检测等,表现突出的同学,还能参与实际的灵能项目。”

教室里瞬间沸腾起来。“秦陵基地?是不是那个传说中研究仙族设备的基地?”“实习有工资吗?能接触到真正的灵能探测器吗?”马宏耐心地解答着学生们的问题:“秦陵基地确实承担着灵能技术研发的重要任务,但实习内容会以基础工作为主,比如协助技术人员整理灵能数据、维护灵能检测设备,不会涉及核心机密。实习期间会提供食宿和补贴,表现优秀的同学,未来还能优先加入联盟的技术团队。”

然而,当马宏提到“仙族设备”时,后排的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语气带着质疑:“马队长,张老师刚才说灵能技术是为了防御仙族,可我们连仙族是否存在都不确定,怎么知道这不是联盟为了争取科研经费编造的借口?您能拿出实际证据吗?比如仙族设备的照片、灵能信号的原始记录?”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共鸣,教室里的讨论声再次响起。“对啊,光说有仙族,却没见过真东西,有点让人不信。”“万一灵能技术只是个噱头,我们花时间学了,以后找工作也用不上怎么办?”

马宏没有生气,而是转头看向张杰。张杰走到教室中央,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组加密文件:“我知道大家有疑虑,所以今天特意申请了权限,带了一些‘非机密级’的证据。首先看这张照片——”屏幕上出现一张探测器残骸的照片,银色的金属球体上有明显的撞击痕迹,表面刻着不规则的纹路,“这是2023年8月8日,我们在云南香格里拉原始森林回收的仙族微型探测器,直径1米,内部有一个灵能信号发射器,当时它正在向深空传输地球灵能数据,我们用灵能屏蔽箱阻止了信号传输。”

他又切换到另一组数据:“这是探测器的灵能信号记录,频率800hz,波动周期0.3秒,你们可以和屏幕右侧的人类设备信号对比——人类所有飞行器的信号频率都在500hz以下,波动周期也没有这么规律,这是最直接的区别。另外,我们还在探测器的表面检测到了一种未知的元素,暂时命名为‘灵能素’,这种元素在地球上不存在,只能通过灵能激发才能显示出特性。”

为了让证据更有说服力,张杰还播放了一段简短的拆解视频——视频里,技术人员戴着防灵能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开探测器的外壳,取出里面的灵能信号发射器,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灵能浓度的变化。“这段视频没有经过任何剪辑,大家可以看到,当发射器被取出时,灵能信号立刻下降了70%,这说明它就是探测器的核心部件。”

质疑的男生沉默了片刻,又问道:“张老师,那仙族为什么要向地球传输灵能数据?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正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张杰的语气变得严肃,“目前我们破解的部分数据显示,仙族舰队的预定航线距离地球3.2光年,预计2290年抵达。他们收集地球灵能数据,很可能是为了寻找灵能富集区,作为未来的‘能量补给站’,甚至可能是为了破坏地球的灵能环境。我们开设这门课,培养灵能技术人才,就是为了在未来的十年里,建立起完善的灵能防御体系,应对可能到来的威胁。”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学生们的眼神从质疑变成了凝重,再到一丝兴奋。刚才提问的男生走到张杰身边,语气诚恳:“张老师,对不起,我之前不该怀疑您。我现在觉得,学习灵能技术不仅有意义,还很重要,我想申请加入创新研发区,尝试研发更精准的灵能检测设备。”

张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欢迎!科学研究就是从质疑开始的,有疑问才能推动进步。只要你们有兴趣、肯努力,联盟和学校都会为你们提供支持。”

下午3点,灵能创新实验室里依旧热闹。有的学生在林岚的指导下,尝试调试灵能测试台的参数;有的学生围着马宏,询问秦陵基地实习的具体安排;还有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着灵能技术在农业、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张杰坐在理论教学区的白板前,正在为学生们解答《基础灵能原理》里的难点问题,白板上写满了灵能公式和示意图,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为冰冷的公式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夕阳西下时,学生们陆续离开实验室,不少人手里还拿着灵能设备的零件图,兴奋地讨论着明天的课程。林岚收拾着实验设备,对张杰和马宏说:“没想到第一节课的效果这么好,原本以为会有很多学生中途放弃,现在看来,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马宏点点头,看着学生们离去的背影:“这些年轻人是灵能技术的未来,我们不仅要教他们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等他们掌握了基础技术,秦陵基地的实习就能让他们接触到实际项目,为后续的灵能防御体系建设储备人才。”

张杰走到窗边,看着教学楼前的“灵能技术选修课”横幅,心中充满了期待:“灵能技术进校园,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要在更多高校开设这门课,让更多人了解灵能、研究灵能,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只有让灵能技术真正融入教育、融入生活,才能在面对仙族威胁时,凝聚起全人类的力量。”

夜幕降临,清华校园的路灯亮起,灵能创新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林岚正在调试一台新的灵能发生器,张杰在整理学生们的提问记录,马宏则在和军方协调实习名额的具体分配——他们知道,灵能技术进校园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但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在对抗仙族的道路上,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只有一步步夯实基础,才能为人类的未来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灵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