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凛冬的寒风卷着酸性的微尘,刮过荒原,吹在基地食堂的外墙下。

那面刻着“铁皮麦改良法”的石墙,如今成了方圆百里内一处诡异的圣地。

每天天刚蒙蒙亮,墙外便会聚集起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他们像最虔诚的信徒,用木炭、石子,甚至是指甲,在任何能找到的平面上,疯狂抄录着那几行关乎生死的文字。

希望是最好的诱饵,也是最毒的钩子。

“苏姐,鱼来了。”

指挥中心内,文秘书指着监控画面的一角,声音压得极低。

屏幕上,人群的边缘,一个裹着厚重破棉袄的男人已经连续三天出现在同一个位置。

他从不靠近,也不与人交谈,更不像其他人那样急于抄录。

他只是远远地站着,像一尊阴影里的雕像,目光死死地锁定在墙壁的某一个特定区域——“碱苔共生法”。

“放大他的脚部。”苏清叶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画面拉近,一双破旧的胶鞋出现在屏幕中央,鞋底的外侧有着一道极不自然的磨损痕迹,像是长期以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行走所致。

“数据比对完成。”文秘书的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指令,“足迹磨损模型与上次南谷伏击战中,一名逃脱的影子部队成员的痕迹,吻合度百分之九十三。他不是来求生的,他是在甄别我们的技术核心。”

“很好。”苏清叶点了点头,眼神里掠过一丝冰冷的笑意,“既然他想看,就让他看个明白。”

她没有下令抓捕,而是通过内部通讯器接通了哑叔:“哑叔,下午的公开课,你辛苦一下。”

下午三点,基地的小广场上,一场临时的农业技术普及课正在进行。

哑叔站在一个简易的木台前,声音依旧有些沙哑,但吐字清晰,他指着一块黑板,上面画着土壤改良的图示。

“……要中和酸土,关键在于石灰的配比。记住,一斤土,配……配三两熟石灰,均匀搅拌,静置两天……”

他似乎有些紧张,说到关键数字时,舌头绊了一下,将原本的“三钱”说成了“三两”。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三钱,是救命的良方;三两,是足以烧死所有作物的剧毒。

台下,几个负责记录的技术员不动声色地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记下了这个“错误”的版本。

人群中,那个裹着破棉袄的男人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随即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模样,悄无声息地退入阴影,消失不见。

这出戏,还没有演完。

傍晚的食堂里,饭菜的香气混合着热闹的人声。

小芽举着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献宝似的跑到陆超面前,奶声奶气地大声念着:“陆叔叔!你看!我今天也学会了!哑巴叔叔说,一斤土要配三两石灰粉!我记下来啦!”

陆超一把将她抱起来,在她肉嘟嘟的脸蛋上亲了一口,满眼宠溺地夸赞道:“我们小芽真聪明!比叔叔学得都快!”

父女俩温馨的互动引来周围一片善意的哄笑。

这套看似不经意的“家庭教学”,如同一阵温暖的春风,迅速吹遍了整个营地。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连陆队长家的小娃娃都把那个“三两石灰”的方子背得滚瓜烂熟了。

真正的杀机,在深夜降临。

“滋……滋滋……”

指挥中心里,文秘书戴着耳机,神情专注得像个正在拆解精密炸弹的专家。

深夜十一点三十七分,一缕极其微弱的加密无线电信号,如同一只鬼魅的萤火虫,从基地的东南方向一闪而逝。

“抓到了!”文秘书猛地摘下耳机,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冷笑,“信号破译完成,内容很简单:‘目标基地已公示土壤改良法,核心比例为土10:石灰3。’他们上钩了!”

她指向屏幕上闪烁的红点:“信号源,东南方向的废弃变电站,和我们之前掌握的敌方影子部队临时据点位置完全吻合。苏姐,你的判断是对的。他们急了,也蠢透了。任何一个真正懂农业技术的人,都不会犯‘两’和‘钱’这种要命的低级错误。这说明,他们的接收端根本没有专业人员,只能靠我们喂给他们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可以收网了。”陆超站起身,眼中战意升腾,“我带一队人,今晚就端了那个变电站。”

“不。”苏清叶却抬手否决了他的提议,她的目光比窗外的永夜还要深邃,“抓一个传话筒有什么用?我要的,是听他说话的那个人。”

她转向文秘书:“我们的客人既然这么好学,我们就再给他送一份大礼。伪造一份《地下菌床培育手册》,封面注明‘二级保密,仅限内部传阅’。”

文秘书的眼睛瞬间亮了:“我明白了,放料追根!”

苏清叶嘴角微扬:“手册里,夹一张手绘地图,就说我们在西山发现了一处适合培育菌种的‘秘密育苗洞穴’。然后,让老张今晚巡逻边界的时候,‘喝醉’一次。”

老张是基地里最可靠的老队员之一,也是个出了名的老戏骨。

计划完美执行。

第二天深夜,就在老张“不慎”掉落手册的区域附近,三条黑影鬼鬼祟祟地脱离了外围流民的营地,借着微弱的星光,直奔西山方向而去。

“鱼儿咬着新钩,出窝了。”陆超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他正率领一支精锐小队,如猎豹般无声地缀在三人身后。

半小时后,西山山腹的一处隐蔽岩洞内。

陆超打出手势,队员们悄无声息地包围了洞口。

洞内,根本没有什么秘密育苗点,而是一个简易的野外工作站。

三名探子正围着一台便携式太阳能电台紧张地调试着,旁边还放着土壤检测仪和一套小型的蒸馏设备。

“动手吗,队长?”一名队员低声请示。

“不。”陆超摇了摇头,传达了苏清叶的命令,“检查他们的设备,电池快没电了就给他们换块新的,天线歪了就给他们扶正。确保他们的信号,能畅通无阻地发出去。”

队员们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然的狞笑。

这比直接杀了他们,还要狠。

当晚,基地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再次出现了一条被成功截获并破译的情报。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条发往未知地点的指令申请。

“目标已确认b区(西山)育苗点为真,建议启动‘净化’程序,派遣‘信天翁-3型’空投燃烧弹予以彻底清除。”

文秘书的手指在键盘上化作一道道残影,沿着这条指令的发送路径疯狂进行逆向追踪。

数据流如瀑布般刷过屏幕,最终,所有的线索都汇聚到了一个点上。

一张卫星地图被放大,一个坐落在遥远的北方山脉深处的巨大金属穹顶建筑,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它的外形酷似一座被废弃的旧时代大型气象站,但下方的热成像图谱却暴露了它狰狞的真面目——地表之下,至少有五层巨大的、散发着高强度能源反应的建筑结构。

那里,才是真正的巢穴。

苏清叶缓缓走到屏幕前,凝视着那个巨大的金属堡垒,声音轻得如同耳语,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原来,你们还在用‘科学’的这层外壳,干着灭绝人性的勾当。”

她拿起一支红色的记号笔,在地图上那个金属穹顶的位置,画下了一个沉重而决绝的圆圈。

文秘书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苏姐,根据对方的行动准则和‘信天翁’的飞行速度估算,从指令下达到空袭发动,我们最多还有”

七十二小时。

如同一柄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苏清叶放下笔,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扫过指挥中心里每一张紧张而坚毅的脸庞。

“很好,”她说道,唇边勾起一抹嗜血的弧度,“下一步,我们要让他们尝尝,被自己亲手点燃的火种,反噬是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