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纪元重铸:我的完美人生 > 第11章 初涉“商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学最后一个寒假,空气里除了冷冽,还弥漫着一种即将告别童年的躁动。

张晨风觉得,是时候进行一些更“正式”的“商业”尝试了,为他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涯积累更多的经验和一点点资本。

契机来自一本厚厚的《故事大王》合订本。李壮带来学校,课间看得津津有味。 “风哥,这故事真带劲!你说写这故事的人得赚多少钱啊?”李壮啧啧称奇。

郭晓雯凑过来看了一眼:“稿费吧?好像千字几十块呢。”她语气里有点向往,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念。

张晨风心中一动,他脑子里有太多未来的故事套路和热门题材了,虽然不能直接抄袭,但借鉴那些成功的模式,写一些符合这个时代儿童期刊口味的故事,简直易如反掌。

放学后,他叫住郭晓雯:“晓雯,你文笔好,有没有想过投稿试试?”

林晓燕脸一红,摇摇头:“哪那么容易,退稿多丢人啊。”

“怕什么,”张晨风给她鼓劲,“我知道一个特别好的题材,关于电脑病毒成精了跑到现实世界搞破坏,最后被一群小学生用数学知识打败的故事!肯定受欢迎!你文笔好,你来执笔,构思和修改我们一起弄!投中了稿费对半分!” 他把未来会大热的“科幻+校园”模式提前抛了出来。

郭晓雯被这个新奇的想法吸引了,又听到张晨风愿意一起承担(主要是承担被退稿的风险),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那……试试?”

“当然!”张晨风笑道,“壮壮负责给我们提供‘搞笑素材’和当第一个读者!我们这叫团队合作!”

李壮一听自己也有任务,立刻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保证笑得你们肚子疼!”

于是,“写作小组”秘密成立。张晨风负责提供核心创意和关键情节,郭晓雯负责润色成文并誊抄,李壮负责评估“好不好笑”。

一篇充满了奇思妙想、略带赛博朋克雏形的儿童科幻小说悄然完成,投给了最受欢迎的少儿杂志。

等待回音的时间里,寒假开始了。

北方的冬天,公园湖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成了天然的溜冰场。这里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张晨风看到了机会。他再次召集小伙伴。 “光是溜冰多没劲,”他对宋峰、刘珊珊还有另外两个核心成员李壮,郭晓雯说,“咱们搞点服务项目怎么样?”

“服务?啥服务?”李壮问。

“你看啊,”张晨风分析道,“好多人溜冰久了,又冷又渴。咱们可以进点汽水、烤红薯在这儿卖。还有,好多小孩想溜冰没冰鞋,我们可以搞个‘租鞋’服务!我打听过了,旧冰鞋不值钱,租几次成本就回来了。”

林晓燕想了想:“卖东西还行,租鞋……收多少押金?丢了怎么办?好麻烦。”

“所以我们不单独租鞋,”张晨风早已想好,“我们搞‘套餐’!比如,‘一小时畅滑套餐’,包含租鞋费和一杯热豆奶,比单买租鞋和单买豆奶便宜一点。这样捆绑销售,顾客觉得划算,我们管理也方便,押金就直接算在套餐费里了,丢了也不怕亏。”

这套来自未来的“套餐营销”和“产品捆绑”理念,把几个小伙伴听得一愣一愣的。 “风哥……你从哪儿想出来的这些……”宋峰喃喃道。

“书上看的呗!”张晨风含糊道,“干不干?本钱我出大头,你们出力,利润分成!”

说干就干。张晨风动用了他的“第一桶金”的一部分作为启动资金。宋峰凭借他的“江湖地位”和体力,负责进货和看场子;刘珊珊心细,负责收钱记账;李装和郭晓雯负责吆喝和招待。

“溜冰冻手了吧!来杯热乎的汽水儿!原价五毛,套餐只要三毛!” “租冰鞋送热豆奶嘞!‘暖心套餐’只要一块五!” 孩子们新奇地看着这个小小的“服务站”,觉得又好玩又方便。

尤其是“套餐”概念,让他们觉得占了便宜,纷纷光顾。张晨风的小买卖在溜冰场一角红红火火地开了张。

就在寒假快要结束的时候,好消息接连传来。 先是郭晓雯激动地跑到张晨风家,脸涨得通红,手里挥舞着一封信:“中了!中了!编辑部来信了!说采用啦!还有六十块钱稿费!”

张晨风和李壮欢呼起来。这笔钱,证明了知识和小小的信息差也能变现。 紧接着,溜冰场的“寒假创业项目”也结算了。扣除成本和给小伙伴的分成,张晨风净赚了八十多块钱,这在那时绝对是一笔巨款。

小学毕业班会上,气氛温馨又感伤。 李壮用力搂着张晨风的肩膀:“风哥,初中咱俩还得一个班!跟着你,太有意思了!比打游戏机带劲!”

郭晓雯也小声说:“张晨风,谢谢你。要不是你,我都不敢投稿……原来我真的可以。”她眼神里多了几分自信。

另其他两个伙伴李强和赵明杰也纷纷表示:“以后有啥事需要我们,风哥你一句话!”

张晨风看着这些即将一起步入青春期的伙伴,心中感慨。他们不再仅仅是玩伴,而是一起赚过钱、一起实现过小目标的“战友”。

他笑着说:“放心,以后好玩的事、能赚钱的事还多着呢!初中是关键时期,咱们不光要玩、要赚钱,学习也不能落下!谁掉了队,别怪我把他踢出‘创业小组’啊!”

“保证不掉队!”李壮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大家都笑了起来。

放学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张晨风对父母说:“爸,妈,我投稿赚了点稿费,还有寒假和小伙伴做生意也分了点钱。”

他把一百多块钱交给母亲。 韩娟和张建国看着儿子,眼神复杂,有骄傲,有心疼,更多的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风风……你这孩子……”韩娟的声音有些哽咽。 张建国接过钱,重重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小子!有出息!比爸强!这钱爸给你存起来,以后给你读大学用!”

张晨风笑了:“爸,妈,钱就是用来用的。存着会贬值的,我们要让它生更多的钱。等我上了中学,想法会更多的。”

夫妻俩对视一眼,忽然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他的世界,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广阔。

小学时代结束了。张晨风凭借超越时代的认知,不仅改善了家庭条件,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播下了种子:初始的资本、初步的商业理念,以及一个以他为核心、充满潜力的未来班底。

青春的海洋就在眼前,他已经造好了第一艘小船,准备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