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30章 开堂授课,妇幼保健入人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开堂授课,妇幼保健入人心

县医院的大会议室里,不到八点就坐满了人。后排的长凳上挤着抱着娃的年轻妈妈,前排的椅子上坐着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连过道里都站了不少人,手里都攥着小本本,眼神里满是期待。

“林大夫来啦!”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纷纷转头看向门口。林薇拎着个布袋子走进来,刚站到台前,就被一阵掌声围住。

“快别拍了,再拍我可该紧张了。”林薇笑着摆摆手,打开布袋子,掏出一堆“宝贝”——有晒干的艾草、装着红豆的布包,还有几样小巧的穴位模型,“今儿咱不聊复杂的,就说咱女人这辈子都绕不开的那些事儿:经期咋护着、怀孕咋养着、生完娃咋调着,还有更年期咋顺顺当当地过。”

话音刚落,后排就有人举手,是个扎着马尾的年轻姑娘:“林大夫,我每次来月经都疼得打滚,您上次给我灸了两次好多了,可这月又有点疼,是不是我没忌嘴?”

“极有可能!”林薇拿起一根艾条,举到众人面前,“经期就像地里刚浇了水,最怕生冷寒凉。你是不是偷偷吃冰糕了?”

姑娘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就吃了一小口……”

“一口也不行!”林薇说得认真,“这就像刚发芽的小苗,你猛地浇盆冰水,能不蔫吗?经期要暖,不光是肚子暖,手脚、腰都得护着。来,我教你们个简单的,没事就用手搓后腰,搓到发热,像给肾区捂个小暖炉,比啥都强。”

她边说边示范,双手在后腰上快速揉搓,不一会儿就红了一片:“就这动作,经期前三天开始做,每天三分钟,比喝红糖水管用。”

台下的人跟着学,一时间满屋子都是“沙沙”的搓腰声。有个老太太学得最认真,边搓边念叨:“俺家那丫头也总疼,回去教她!”

林薇等大家练得差不多了,又拿起那个装红豆的布包:“这是红豆袋,微波炉转一分钟,敷在小肚子上,比暖水袋舒服,还带着豆香。痛经的、产后恶露不尽的,都能用,像给身子骨敷了层热毛巾,把寒气一点点逼出去。”

“林大夫,怀孕的时候能灸不?”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举手,声音轻轻的。

“问得好!”林薇眼睛一亮,“孕早期可千万别灸,像刚下的种子,经不起大火烤。但到了孕晚期,要是总宫缩,灸灸足三里和三阴交,能让子宫别那么‘毛躁’。不过记住了,得让大夫看着灸,自己可别瞎来,就像给快成熟的果子浇水,多了少了都不行。”

她拿起穴位模型,指着膝盖下方:“看,这就是足三里,像个‘补气血的泉眼’,孕期、产后多揉揉,比喝多少补品都实在。尤其刚生完娃的姐妹,别总躺着,多揉揉这儿,奶水能足不少,还能少掉头发。”

这话一出,好几个新妈妈都赶紧摸向自己的膝盖,互相提醒着“是这儿不?”“我咋摸不着?”

林薇笑着走下台,挨个给她们纠正位置:“往边上挪挪,对,就这酸溜溜的地方,按下去像有只小虫子在爬,就找对了。”

闹腾了好一会儿,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颤巍巍地站起来:“林大夫,我这更年期过得像坐过山车,一阵热一阵冷,晚上还总失眠,有啥法子不?”

“大娘您坐。”林薇扶她坐下,“更年期啊,就像夏天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但咱能提前‘备把伞’。每天用艾条灸灸关元穴和涌泉穴,关元穴是‘元气的仓库’,涌泉穴是‘火气的出口’,俩穴一起灸,像给身子装了个‘调温器’,热了能降,冷了能升。”

她又想起什么,补充道:“不光要灸,还得改改脾气。别总跟自己较劲,像老房子着火似的,一点就炸。多出去遛遛弯,跟老姐妹唠唠嗑,气顺了,啥毛病都少了。”

老太太听得直点头,旁边有人打趣:“张大妈,您以后别总跟张大爷吵架了,多听听林大夫的!”

一屋子人笑得前仰后合,林薇趁机拿出晒干的艾草分下去:“这是我自己晒的艾草,回去煮水泡脚,能驱寒。记住了,咱女人的身子,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就像养花,你得知道它喜阴还是喜阳,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施肥,才能长得旺。”

眼看快到中午,林薇拿起最后一个模型:“最后说个关键的,不管啥年纪,都得护好‘气血’。脸色发白的、总觉得累的,多吃点红枣、桂圆,像给身子‘加燃料’;爱发火的、总便秘的,吃点梨、喝点菊花茶,像给火气‘降降温’。”

散场时,人们排着队来领艾草,有说有笑地讨论着刚才学的法子。那个痛经的姑娘凑到林薇身边:“林大夫,我保证再也不吃冰糕了!”林薇笑着拍拍她的肩:“这就对了,咱女人得对自己狠点——狠在忌口上,软在养护上,才能一辈子舒坦。”

看着大家揣着艾草、捏着穴位图满意离去的背影,林薇忽然觉得,这比在诊室里治好一个病人更有意义。毕竟,能教会她们自己护着自己,才是最实在的“药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