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35章 秋雨缠湿痹,针药解沉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5章 秋雨缠湿痹,针药解沉疴

秋雨连下了三天,葆仁堂的门槛都泡得发涨。一大早,就有个穿深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拄着拐杖进来,裤腿卷到膝盖,右腿肿得发亮,走路时每挪一步都龇牙咧嘴,额头上渗着冷汗。

“医生……帮看看吧,这腿快废了。”男人刚坐下,就急忙撸起裤管——小腿外侧红肿得像充了气,按下去就是个深深的坑,半天弹不回来,“前阵子在工地淋了场雨,起初只是有点麻,后来就开始肿,现在连脚底板都木的,踩在地上像踩着棉花。”

陈砚之蹲下身,指尖轻轻按在红肿处,又捏了捏男人的脚踝:“麻到哪儿了?有没有觉得腿沉得抬不动?”

“沉!太沉了!”男人猛点头,“从膝盖一直麻到脚尖,晚上躺床上,总觉得有小虫子在爬,抓又抓不到,整宿整宿睡不着。”

林薇已经取来脉枕,让男人伸手搭脉。她指尖搭在寸关尺上,片刻后抬头对陈砚之说:“脉濡缓,舌体胖大,苔白腻——是寒湿痹证没跑了。雨天淋雨,湿邪裹着寒气压进了经络,郁得久了,气血都堵在这儿了。”

陈砚之点头,顺着男人的小腿往下摸,摸到脚踝处突然停住:“这里是不是更麻?”

男人“哎哟”一声:“对!就这儿,像被冰锥扎似的!”

“这是湿邪困住了气血,”陈砚之起身翻药柜,声音清亮,“得先把湿邪赶出去。林薇,准备艾灸盒,取羌活、独活、威灵仙,先煎着——这三味药能祛风除湿,专通下肢经络。”

“好嘞!”林薇应声开火,砂锅里的水很快冒起细泡,她一边看着药汁,一边对男人说:“您这情况,是典型的‘着痹’,湿邪重,所以肿得厉害。等下我们用温针灸,在膝眼、阳陵泉这些穴位扎针,再隔着姜片灸,既能散寒,又能把湿气逼出来。”

男人有点紧张:“扎针疼不?我从小怕针……”

“就像蚊子叮一下。”陈砚之笑着扬了扬手里的银针,“而且这针不深,扎到穴位上会有点酸麻胀,那是气血动起来了,是好事。”他先在男人膝盖周围的穴位上消毒,银针轻轻刺入,捻转几下,“您试试抬抬脚背?”

男人试着动了动,惊讶道:“哎?好像没那么沉了!”

“这就对了。”陈砚之把姜片切成薄片,垫在针尾下,点燃艾绒,“这叫温针灸,艾火的热气顺着针杆往穴位里走,能把骨头缝里的寒气烘透。”

林薇这时端来煎好的药汁,琥珀色的药汤里飘着药香:“先喝半碗药,这里面加了苍术、白术,能健脾燥湿——脾能运化湿气,把根源调理好,才不容易反复。”

男人捧着药碗,吹了吹热气,小口抿着:“这药闻着不冲,还带点草木香呢。”

“加了点陈皮调味,”林薇笑着说,“您这情况得忌嘴,别吃生冷的,尤其别喝冰啤酒,不然湿气总除不干净。等下再给您配点外洗的药,用艾叶、红花煮水,每天泡两次脚,泡到微微出汗最好。”

陈砚之正在给男人做艾灸,闻言补充道:“泡完脚别马上踩凉地,擦干了裹层薄毯,让热气在腿里多待会儿。平时坐着的时候把腿垫高些,别总垂着,帮着气血往回流。”

男人喝完药,感觉腿上的麻木感轻了大半,试着站起来走了两步,虽然还有点沉,却不用再拄拐杖了。“真神了!”他笑着搓手,“刚才来的时候还琢磨,要是好不了就得辞工,这下不用了!”

“别大意,”陈砚之收起银针,递给他一包药,“这是七天的量,每天早晚煎着喝,喝完再来复诊。最近别做重活,等肿全消了再慢慢恢复力气。”

男人连声道谢,脚步轻快地走了。林薇收拾着针具,对陈砚之说:“刚摸他脉的时候,觉得他脾脉有点虚,是不是该在药里加味黄芪?”

“加十克就行,”陈砚之点头,“补气能推动湿气往外走,确实更稳妥。不过也别加多,免得补得太燥,反而把湿邪闷在里面。”

窗外的雨还在下,药锅里的第二煎已经咕嘟冒泡,陈砚之看着林薇在药柜前认真抓药的侧脸,突然觉得这雨天也没那么难熬——有默契的搭档,对症的药,还有病人舒展的眉头,比什么都让人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