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38章 燥邪伤肺,润法兼疏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8章 燥邪伤肺,润法兼疏泄

葆仁堂的风铃叮当作响时,进来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姑娘,怀里抱着个厚厚的笔记本电脑,一坐下就开始咳嗽,咳得肩膀都在抖,手里攥着半包纸巾,鼻尖红红的。

“医生,我这咳嗽快俩礼拜了,”她咳得说不连贯,每说两句就得停下来捂嘴,“一开始是干咳,后来能咳出点痰,但是特别少,像棉花絮似的,还带点血丝……”

林薇赶紧递过一杯温水:“先喝点水顺顺,慢慢说。”

陈砚之伸手示意姑娘把手腕放在脉枕上,指尖搭上去,眉头微蹙:“脉浮数,舌尖红,苔少而干——这是燥邪伤肺了。最近是不是总待在空调房?”

姑娘猛点头,咳了两声:“嗯!公司空调开得特别足,每天吹得我鼻子、嗓子都干得冒烟,上周开始就咳,吃了止咳药也不管用,昨晚咳得睡不着,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

林薇翻开她带来的药盒看了看:“哟,你这吃的是止咳糖浆吧?这里面有罂粟壳,虽然能暂时压下去,但燥邪没排出来,反而憋在里面了,难怪越吃越重。”

陈砚之松开手,又看了看姑娘的舌苔:“你这属于温燥,秋天天气干,再加上空调抽湿,肺里的津液都被耗干了。得润肺,还得把燥邪透出去,光止咳可不行。”

“那怎么办啊?”姑娘急了,“下周我还得做项目汇报,总咳嗽太影响状态了。”

“别急,”陈砚之转身去抓药,一边称一边说,“给你开个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这些都是润肺止咳的,再加点头皮屑(应为“栀子皮”,口误后笑着纠正)——哦对,是栀子皮,清热泻火,你舌尖这么红,得稍微泄泄火。”

林薇在旁边帮着整理药包,补充道:“平时在办公室放个加湿器,别总对着空调吹,每隔一小时出去透透气。对了,你是不是总觉得嗓子里像有东西堵着,想咳又咳不干净?”

“对对对!”姑娘眼睛亮了,“就是这种感觉!像卡了根头发似的,难受死了。”

“这是燥邪把津液耗干了,气道失润,就会这样。”陈砚之把药包好,又拿起艾灸盒,“等下用艾条灸灸肺俞穴,再配合放血疗法,帮你把燥邪引出来。”

姑娘一听“放血”,吓得往后缩了缩:“放血?疼不疼啊?我从小怕针……”

林薇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是耳尖放血,就像蚊子叮一下,很快的。你想啊,燥邪堵在肺里,得给它找个出口,耳尖放血能清热疏泄,比光吃药来得快。”

陈砚之已经点燃了艾条,调好艾灸盒:“来,趴到诊疗床上,先灸后背。艾绒是去年的陈艾,温而不燥,不会上火。”

姑娘犹豫着趴好,陈砚之把艾灸盒扣在她后背肺俞的位置:“感觉热了就说啊,别烫着。”

艾烟袅袅升起,带着淡淡的药香,姑娘深吸一口气,忽然说:“哎,好像没那么咳了……”

“这就对了,”林薇一边消毒耳尖,一边说,“艾灸能温通经络,让津液慢慢回来。来,耳尖放血了,闭眼——”

针尖轻轻一点,挤出几滴鲜红的血珠,姑娘刚“啊”了一声就结束了,愣了愣:“这就完了?真不疼!”

陈砚之取下艾灸盒,道:“药也给你分好了,早晚各煎一次,记得用砂锅,水开后小火煎十五分钟就行,别煮太久,不然药效就跑了。”

“煎药的时候能加冰糖吗?闻着有点苦……”姑娘小声问。

“可以加两块,”林薇帮她把药包塞进包里,“但别加多,糖多了生湿,反而碍着润肺。对了,回去多吃点梨,煮着吃最好,加点川贝,润燥效果更好。”

姑娘站起来,试着咳了两声,果然轻了不少,惊喜道:“真的好多了!刚才进门还咳得直反胃,现在舒服多了。”

陈砚之叮嘱:“这两天别吃火锅、烧烤,那些都是燥火的,等于给肺里添柴。多喝温水,泡点麦冬、玉竹当茶喝,比喝咖啡强。”

“知道啦!”姑娘拎着药包,脚步轻快了不少,走到门口又回头,“对了,我同事也总咳嗽,症状跟我差不多,能让她也来拿这个药吗?”

林薇点头:“可以啊,不过最好让她自己来看看,每个人体质不一样,说不定她还带点痰湿,用药得调整呢。”

姑娘笑着应下,推门时风铃又响了,阳光随着她的身影涌进来,落在药柜上的“沙参”“麦冬”标签上,像撒了层金粉,温温柔柔的。

陈砚之收拾着艾灸盒,对林薇道:“这阵子温燥病人多,得多备点桑杏汤的药材,再把润肺的茶包分装些,方便他们随时泡着喝。”

林薇正在写今日的病例,闻言抬头笑:“我早准备好了,昨天就把百合、银耳、莲子这些分装成小包了,等下贴个‘润燥茶’的标签,放在门口的架子上,他们自己就能拿。”

这时爷端着杯梨汤从里屋出来,慢悠悠道:“燥邪伤人,光靠药不行,还得教他们护着点——秋天本来就该‘收’,天天待在空调房里,津液收不住,不生病才怪。”

陈砚之和林薇相视一笑,可不是嘛,治病治根,还得从日常的日子里慢慢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