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 第105章 父慈子孝?君臣同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章 父慈子孝?君臣同心!

其实当平南王那道,命镇国郡主司徒清漓全权主持南疆盐课改制,这一百八十度转弯的王令一出来,就因这弯转得太急,让许多人都措手不及,险些闪了腰。

于是,当韦筱梦、岑伟钧、黄滢滢、陈世杰等清漓身边的核心心腹们,怀揣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结束了一天的公务,各自回到家中时,无一例外地发现,家里真正能做主的那位,正端坐在书房(或花厅)里,严阵以待。

---

韦筱梦的马车刚在府门前停稳,车帘就被一只大手掀开,她的丈夫一脸焦急地探进头来:“娘子,你可算回来了!快,快随我去母亲那里!”

韦筱梦一愣:“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她今日在郡主身边参与议政,虽知盐改令下会引起波澜,却不想家里反应如此迅速激烈。

“还能有什么事?”丈夫压低声音,手脚麻利地扶她下车,直接拉着她往旁边备好的另一辆更朴素的马车走去,“母亲派人来传了三次话了,让你一回来立刻回娘家一趟!定然是为了郡主主持盐课改革的事!一刻也耽搁不得!”

韦筱梦心中了然,看来母亲和她背后的韦氏土司家族,对这道王令也是高度关注,甚至有些不安了。

她任由丈夫将她半推半扶地塞进马车,调转马头,直奔韦应袭在城中的官邸而去。

到了官邸,韦应袭果然已经在花厅等候,屏退了左右,一见女儿,韦应袭也顾不上寒暄,直接问道:“梦儿,你跟母亲说实话,郡主她……到底想怎么改这盐课?王爷怎么就突然放手了?这里头有没有什么……凶险?”

韦筱梦看着母亲眼中真切的担忧,心中温暖,但想到清漓郡主虽未明言禁止,但那“目光放长远”、“有肉吃”的暗示,以及今日议政厅初步分派任务时只谈框架、不言细节的风格,她便知道,郡主这是在考验他们的忠诚,也是保护他们,避免消息过早泄露引来不必要的阻力。

她握住母亲的手,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语气却异常坚定:“母亲,您放心。郡主智深如海,行事自有章法。王爷能同意,也正说明了郡主方案的可行性。女儿跟着郡主,绝不会错的。您和家里,只需相信女儿,支持郡主便是。”

韦应袭仔细端详着女儿的神色,仍不放心地追问:“那……郡主总该有些具体的章程吧?比如,这盐引还发不发?各家在盐场的干股,会不会……”

“母亲,”韦筱梦轻轻打断她,“郡主的心思,岂是女儿能随意揣度的?该我们知道的时候,郡主自然会吩咐的。”

韦应袭看着女儿一副“郡主指东我绝不往西”的忠诚模样,又是欣慰又是无奈。

欣慰的是女儿找到了值得追随的主君,且如此得信任;无奈的是,想从自家女儿嘴里套点关键信息,竟比从王爷那里打听还难!

她叹了口气,终究没再逼问,只是反复叮嘱女儿要谨慎行事,遇事多与郡主商量。

---

类似的情景,在岑府、黄府、陈府等几位心腹属官的家中同时上演。

岑伟钧刚迈进祖父岑文州(掌管户部司)的书房,就被老爷子那双精明的眼睛盯得浑身不自在。

“伟钧,过来坐。”岑文州指着对面的椅子,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王府王令已下,盐课改制由郡主主导。你常在郡主身边走动,可知郡主对此事,有何具体规划?尤其是……这盐课收入,日后如何分配?户部司在此中,需如何配合?”

岑伟钧恭敬行礼后坐下,腰杆挺得笔直,面对祖父的询问,他早已打好腹稿:“回祖父,郡主深谋远虑,胸怀天下。孙儿愚钝,只知郡主所为,必是利国利民、巩固我南疆根基之举。祖父常教导孙儿,为臣者,当恪尽职守,忠心王事。如今王命已下,孙儿以为,户部司只需全力配合郡主,依令行事,便是本分。至于具体细则,郡主运筹帷幄,时机成熟时自会明示,孙儿不敢妄加揣测。”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清漓的绝对信任,又严守了分寸,半点实质内容都没透露。

岑文州看着自己这个一向跳脱的孙子,如今在郡主麾下竟变得如此沉稳持重,心中感慨万千,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他挥挥手,让孙子退下,独自在书房中沉思了许久。

黄滢滢身为女子,回到礼部司主官黄岐山的府中,面对父亲的询问,更是将“一问三不知”发挥到了极致。

“爹,郡主的心思,女儿哪里猜得透呀?郡主让女儿干什么女儿便干什么呗。”

黄滢滢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语气娇憨,“不过爹您放心,郡主可厉害了!连王爷和皇帝陛下都支持她,咱们家跟着郡主走,准没错!您就等着瞧好吧!”

黄岐山被女儿这番“天真”的言论噎得说不出话,想摆出严父的架子教训几句,可看着女儿那充满崇拜和信心的眼神,最终只能化作一声长叹,挥挥手让女儿回去了。

回头就跟夫人抱怨:“真是女大不中留!这还没嫁人呢,心就全扑到郡主身上去了!嘴里一句实话都没有!”

陈世杰的情况也差不多。兵部司主官陈永顺本想从儿子这里探听点风声,看看盐改是否会涉及盐务护卫力量的调整,这关乎兵部司的利益。

结果陈世杰把胸脯拍得砰砰响:“爹!郡主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咱们兵部司只管听令行事,郡主让咱们怎么配合,咱们就怎么配合!绝对出不了错!您就别瞎打听了!”

陈永顺看着儿子那副“郡主天下第一”的狂热模样,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无可奈何。

---

几日下来,这几位家中有子女在清漓身边担任要职的老臣们,私下碰头时,难免互相打探消息。

“岑老,您家伟钧最是机灵,回家可曾透露些什么?郡主这盐改,到底从何处下手啊?”黄岐山凑近岑文州,低声问道。

岑文州苦笑摇头:“别提了!那小子如今嘴巴比河蚌还紧,只说什么‘郡主智深如海’、‘依令行事’,半点有用的都没有!黄大人,您家滢滢呢?”

黄岐山一脸无奈:“我家那个更是……唉,简直成了郡主的应声虫!问什么都说是郡主自有安排,让我们放心。这让我如何放心得下?”

陈永顺也凑过来,闷声道:“我家那混小子也一样!一口一个郡主英明,问急了就说让我们等着吃肉!气煞我也!”

几位老臣相视苦笑,纷纷感叹:

“唉,真是没想到啊!郡主年纪轻轻,御下的手段竟如此老辣!”

“谁说不是呢?这笼络人心的本事,真是绝了!你看咱们家里这些孩子,一个个的,心都向着郡主了!”

“俗话都说‘一个女儿三个贼’,这养儿子也一样啊!我看咱们这几个,都快成了郡主安插在咱们自己家里的‘老贼’了!”

话虽如此抱怨,但几位老臣眼底深处,却并无多少真正的恼怒,反而隐隐透着一丝欣赏和……与有荣焉。

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清漓郡主此举,虽然让他们暂时摸不着头脑,显得有些被动,但这正说明了郡主的谨慎和掌控力。

盐课改革牵涉巨大,提前泄露风声,只会打草惊蛇,增加阻力。郡主能让她核心团队的人守口如瓶,这份纪律和忠诚度,本身就令人惊叹。

更重要的是,郡主能干啊!而且不是小打小闹的能干,是能从王爷嘴里虎口夺食,并且得到皇帝支持的能干!

盐课这块硬骨头,多少代人想动而不敢动,或者动了却无功而返,可郡主说要动,竟真让她动了!这份魄力、智慧和手段,不得不令人佩服。

“罢了罢了,”岑文州最终捋着胡须,总结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既然王爷都点了头,陛下也支持,咱们这些老骨头,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让孩子们跟着郡主去闯吧。说不定,咱们南疆,真能在这位郡主手上,焕然一新呢!”

其他几人闻言,也纷纷点头。确实,家中子女能跟在这样一位有潜力、有手段的主君身边,只要不起二心,将来的前程怕是不用担忧了。(只是他们也没想到此时的不用担忧竟是日后的一飞冲天呢)

想到此,那点因为被“蒙在鼓里”而产生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一时间,清漓身边愈发“热闹”起来。

---

而在这场风波的中心,平南王司徒星河的感受无疑是最为复杂的。

书房里,他屏退了左右,独自对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五味杂陈。

他对清漓这个女儿,感情实在太矛盾了。

从她小时候入京开始,这个他曾经并不看好的女儿,不仅在京城那个龙潭虎穴里活得风生水起,还得了皇兄的青眼,更一次次展现出令他瞠目结舌的能力和胆魄。

胆大妄为!这是司徒星河对清漓最直观的评价,仿佛这世上就没有她不敢干的事!

就好比这次盐改,他明明准备好了无数的说辞和手段,打算在她来请示时,好好“教导”她一番,让她知道姜还是老的辣。

结果呢?这小妮子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她不来求他,也不跟他硬顶,而是直接绕开他,去信皇兄,从国策大局出发,拿到了皇兄的尚方宝剑。

逼得他这个当老子的,明明一肚子火气,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还得摆出全力支持的姿态,生怕她步子太大,真的掉进泥潭里,到时候还得他这个当爹的费尽力气去捞人!

这种被女儿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让雄踞南疆二十多年的平南王十分憋屈,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他内心深处不得不承认,清漓的做法,虽然“放肆”,却往往是最有效、最直接的。

她不依靠单纯的宠信,而是用实打实的策略和价值来争取支持。这一点,像极了他和皇兄年轻时的样子——有胆识,有魄力,敢于打破常规。

司徒星竹、司徒星河兄弟俩当年是怎么从众多皇子中杀出重围,夺得大宝的?

靠的就是敢想敢干,不怕得罪人!没那份胆量和狠劲的,早就被淘汰出局了。

所以,司徒星河对清漓,是真的爱惜她的才干,欣赏她那股不服输、敢闯敢拼的劲头,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但同时又恨她的“放肆”,恨她屡屡挑战自己的权威,恨她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即使可能是装出来的),让他这个父亲兼君主时常感到挫败和失控。

这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如同冰与火在他心中交织,让他对清漓的态度时常反复,既想放手让她翱翔,又忍不住想将她牢牢控在掌心。

“唉……”平南王长长地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

若此刻,他的那些同样被家中“小叛徒”们搞得无可奈何的近臣属官们在此,听到这声叹息,定会心有戚戚焉地连连点头:

“王爷,我懂,臣真的懂!自从我家那不成器的丫头(小子)跟了郡主,臣这心里,一直都是这样又爱又恨、七上八下的感觉哟!”

只可惜,这番“君臣同心”的感慨,平南王只能独自品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