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鬼竹马烂青梅 > 第250章 分红协奏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沉沉,最后一盏院灯熄灭,蓝草合上按满红指印的分红名册。帆布袋空了,石湾村的心却满了。秋夜的凉风卷着新钞的油墨味掠过晒场,散入百户窗棂。这一夜,无数粗糙的手指在灯下反复摩挲那些崭新的纸币,油墨的微涩混着稻秆的干香,成了石湾村最踏实的安眠曲。

次日晨曦初露时,村庄已按捺不住躁动。

村东赵有田家的板车在薄雾中吱呀作响,车上捆着十袋尿素与两包玉米良种。“去年稻子倒伏吃了大亏!”老汉拍着种子袋对老伴笑,皱纹里蓄满晨光,“今年用上抗倒伏的‘金穗518’,亩产少说多两百斤!”车辙深深碾过土路,化肥袋上“特供”的红字格外鲜亮。

王彩凤的鸭场,则迎来一场“扩张革命”。三百只绒毛未褪的雏鸭被赶入新砌的水泥塘,她叉腰指挥儿子架设自动喂食机:“省下人工费多养五百只!今年冬至前全做成腊鸭——”话音未落,手机响起县超市采购的催货声,她亮着嗓门应道:“放心!我们村有冷冻车,明天准时送货!”

最热闹的当属乡村小学。十几个孩子攥着父母分红后给的小钱钱,奔向杂货店老周头。五年级的李小满把一张十元钞拍在玻璃柜上:“周爷爷,要那棒棒糖、泡泡糖!还有那本漂亮的日记本。”

她身后的小男孩踮脚举着硬币:“我要两个棒棒糖!”老周头笑呵呵接过钱币,给她们一一拿出想要的东西。分红钱在小孩子们手中化作知识的光,照亮了教室斑驳的墙面。

分红的热浪尚未平息,蓝草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山峦。

蓝草目光落在茶厂扩建工地的图纸上,钢架在春阳下泛着银光。孟厂长摊开图纸对蓝草比划:“新引进的烘干设备能锁住九成鲜味,市价能翻倍!”他指着规划区一角,“这里建个参观走廊,城里人来了看着云雾缭绕的茶厂喝茶,还愁销路?”

村部会议室里,二十个年轻人紧盯魏大姐操作的投影。“直播不是耍嘴皮子!”新来的技术员赵明敲着白板,“咱们得讲茶山海拔多高影响回甘——”。

村民林强突然举手:“我爹种三十年茶,能让他讲古法揉捻吗?”满堂哄笑中,蓝草点头:“林爷爷就是活招牌!”

更深远的变革藏在张二狗递来的账本里。分红后第三日,他默默把蓝草叫进内房,指着墙角的紫云芝菌渣:“郭律师说,这些废料先放进冷冻箱,等正和药业的人来了再研究如何处理。”

他弯腰又抓了把深褐碎渣摊在掌心,“马路两边那几十亩采摘园,开春全撒上这个菌种渣,种出来的菜贴上‘翰林生态’标志,价钱不一样哩!”菌渣从指缝簌簌落下,像一粒粒黑色的星火。

“嗯,爸,你抽时间安排下,请人种菜,多种小西红柿,那草莓今年不种了,改种大西瓜!”

“闺女,草莓为何不种了?”

“过了季,不应景,去年忙冬茶,忘了这茬,改种西瓜,今年当是个丰收年!”

“好,听你的!”

分红后的首次庆功宴和元宵节同时庆祝,宴席摆在打谷场上。八仙桌拼成流水席,正中炭火烤着全羊,四周是红薯粉炖山鸡、菌油拌荠菜,最抢眼的是王彩凤新研制的“酱板腊鸭”,琥珀色的鸭皮透出松木熏香。

“都尝尝这宝贝!”王彩凤撕开鸭肉,露出紫罗兰般的肌理,“用蓝草山上野生的紫苏叶熏的,超市老板尝了直接订五百只!”满场喝彩声中,老支书敲着碗边站起来:“往年元宵节在自己家喝闷酒,今年得敬蓝草一杯——”

“敬咱们自己!”蓝草举杯接过话头,“没大伙押箱底的钱入股民宿,没刘大哥风雪天运建材,没魏大姐熬夜算账,哪来今日分红?”酒杯碰撞声惊飞了晒场边的麻雀。

王彩凤与赵有回双双举起杯:“敬蓝草,也敬我们自己,同样敬未来!干杯!”

席散时,孟厂长拉住蓝草低语:“冻干机下周到货,得招三十个手脚麻利的...”话音未落,王彩凤挤过来:“我鸭场闲着的女工都能去!”月光淌过她油亮的发髻,那里别着支新买的镀金簪子——是分红后她给自己添的唯一件首饰。

“好,听王婶子的,让她们明天去老赵头那报到!”

夜深人静,蓝草独坐茶厂监控室。屏幕里老旧的烘干机像银亮的巨兽静卧厂房,远处茶厂大院的灯在雾中晕出柔光。

手机忽然震动,县电视台发来《乡村振兴先锋》栏目邀约。她推开窗,晚风送来晒场残留的腊鸭香与孩童背诵课文的稚嫩嗓音。

山脚下,王彩凤家鸭塘的自动投喂机正嗡嗡运转;晒场上,赵有田新买的良种在竹匾里沐着月光;更远处,荼厂云岫轮廓在夜幕中绵延起伏,那里将立起“云岫生态观光园”的招牌。她摩挲着窗棂上父亲新刷的蓝漆——那笔分红钱终究被他换成两桶防腐漆,悄悄涂遍了茶厂所有门窗。

灯火蜿蜒如金链,缠绕着苏醒的山村。那些曾被紧紧攥在掌心的分红钱,已化作种子落进土地,化作书页翻过指尖,化作钢架刺向夜空。蓝草按下监控台总闸,新厂房顶棚的“蓝草药材加工厂”霓虹倏然点亮,绯红的光漫过春夜层叠的山峦,像一粒火种落进无边的希望里!

当分红的热潮沉淀为田垄间的深耕,石湾村的春光里正孕育着三重蜕变:赵有田用良种叩响土地增产的门环,王彩凤以机械喂养延伸产业链条,而蓝草在冻干机的冷雾与烤干的聚光灯间,为山村架起通往未来的云梯。

那些曾沾着泥土味的钞票,最终在茶山的晨雾里蒸腾成霓虹——它照亮的不只是厂房,更是千万农户被点亮的瞳孔,那里映着从未如此清晰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