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璀璨星河唯你是光 > 第100章 初见成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晚星刚在月度销售报表上签下名字,办公室的玻璃窗就被晨光染成了暖金色。报表上的折线图像一道昂扬的弧线,从三个月前的低谷一路攀升,定制订单占比稳定在52%,新客转化率较创新策略实施前增长45%,连之前一直疲软的线下门店客流,也因直播探厂带来的“信任感红利”提升了30%。她指尖划过“抗菌面料系列销量同比增长80%”的字样,想起陈染当初为了调试樱花图案的抗菌附着度,在实验室熬了三个通宵,嘴角忍不住弯起。

“晚星姐,非遗纹样系列的首批订单已经完成生产,金陵金箔传承人刚发来验收视频,说金箔与抗菌面料的贴合度比预期还好。”陈染抱着平板电脑走进来,屏幕里正播放着工人小心翼翼将金箔纹样烫印在面料上的画面——金色牡丹在浅灰色面料上舒展,边角处藏着的微型抗菌标志,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银光。“还有出版社那边,《家居定制创意集》的清样已经出来了,收录了设计比赛里28个优秀作品,每个案例都附了用户的设计故事和生产落地细节。”

苏晚星接过清样,翻到“适老化智能床”那一页。照片里的老人正笑着触摸床头屏,屏幕上显示“今日用药已完成”,旁边配着老人女儿的手写笔记:“以前总担心父亲漏服药,现在床垫的震动提醒比闹钟还管用,连护工都说这个设计太贴心了。”她想起当初团队为了优化“用药提醒”模块,特意去养老院调研了十多位老人的生活习惯,调整了震动频率和屏幕字体大小,才最终确定方案。“把清样送几本到公益部,下次去留守儿童学校调研时,正好可以给孩子们看看,告诉他们这些有趣的设计,以后也能出现在他们的教室里。”

话音刚落,李薇拿着手机匆匆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抖音官方刚发来消息,我们的‘定制避坑指南’系列直播入选了平台‘优质家居内容榜’,还邀请我们下个月参与‘国货家居节’专场直播,能获得官方流量扶持!另外,社群里的复购率又涨了,现在达到72%,很多用户说要把家里的旧家具都换成定制款,还拉了亲戚朋友进群,说是‘要一起设计有故事的家’。”

她点开社群聊天记录,满屏都是用户分享的定制成果:有人晒出印着孩子涂鸦的窗帘,说“每次拉窗帘都能看到孩子的笑脸”;有人发了夫妻分区床垫的视频,演示“我这边调软一点,他那边调硬一点,再也不用抢枕头了”;还有人分享了“宠物专属位沙发”的日常,照片里的猫咪正蜷缩在定制的绒面小窝里,旁边放着自动喂食器——这是设计比赛里一位养宠用户的作品,现在已经成了爆款,每月销量突破500套。

“对了,上次‘直播探厂’吸引的中老年客户,现在也开始主动咨询定制服务了。”李薇补充道,“有位阿姨特意打电话到客服部,说想给儿子定制一套‘婚房家具’,还要求用她年轻时织的老花布做面料装饰,我们已经安排设计师上门对接,明天就能出初步方案。”

苏晚星正想回应,顾砚深拿着一份合作意向书走进来,身后跟着技术部的老吴。“央视家居频道的专题报道时间定下来了,下周三拍摄非遗系列生产线,还会直播金箔纹样的制作过程。另外,智能家居品牌‘智联’想和我们联合开发‘跨品牌定制套餐’,他们负责智能控制系统,我们负责家具定制和抗菌面料,用户可以一次性搞定全屋智能,不用再分别对接多个品牌。”

老吴立刻接话:“我们已经做过技术适配测试了,智联的系统能和我们的智能模块完美兼容,比如他们的语音助手可以直接控制我们的智能沙发调节角度,还能同步用药提醒、坐姿提醒这些功能。现在就差确定套餐的定价和服务流程了。”

苏晚星翻开意向书,看到“跨品牌定制套餐”的核心卖点:“一键定制全屋智能+抗菌面料全覆盖+终身维护服务”。她想起之前有用户反馈“定制全屋家具要对接多个品牌,太麻烦了”,这个套餐正好解决了痛点。“让市场部和技术部一起开个会,尽快确定定价方案,还要把‘终身维护’的具体内容写清楚,比如每年免费检修一次智能模块,抗菌面料出现磨损可以免费更换局部,让用户觉得物超所值。”

就在大家围着意向书讨论细节时,前台突然打来电话,声音带着几分焦急:“晚星姐,有几位记者堵在公司门口,说收到举报,质疑我们的抗菌面料‘没有实际抗菌效果’,还说设计比赛的获奖作品‘存在抄袭’,想找负责人采访。”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苏晚星放下意向书,快步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楼下确实站着几位举着相机的记者,还有人举着写有“抗菌面料造假?”的牌子,正对着公司大门拍照。“先让前台稳住他们,说我十分钟后下去沟通,同时让质检部把最近三个月的抗菌面料检测报告整理出来,还有设计比赛获奖作品的原创证明,包括用户的设计手稿、提交时间记录和版权登记证书,都尽快送到会客室。”

她转身看向团队,语气依旧沉稳:“大家别慌,抗菌面料的检测报告我们每月都做,设计比赛的原创审核也很严格,应该是有人故意抹黑。李薇,你联系公关部,准备发布声明;陈染,你去实验室拿几块抗菌面料样品,带上检测仪器,等下在会客室可以现场演示抗菌效果;老吴,你把设计比赛的作品提交系统打开,准备随时调取原创证明;顾砚深,你联系律师,万一对方恶意造谣,我们要做好维权准备。”

十分钟后,苏晚星走进会客室。几位记者立刻围上来,相机镜头齐刷刷对准她。“苏总,有匿名举报称贵公司的抗菌面料只是普通面料,根本没有抗菌效果,请问这是真的吗?”“还有人说设计比赛的‘节气系列’面料图案,抄袭了某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对此您怎么解释?”

苏晚星示意大家坐下,平静地说:“首先,关于抗菌面料,我们每月都会送样到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这里是最近三个月的检测报告,大家可以看一下,报告显示抗菌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符合国家最高标准。另外,我们还准备了面料样品和检测仪器,现在就可以现场演示。”

陈染立刻上前,将两块面料分别铺在培养皿上,再滴上含有大肠杆菌的溶液。“这是我们的抗菌面料,这是普通面料,接下来我们等待十分钟,看看细菌的存活情况。”十分钟后,她用检测仪器分别检测两块面料,屏幕上的数据清晰显示:抗菌面料上的细菌存活率仅为0.8%,而普通面料上的细菌存活率高达85%。“大家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能清楚看到普通面料上的细菌还在繁殖,而抗菌面料上的细菌已经基本被抑制。”

一位记者凑近显微镜看了看,疑惑地问:“那为什么会有人举报?会不会是个别批次出现问题?”“我们的面料生产有严格的质量管控,每一批次都会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苏晚星拿出生产记录册,“这里有每一批次的检测记录和出厂编号,大家可以随意抽查,也可以联系第三方机构核实。”

接着,针对“抄袭”质疑,老吴打开设计比赛的作品提交系统,调出“节气系列”设计师的原创证明:“这位设计师是插画专业的学生,她在去年12月就发布过‘节气插画’系列作品,比所谓的‘国外设计师作品’早了三个月。这是她的社交媒体账号截图,还有学校出具的原创证明,另外,我们在比赛前也做过原创审核,确认没有侵权风险后才入围决赛。”

他还现场展示了设计师的手稿:“大家可以看到,手稿上有详细的设计思路,比如‘立春’图案用了迎春花和抗菌植物元素,‘冬至’图案融入了饺子和暖光设计,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节气的特色,和国外设计师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我们已经联系上这位设计师,她也愿意出面澄清。”

几位记者翻看了检测报告和原创证明,又看了现场演示,表情渐渐缓和。其中一位带头的记者说:“苏总,非常感谢您的配合。如果后续有需要,我们会如实报道调查结果,也希望贵公司能尽快发布声明,消除公众误解。”

送走记者后,苏晚星松了口气,却没放松警惕。“李薇,立刻发布声明,附上检测报告和原创证明的截图,还要联系那位‘节气系列’设计师,邀请她做一场直播,分享自己的设计故事,进一步澄清抄袭谣言。另外,让客服部留意用户反馈,一旦有相关疑问,要及时解答,避免负面情绪扩散。”

顾砚深走到她身边,眉头微蹙:“这次举报来得太突然,刚好在我们入选‘国货家居节’和央视报道之前,很可能是竞争对手故意为之。我们得加强舆情监控,还要排查内部是否有泄露信息的情况。”“我已经让公关部对接舆情监测公司,接下来七天24小时监控网络动态。”苏晚星点头,“另外,让法务部梳理一下最近的竞争对手动态,看看有没有异常举动,万一对方继续造谣,我们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

当天下午,公司发布的声明就登上了热搜,#智能家居品牌澄清抗菌面料质疑# 的话题阅读量很快突破5000万。那位“节气系列”设计师也开启了直播,展示了自己从去年开始创作的“节气插画”手稿,还分享了如何将抗菌元素融入设计的过程,直播间在线人数超过20万,很多用户留言“支持原创”“已经下单了节气系列窗帘”。

更让人意外的是,金陵金箔传承人看到新闻后,特意录制了视频声援:“我和这个团队合作了三个多月,亲眼见证他们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金箔与抗菌面料的贴合工艺,光是调试就做了几十次,这样用心的企业,不可能做造假的事。”视频发布后,很快被央视家居频道转发,进一步扩大了正面影响。

到了傍晚,客服部传来消息:当天的定制咨询量不仅没减少,反而比平时增加了40%,很多用户说“经过这次澄清,更相信你们的产品了”,还有人直接下单预订了非遗系列家具,说是“要支持认真做产品的国货品牌”。

苏晚星看着后台数据,心里百感交集。她想起早上还在为销售增长开心,下午就遭遇危机,现在又峰回路转,这一路的起伏,让她更清楚“做有温度的产品”不仅是口号,更是支撑品牌度过难关的底气。“今晚加个班,我们梳理一下这次危机的应对经验,以后要建立更完善的舆情预警机制,还要加强供应链的质量管控,让每一件产品都经得起检验。”

夜幕降临,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陈染在整理抗菌面料的检测数据,准备制作成“质量透明报告”,定期在官网发布;李薇在优化社群运营方案,计划增加“用户监督”板块,邀请用户参与产品抽检;老吴在调试新的原创审核系统,加入AI比对功能,能更快识别抄袭作品;顾砚深则在和律师沟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方案”,为后续的联名合作和公益计划保驾护航。

苏晚星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的车灯汇成暖流,想起白天记者质疑时,自己心里的坚定——这份坚定,来自团队三个月来的努力,来自每一份检测报告上的数据,来自用户分享的那些温暖故事。她掏出手机,给团队群里发了一条消息:“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危机也是机会,让我们看到了用户的信任,也看到了团队的凝聚力。接下来,我们继续加油,把‘有温度的定制’做得更好,不辜负每一份期待。”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就热闹起来。陈染发了一张“樱花抗菌面料”的夜景照片,说“面料在月光下也很好看,明天要多拍些样品图”;李薇晒出了“国货家居节”的直播策划初稿,说“要把这次的故事融入直播,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坚持”;老吴则发了一段AR互动功能的演示视频,屏幕上的虚拟家具正随着手机转动,完美融入真实家居场景,配文“下次直播就能用这个功能,让用户更直观地看到定制效果”。

苏晚星笑着回复:“明天晨会,我们讨论一下‘质量透明化计划’,把检测流程、生产过程、原创审核标准都公开,让用户全程参与监督。另外,公益部那边,‘成长型书桌’的设计方案要尽快确定,下周就要去留守儿童学校实地测量,争取下个月就能开始生产。”

她放下手机,转身回到办公桌前,翻开《家居定制创意集》的清样。最后一页空白处,她提笔写下:“定制的不只是家具,是信任,是温暖,是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这份期待,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连接爱与生活的桥梁。”

窗外的夜色渐深,办公桌上的台灯亮着柔和的光,照亮了报表上昂扬的折线图,也照亮了书页上的字迹。苏晚星知道,品牌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风雨来袭的时刻,但只要团队始终坚守初心,始终把用户放在心里,就一定能跨过每一道坎,让“有温度的定制”走得更远、更稳。

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那位定制“适老化智能床”的老人女儿发来的消息:“苏总,看到你们澄清的新闻了,我父亲特意让我转告你们,谢谢你们做这么好的产品,他现在每天都跟老伙计们炫耀‘我的床会提醒我吃药’,还说要推荐给养老院的朋友们。”消息后面附了一张照片,老人正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张“抗菌面料质量报告”,笑得像个孩子。

苏晚星看着照片,眼眶有些发热。她回复:“谢谢您和父亲的信任,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出更多让大家放心、暖心的产品。”放下手机,她重新拿起笔,在“质量透明化计划”的草稿上,又加了一条:“每月邀请用户代表参观实验室和生产线,亲身体验产品检测和生产过程。”

夜色渐浓,办公室里的灯光依旧明亮,映照着每个人忙碌的身影。这些身影,就像一束束微光,汇聚在一起,照亮了品牌前行的路。苏晚星知道,只要这束光不熄灭,“有温度的定制”就会一直温暖下去,陪伴更多家庭,书写更多关于家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