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大营的帐篷内,烛火摇曳,映着匈奴将领铁青的脸。他将手中的酒碗重重摔在地上,酒液溅湿了王孙渊的衣摆:“废物!西门一战不仅没拿下城门,还折损了一半兵力,留着你还有何用?”
王孙渊垂着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心中的不甘与怒火几乎要将他吞噬。自宫变失败后,他寄望于匈奴能助自己夺回皇位,可如今连匈奴人都对他弃如敝履。“将军再给我一次机会!”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疯狂,“皇宫北门防守薄弱,我愿带领残部夜袭北门,生擒太子与皇帝,到时大胤的江山,还不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匈奴将领冷笑一声,挥了挥手:“最后一次机会,若再失败,你就自行了断吧。”
深夜,月隐星沉。王孙渊带领五百残部,趁着夜色悄悄靠近皇宫北门。城门处一片寂静,只有两名禁军倚着城门打盹,看起来果然如他所料——防守松懈。“跟我上!”他拔出长剑,带领残部朝着城门冲去。
可就在他们即将冲到城门前时,四周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将整个北门照得如同白昼。太子带领禁军从两侧的暗处冲出,手中的长枪泛着冷光:“王孙渊,你以为我们真的会放松北门的防守吗?这不过是引你上钩的陷阱!”
王孙渊脸色骤变,转身想要逃跑,却见林佑溪与章尘带领丐帮弟子从后方赶来,堵住了他的退路。“王孙渊,你勾结匈奴,叛乱谋反,今天就是你的死期!”林佑溪手持玄铁碎片,碎片在火把的映照下泛着蓝光,让王孙渊的残部们不寒而栗。
“杀!”王孙渊知道已无退路,只能破釜沉舟,挥舞长剑朝着太子冲去。太子早有防备,拔出佩剑迎战。两人你来我往,剑影交错,几个回合后,太子抓住王孙渊的破绽,一剑挑飞他手中的长剑。
王孙渊失去武器,转身想要逃跑,章尘却早已挡在他面前。“哪里跑!”章尘大喝一声,手中的长刀劈出,直逼王孙渊的胸口。王孙渊躲闪不及,被长刀刺穿胸膛,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衫。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口的长刀,缓缓倒在地上,眼中满是不甘:“我不甘心!皇位本该是我的!若不是你们碍事,我早就……”话未说完,他便彻底没了气息。
王孙渊的残部们见首领已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太子看着地上王孙渊的尸体,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将他的尸体悬挂在城门上,警示所有意图谋反之人,谋逆者,死路一条!”
禁军们立刻照办,将王孙渊的尸体悬挂在北门的城楼上。百姓们得知消息后,纷纷来到北门,看着王孙渊的尸体,拍手称快:“太好了!这个乱臣贼子终于死了,我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皇宫内,皇帝得知王孙渊已死,叛乱平定的消息后,激动得老泪纵横:“太好了!终于平定了!太子,林姑娘,章尘,还有所有为平定叛乱付出的人,你们都是大胤的功臣!”
太子连忙说道:“父皇,这都是儿臣与众臣的本分。只是匈奴仍在边境虎视眈眈,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制定计划,彻底击退匈奴,让大胤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皇帝点头:“说得对!太子,接下来的战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朕相信你,一定能带领大胤走向太平。”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商议后续的御敌计划。林佑溪看着手中的玄铁碎片,碎片的蓝光渐渐柔和,似乎也在为叛乱的平定而庆贺。可她心中却仍有一丝不安——匈奴的主力尚未出动,他们会不会还有其他阴谋?
就在这时,一名禁军匆匆赶来,神色慌张:“殿下,不好了!我们在王孙渊的尸体上,发现了一封密信,是匈奴首领写给王孙渊的,信中说……说他们要在三日后,用‘毒烟弹’进攻京城!”
众人脸色骤变,太子立刻接过密信,仔细查看。信中详细记载了毒烟弹的制作方法与使用时间,还提到要在京城的水井中投毒,让百姓们失去抵抗能力。“可恶!匈奴竟然如此狠毒!”太子愤怒地将密信摔在地上,“我们必须立刻做好准备,阻止他们的阴谋!”
林佑溪与章尘对视一眼,心中满是担忧。毒烟弹威力巨大,若是被匈奴使用,京城的百姓将会遭受灭顶之灾。他们能否在三日内,找到破解毒烟弹的方法,守护京城的百姓?一场新的危机,再次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