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大雍诡案录:法医官 > 第136章 “鱼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赤焰谷的夜色渐浓,苏清鸢的石屋内依旧亮着烛火。送走商队后,她没有休息,反而从木箱深处翻出一本蓝布封皮的古籍 —— 这是司天监秘藏的《十二宝考》,书页泛黄,边角磨损,记载着关于十二宝的零星传说,其中大半内容已因年代久远模糊不清,唯独 “火炬”“鱼符” 两宝的条目还能辨认。

她指尖划过 “火炬” 条目下的文字:“火炬引阳煞,藏于赤焰,可破阴阵”,与之前找到的火炬残片特性完全吻合,这让她更确信古籍的可信度。接着,她翻到 “鱼符” 条目,仅存的几行字写道:“鱼符通水性,承水脉之灵,藏于江南泽国,可御江河煞气,与水引共振则显其踪”。

“水引?” 苏清鸢猛地抬头,目光落在案上的水脉引玉佩上 —— 古籍中的 “水引”,会不会就是这类能与水脉沟通的饰物?她立刻将玉佩与古籍并排放置,玉佩边缘的水纹与古籍插图中鱼符的纹路竟有几分相似,尤其是中心那点淡蓝,与插图中鱼符 “嵌水魄” 的描述如出一辙。

她又取出地脉探测仪,调出之前记录的 “江南水脉能量波形” 与 “火炬残片能量波形” 对比 —— 两者虽属性不同(一属水、一属火),但波动频率的底层结构却高度一致,都是十二宝特有的 “灵脉共振波”。“这么说,水脉引玉佩不仅是定位水煞阵的工具,或许还是寻找鱼符的‘钥匙’?” 苏清鸢喃喃自语,心里渐渐有了推测。

结合李嵩的目标,这一推测更显合理 —— 李嵩已拿到火炬残片,若想凑齐十二宝,必然会寻找其他宝物。江南水乡是鱼符的记载藏地,青牙在乌镇布水煞阵,表面是为了隐蔽据点,实则可能是李嵩让他借水脉寻找鱼符;而水脉引玉佩,就是李嵩给青牙的 “寻宝工具”,只是青牙或许不知玉佩的真正用途,只当是操控水煞阵的法器。

为了验证,苏清鸢再次将玉佩浸入寒泉水,撒上少量水纹草粉。这次,水膜中除了乌镇河道的影像,还在水脉最深处隐约浮现出一枚鱼形轮廓,轮廓周围环绕着淡淡的灵光,与火炬残片的灵光属性截然不同,却同样带着十二宝特有的 “灵压”。“是鱼符的虚影!” 苏清鸢心头一震,这说明鱼符确实在江南水脉中,且与水脉引玉佩存在感应。

她立刻铺开信纸,一边记录推测,一边写信给林越:“…… 据《十二宝考》载,鱼符藏于江南,可御水脉煞气,与水脉引玉佩共振显踪。青牙布水煞阵,恐是李嵩借其寻鱼符之故。你在乌镇查案时,可留意水脉深处异常灵光,若玉佩水膜中鱼形轮廓清晰,便是鱼符所在方向。切记,鱼符关乎水脉稳定,不可轻动,先记其踪,待后续从长计议……”

写完信,苏清鸢将信纸与《十二宝考》的复印件一起封入竹筒,交给留守的暗探,让其尽快送往江南:“务必亲手交给林越,让他知晓鱼符之事 —— 李嵩若找到鱼符,不仅能操控江南水脉,还能与火炬残片配合,威力倍增,后果不堪设想。”

暗探出发后,苏清鸢独自站在石屋窗前,望着江南方向的夜空。她知道,鱼符的推测若属实,将是第三卷的关键线索 —— 十二宝凑齐的危害、李嵩的终极目标、江南水脉的安危,都将围绕这枚鱼符展开。而眼下,林越在乌镇的查案,不仅要抓青牙、阻李嵩,还多了一项 “寻鱼符踪迹” 的任务,这让原本就复杂的局面更添一层变数。

与此同时,林越一行已抵达江南地界,正在一家客栈休整。阿福从外面打听到,乌镇近期常有 “怪事”—— 夜间河道里会泛起绿光,船娘行船时总觉得水下有 “东西” 跟着,却捞不上来。林越听着,摸了摸袖口的映忆镜残片,残片微微发烫,似乎在呼应着乌镇方向的异常。

“明天一早就进乌镇。” 林越对众人说,“先找清风茶馆拿苏清鸢的物资,再联系墨老,查青牙的据点。” 他还不知道,苏清鸢关于鱼符的推测已在途中,更不知道,他此次江南之行,将为第三卷的 “十二宝之争” 埋下关键的伏笔。

江南的晨雾即将升起,乌镇的河道里,水煞阵的煞气仍在隐蔽流动,鱼符的灵光藏在水脉深处,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天。第一卷的查案主线仍在推进,而第三卷的大幕,已在这枚鱼符的推测中,悄然拉开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