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大雍诡案录:法医官 > 第150章 林父手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溶洞内的寒气裹着湿意扑面而来,墨风指尖的淡青煞气在前方划出一道微光,照亮岩壁上泛着墨绿的煞气节点 —— 这是水煞阵的第一道外围屏障,节点周围的石缝里还渗着阴蚀毒,滴落在地上发出 “滋滋” 的轻响。

“准备干扰器。” 苏清鸢压低声音,将琉璃管里的液体调至深青,“这节点的煞气浓度比预想的高,得用‘强扰档’,林越你帮我盯着周围,别让煞卫的巡逻队突然冒出来。”

林越刚握紧腰间的渔叉,岩壁后突然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带着熟悉的 “青芷草” 气息 —— 是吴忠!他立刻抬手示意众人停步,只见吴忠从一道狭窄的石缝里钻出来,蓑衣上沾着溶洞的湿泥,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油纸层层包裹的小包裹,脸色比之前更显急切。

“吴伯?您怎么会在这里?” 林越又惊又疑,按约定吴伯该在乌镇杂货铺等他们破阵后汇合,此刻却深入溶洞,显然是有紧急情况。

吴忠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将包裹塞进林越手中,声音因急促微微发颤:“老奴昨晚回杂货铺,发现铺子被翻了 —— 是李嵩的人!他们好像知道老奴藏了证物,幸好老奴早把这手书转移了。想着你们进溶洞凶险,这手书说不定能帮上忙,就顺着以前窑厂的旧通道摸进来了。”

林越小心翼翼地拆开油纸,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宣纸,边缘已有些磨损,纸上的字迹苍劲有力,笔画间带着他儿时最熟悉的弧度 —— 是父亲林靖的手书!他的指尖抚过字迹,眼眶瞬间发热,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是令尊当年被调去查窑厂案前,偷偷交给老奴的。” 吴忠在一旁补充,声音带着缅怀,“他说‘若我三个月内未归,便将此信交给越儿,切记,需等他查到十二宝线索时再交’—— 老奴这些年一直守着,直到知道您在追李嵩、查鱼符,才敢拿出来。”

苏清鸢凑过来,与林越一同细读手书内容,越看越心惊:

“今查得‘十二宝’非散于四方,核心八宝藏于太庙‘秘阁’,需‘水火双符’(注:即火炬残片与鱼符)为钥,方能开启。窑厂案实为李嵩借故挖通密道,欲从窑厂直通太庙地脉,窃秘阁之宝。若吾遭不测,必是李嵩灭口,望吾儿日后破其阴谋,护十二宝不落入恶人之手,亦还为父清白……”

手书末尾,还画着一幅简易的路线图 —— 窑厂废墟的位置与太庙地脉用红线连接,秘阁的标记被圈在太庙祭台正下方,旁边注着一行小字:“秘阁门环藏‘煞纹’,非纯阴纯阳之血不能触。”

“原来如此!” 林越猛地抬头,终于明白父亲当年为何会因 “窑厂案” 获罪,也懂了李嵩执着于水煞阵与太庙镇煞阵的真正目的 —— 他要借水脉煞气冲开太庙地脉,再用火炬、鱼符打开秘阁,将十二宝一网打尽!

苏清鸢的手指点在路线图的窑厂位置,眉头紧锁:“这密道说不定还在!李嵩派青牙守水煞阵,不仅是为了鱼符,更是为了守住密道入口,防止我们发现太庙秘阁的线索。现在看来,破水煞阵、拿鱼符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硬仗在京城太庙!”

墨风这时也反应过来,攥紧手中的短匕:“难怪青牙的煞卫一直在加固水煞阵,还说‘要守住通往京城的路’,原来他们守的是密道!我们得尽快找到水眼、拿到鱼符,不然等李嵩从密道摸到太庙,就算我们破了水煞阵也晚了!”

林越将手书重新折好,用油纸裹紧,贴身塞在油布包(装林父冤证的包)旁,两个承载着父亲遗愿与真相的物件紧贴着心口,仿佛能感受到父亲的嘱托。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对众人说:“吴伯,您先顺着旧通道出去,去京城找赵总领,把这手书和之前的冤证一起交给李御史 —— 告诉他们,李嵩有密道通太庙地脉,让他们立刻派人守着太庙祭台下方,绝不能让李嵩靠近秘阁!”

吴忠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枚青铜钥匙,递给林越:“这是旧通道的钥匙,通道出口在乌镇外的破窑里,您若遇到危险,也能从这里撤离。老奴这就去京城,定不辜负令尊和大人的托付!”

目送吴忠钻进石缝消失,林越转身看向溶洞深处,映忆镜残片突然剧烈发烫 —— 是鱼符的灵光在呼应!“水眼不远了!” 他握紧手中的干扰器,琉璃管里的液体因能量涌动泛着耀眼的浅青,“我们走!拿到鱼符,不仅能破李嵩的双煞共振,还能守住太庙秘阁的钥匙,让他的阴谋彻底破产!”

众人加快脚步,墨风在前开路,煞气在前方凝成一道光盾,挡住岩壁上滴落的阴蚀毒;苏清鸢紧随其后,干扰器的 “嗡嗡” 声不断响起,一道道煞气节点在微光中崩解;林越与阿福殿后,渔叉上的防腐液泛着冷光,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煞卫。

溶洞深处的水眼方向,已能看到隐约的蓝光 —— 那是鱼符在水脉中散发的灵光,也是守护太庙秘阁的关键。林越的脚步愈发坚定,怀里的手书与冤证仿佛化作两股力量,支撑着他朝着终极目标迈进。第一卷的剧情,在 “溶洞破阵” 与 “太庙秘阁” 两条线索的交织中,迎来了关键转折,洗冤、护宝、破阴谋的三重目标终于清晰,而最终的决战,也从江南溶洞延伸到了京城太庙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