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大雍诡案录:法医官 > 第220章 夜守寺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静安寺的夜色裹着寒意,破煞粉屏障在月光下泛着淡白微光。林越蹲在大殿屋脊后,指尖捏着总旗令牌,映忆镜残片贴在瓦檐上 —— 自傍晚扣下黑鸦商会交接银锭的人后,残片就一直泛着微弱的青芒,预示着寺内仍有阴物活动。苏清鸢藏在殿侧的老槐树上,陈九与两名白甲卫则守在暗渠入口,形成三面合围。

“按扣下的人招供,李嵩让他们‘今夜戌时,配合寺内之人激活引煞阵一角’。” 苏清鸢的声音从树上传来,压低了几分,“知客僧最可疑,前章账房他帮悟能住持记账,暗渠撬动痕迹也与他的鞋印吻合。”

林越点头,目光扫过殿门 —— 戌时刚到,一道黑影从僧房方向溜出,正是知客僧慧明。他穿着深色僧袍,手里攥着一串紫檀佛珠,每颗珠子都泛着异样的青光,走得极快,直奔大殿底座而去。

“来了。” 林越示意众人屏息,看着慧明跪在底座前,将佛珠摊在掌心。他指尖划过佛珠,口中念念有词,每念一句,最中间那颗最大的佛珠就亮起一道青蓝色光束,光束落在底座的符文上,符文立刻泛起微光,与暗渠里的聚阴砂煞气遥相呼应。

更惊人的是,光束在空中渐渐凝结成模糊的光影 —— 是 “考生跪拜佛像” 的画面,与之前香客看到的 “显灵” 场景一模一样!光影里的考生青衫,还隐约能看到 “启智书院” 的标识,与张生的衣物纹路完全一致。

“是文曲笔碎片嵌在佛珠里!” 苏清鸢在树上低声道,映忆镜残片对准佛珠,光晕骤亮,“中间那颗佛珠是空的,嵌着半片文曲笔残片,其他珠子掺了聚阴砂,光束是煞气与碎片能量的混合,专门用来造‘显灵’光影!”

慧明似乎没察觉被监视,继续操控佛珠 —— 光影渐渐变化,从 “考生跪拜” 变成 “佛像赐福”,光束落在大殿的香灰堆上,香灰里的镇国印粉末被激活,泛起淡淡的金光,让光影更显 “神圣”。

“他在强化显灵假象,同时激活引煞阵的符文。” 林越握紧佩刀,“之前扣下的人说‘激活一角’,就是用光影的煞气,让底座符文与各村的聚阴砂煞气形成呼应,为后续煞气网成型做准备。”

就在光影最亮时,慧明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小铜哨,刚要吹响,陈九突然从暗渠入口冲出,掷出一枚破煞粉囊 —— 粉末落在佛珠上,青蓝色光束瞬间黯淡,光影也变得模糊。

“谁在那里?” 慧明惊觉不对,起身想跑,却被林越从屋脊跃下拦住去路。白甲卫立刻围上来,将他按在地上,佛珠滚落一旁,最中间那颗佛珠摔裂,露出里面半片青灰色的文曲笔碎片。

“这佛珠是谁给你的?为什么用它造光影?” 林越捡起碎片,放在映忆镜残片旁 —— 残片光晕与碎片完全吻合,确认是李嵩府中同款碎片。

慧明起初还想抵赖,直到苏清鸢拿出账房的异常记录、暗渠的银锭碎屑,他才瘫软在地,声音发颤:“是…… 是李嵩大人让我做的!他三个月前给我这串佛珠,说‘用光影造显灵,能让香客多捐银’,还说若有人查,就用佛珠的煞气对付……”

“引煞阵是怎么回事?各村的聚阴砂是不是你撒的?” 苏清鸢追问,将摔裂的佛珠递给陈九收好,“还有,你帮悟能住持记账时,是不是偷偷改了香火银的数目,把钱通过暗渠送往后山?”

“是…… 都是我做的。” 慧明低头认罪,“李嵩说,引煞阵激活后,能‘困住查案的人’,让他有时间在贺兰山找镇国印;各村的聚阴砂是黑鸦商会的人送来的,我趁夜去撒的;香火银改账后,通过暗渠运给鸦使,再转去贺兰山…… 我也是被逼的,他拿我在老家的妻儿要挟……”

林越盯着他,突然问:“李嵩有没有说,激活引煞阵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除了煞气网,还有什么计划?”

慧明愣了愣,回忆道:“他提过一句‘等光影能造出真印的假象,就引打更人来寺里,好让贺兰山的人趁机行动’—— 好像是想用寺庙的事,把你们的注意力都留在京城,好让他在贺兰山放心找镇国印。”

“果然是声东击西。” 苏清鸢收起佛珠碎片,“他用光影显灵、引煞阵、香火银骗捐,都是为了拖延时间,掩盖贺兰山的真正行动。”

林越让人将慧明押下去,单独关押审讯,自己则捡起那串佛珠,看着底座符文渐渐暗下去的微光 —— 今夜虽破了 “光影显灵” 的骗局,抓了慧明,但李嵩的阴谋显然还没结束,贺兰山的较量才是关键。

“苏清鸢,你连夜审慧明,问出李嵩在贺兰山的具体联络人、镇国印的大致位置;陈九,你带白甲卫守好寺庙,别让剩下的僧人或黑鸦商会的余党破坏现场;我立刻传讯给墨风,让他加强古墓外围的布防,防止李嵩趁乱行动。”

夜色渐深,静安寺的月光恢复了平静,只有映忆镜残片还泛着淡淡的青芒,像是在提醒:这场围绕 “显灵” 的阴物骗局虽被揭穿,但李嵩布下的大局仍在继续,第一卷的尾声,正朝着贺兰山的终极对决加速靠近。

林越站在大殿前,望着贺兰山的方向,总旗令牌在手中微微发烫 —— 慧明的招供,不仅补全了 “显灵” 案的证据链,更让他清楚:李嵩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为夺取镇国印铺路,而接下来的贺兰山之行,才是真正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