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大雍诡案录:法医官 > 第360章 驿站“闹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河间驿出发后,林越的队伍沿太湖支流的官道向南行进,午后的阳光被云层遮蔽,风里裹着水乡特有的湿意,灵脉快马的马蹄踏过沾露的青草,偶尔溅起路边沟渠的水花。行至未时,前方终于出现一座临水的驿站 —— 青柳驿,驿站外墙爬满青藤,门楣上的 “青柳” 二字被水汽浸得有些褪色,门前却异常冷清,不见寻常驿站的车马喧闹,只有一只老狗趴在门槛上,见人来也只是耷拉着尾巴,毫无活力。

“奇怪,这青柳驿按理说该是往来客商歇脚的地方,怎么这么安静?” 护卫队长勒住马,疑惑地看向驿站内。林越翻身下马,刚走近门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霉味混着若有若无的阴煞气息 —— 不是太湖常见的水行阴煞,而是更浑浊的 “腐湿煞”,多藏于潮湿的密闭空间,易让人产生幻觉。

“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驿站老板从里屋迎出来,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眼眶深陷,脸色蜡黄,说话时声音发颤,“只是…… 小店近来不太平,夜里总闹鬼,住客都不敢来了,你们要是赶路,不如再往前凑凑,前面十里还有个白杨驿。”

“闹鬼?” 苏清鸢挑眉,悄悄从行囊里取出灵脉仪,探头扫过驿站大堂,屏幕上立刻跳红 ——“腐湿煞浓度 0.3,中度风险,来源指向后院”。她对林越递了个眼色,林越会意,对老板道:“我们就歇半个时辰,喝碗热茶便走,不麻烦。”

老板拗不过,只好引众人进大堂,倒茶时手还在抖:“这鬼事是半月前开始的,先是夜里听见后院有女人哭,后来住客的行李莫名其妙挪地方,前几天还有个客商说看到‘白影’从窗外飘过去,第二天就发起高烧,浑身起疹子,说是被‘鬼气’缠上了……”

林越接过茶碗,指尖触到碗沿的凉意,目光扫向后院的方向 —— 那里有一扇虚掩的柴门,门缝里渗出淡淡的黑煞。他放下茶碗,对苏清鸢道:“你带两名灵脉师去后院看看,我问问老板详情。”

苏清鸢点头,带着灵脉师绕到后院,刚推开柴门,灵脉仪的警报声就轻响起来。后院角落里堆着几捆发霉的稻草,靠墙摆着一个破旧的木箱,煞气源正是从木箱里透出来的。一名灵脉师用银制探针拨开稻草,箱盖缝隙里竟缠着几根黑色的麻绳,绳上沾着的粉末遇探针,瞬间显成淡红色 —— 是腐煞膏的残留。

“大人,找到煞气源了!” 苏清鸢隔着院墙喊,“是个旧木箱,里面藏着‘阴煞盒’,正往外渗腐湿煞!”

前厅里,林越已从老板口中问出关键:“半月前是不是有个穿灰布衫的客人住过?背着个黑色的布包,不爱说话。” 老板愣了愣,随即点头:“是有这么个人!住了三天,天天关在房里,走的时候说木箱里是‘不值钱的旧物’,让我帮忙照看,后来就开始闹鬼…… 我以为是他留下的东西晦气,想扔了,可木箱重得很,搬不动。”

“不是鬼,是阴煞盒在作祟。” 林越起身,带着护卫向后院走去,“那灰布衫是李嵩的余党,故意留下阴煞盒,用腐湿煞制造闹鬼假象,一来能把住客赶跑,方便他后续在驿站附近设伏;二来若是有官府的人追查,也会被‘闹鬼’的说法唬住,不会细查。”

到了后院,苏清鸢已用灵脉试纸圈出阴煞盒的范围,试纸接触到木箱渗出的煞气,立刻显成淡蓝纹。林越取出鱼符,指尖注入灵脉 —— 鱼符泛出的淡青灵脉波缓缓罩住木箱,箱缝里的黑煞瞬间被压制,灵脉仪上的浓度数值开始下降。“护卫们搭把手,把木箱抬到空地上,别让煞气渗进土里。”

两名护卫上前,刚触到木箱就皱起眉:“大人,这箱子不对劲,看着轻,摸着沉得很!” 林越走近一看,箱底贴着一张 “阴煞符”,符纸用腐煞膏浸泡过,能吸附周围的阴湿煞气,让箱子看似沉重,实则是煞气在 “拽” 着箱子。他用镇厄匕首挑掉符纸,箱子立刻轻了许多,护卫们轻松将其抬到空地上。

打开木箱的瞬间,一股浓重的腐湿煞扑面而来,苏清鸢立刻洒出融煞剂,淡白色药剂与煞气碰撞,发出 “滋滋” 的声响。箱内除了一个巴掌大的阴煞盒,还有几件沾着煞气的衣物 —— 正是灰布衫余党的旧物,衣料上绣着一个细小的 “李” 字,与黑狼甲胄上的标记一致。

“阴煞盒里装的是‘腐湿煞引’,” 苏清鸢捡起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团发黑的棉絮,“余党把棉絮泡在腐煞膏里,再用阴煞符封住,让煞气慢慢渗出来,夜里温度低,煞气遇冷凝成‘白影’,就成了老板说的‘鬼’;住客发烧起疹子,也是吸入煞气后的反应,用防腐液兑水擦拭就能缓解。”

林越让灵脉师用鱼符的灵脉波彻底净化木箱与阴煞盒,又给老板留下一瓶防腐液:“按一比十的比例兑水,给之前生病的住客擦拭,再把后院的稻草烧了,煞气就散了。那灰布衫要是再回来,立刻用这个传讯符联系我们。” 他递过一枚反传煞符,老板接过,连连道谢,原本蜡黄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半个时辰后,队伍重新启程。灵脉快马的蹄声离开青柳驿时,夕阳正好从云层后探出头,洒在驿站的青藤上,竟添了几分生机。“没想到余党这么会钻空子,连个小驿站都用来做文章。” 护卫队长感慨道。林越望着前方太湖的方向,手中的鱼符仍泛着淡青:“他们越是在沿途搞小动作,越说明怕我们尽快拿到水煞解 —— 这小案破了,也算是敲个警钟,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好惹。”

苏清鸢翻看着灵脉仪上的记录:“阴煞盒里的腐湿煞浓度不高,余党应该是想长期拖延,不是急着动手。不过咱们还是得加快速度,免得再遇到类似的麻烦,耽误了与沈知府的汇合。”

队伍加快了行进速度,灵脉快马的蹄声在暮色中愈发急促。远处的太湖波光渐渐清晰,青柳驿的小插曲像是主线行程中的一段小插曲,虽未影响大局,却让众人更警惕 —— 李嵩的余党已开始在沿途布下细碎的阻碍,后续的江南查案,怕是不会一帆风顺。

夜幕降临时,队伍终于抵达太湖西岸的白杨驿,瘦猴已带着张老栓在驿站外等候。“大人,沈知府的衙役已在水镜石滩边守了一天,青鳞卫没动静。” 瘦猴迎上来,递过一张手绘的滩涂图,“张老栓说,明日辰时潮汛最大,正好能淹到水镜石的双鱼影,取水煞解最合适。”

林越接过滩涂图,与柳如烟的人脉图比对,确认无误。青柳驿的小案已被抛在身后,眼前的太湖与水镜石,才是此刻的重心 —— 取水煞解,补全水行三器,这场赴江南的核心任务,终于要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