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盗墓之秦始皇陵 > 第5章 祖父的印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城市的霓虹灯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杂乱的工作室内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孙阳挂断电话,怔怔地站在原地,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李建军教授那强作镇定却难掩焦虑的声音。

“……和你爷爷当年研究的符号有关的怪事。”

爷爷。孙远山。

这个名字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捅开了孙阳记忆深处那扇尘封已久、布满蛛网的门。一股混杂着霉味、土腥味和血腥味的冰冷气息,仿佛瞬间从十年前那个噩梦般的下午扑面而来。

那时他还只是个半大少年,趁着暑假,死缠烂打地跟着祖父参与一次对偏远地区某个疑似汉代古墓的“民间考察”。说是考察,其实更像是一次秘密的探险。祖父那时眼神里闪烁着一种他看不懂的狂热与凝重。

他记得那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墓穴入口隐蔽在山坳的乱石堆后,幽深得如同巨兽的喉咙。祖父和几个同行者在墓道里忙碌,而他因为年纪小,被要求留在靠近出口的相对安全区域。

就是在那里,他无意间踢开了墙角一块松动的青砖,砖下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土坑,坑里放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巴掌大小的硬皮笔记本。鬼使神差地,他捡起了它。

笔记本的扉页上,用钢笔写着祖父的名字,以及一行小字:“癸未年秋,骊山侧记。”

骊山?那不是秦始皇陵所在吗?祖父为什么会去那里做侧记?孙阳当时并未深想,只是好奇地翻开了笔记本。里面是祖父密密麻麻的字迹,夹杂着大量手绘的图案——奇怪的符号、星图、地形草图,还有那种三角、圆圈、点划的标记。很多内容他看不懂,只觉得那些图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正当他看得入神时,墓穴深处突然传来一声凄厉至极的惨叫,紧接着是几声闷响和器物落地的碎裂声!然后,一切归于死寂。

“爷爷!”他吓得魂飞魄散,扔下笔记本就往里冲。

墓室里的景象成了他此后十年无法摆脱的梦魇:同行的那几个人倒在地上,面目扭曲,七窍流血,已然气绝。而他的祖父孙远山,背对着他,跪在墓室中央,身体以一种极其不自然的姿势僵硬着,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冻结。祖父的手向前伸着,似乎想抓住什么,指尖距离地面一个看似普通的陶罐只有寸许之遥。

“爷爷……”孙阳颤抖着靠近。

就在他的手指即将触碰到祖父肩膀的瞬间,孙远山的身体如同风干的沙雕般,骤然崩塌,化作了一地灰白色的粉末!只有他穿着的衣服,软塌塌地堆在地上,证明着那里曾经有一个人。

而那本被他扔下的笔记本,当时恰好掉落在祖父化作的灰烬边缘,诡异地被风吹开了一页,上面用红笔重重画着一个与眼前陶罐图案极其相似的符号,旁边写着两个触目惊心的大字:“诅咒!”

年轻的孙阳彻底崩溃了,连滚爬爬地逃出了那个地狱般的古墓……后来,官方介入调查,结论是墓室中存在未知的有毒气体泄漏,导致全员遇难,尸体迅速风干氧化。只有孙阳因为待在入口处而侥幸生还。那本笔记本,被他偷偷藏了起来,成了祖父留给他唯一的、也是最为诡异的遗物。

十年过去了,孙阳表面上已经从阴影中走出,成了小有名气的古文字和古代机关顾问,但只有他自己知道,祖父离奇死亡的真相,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他研究那些古老的符号和机关,一半是兴趣,另一半,则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解开当年的谜团。

他快步走到工作室角落,打开一个老旧的保险柜,从最底层取出了那个用油布包裹的笔记本。十年了,他很少主动去翻看,那上面的每一页都沾染着死亡的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翻到扉页后的第一页。上面正是那种三角、圆圈、点划的标记!旁边有祖父的注释:“‘哑文’,古之秘社通用,示警、标位、记秘。见此文,如见险。”

哑文!原来这种符号叫做“哑文”!孙阳的心跳加速。他继续翻看,笔记本里记录了大量关于骊山地区风水、传说、以及各种零星的、似乎与秦始皇陵有关的隐秘信息。其中一页,绘制着一幅简陋的星图,旁边用“哑文”标注着几个符号组合。

他立刻拿出手机,将李教授在电话里简单描述的那个符号组合(倒三角加点、平行短划、圆圈加叉、三点)输入备忘录,然后与笔记本上的记录对比。

很快,他找到了一个高度相似的组合!在笔记本的某一页,祖父画了一个类似的倒三角加点,旁边注释是“陵心死地”;紧接着平行短划,注释是“双径”;然后是一个圆圈加叉,注释是“伪窍,陷”;最后是三点,注释是“三息绝命”。

连起来就是:“陵墓核心处的死地,有两条并列的路径,其中一条是虚假的洞口(或通道),是陷阱,踏入后可能在三息(即三次呼吸的时间)内毙命!”

孙阳倒吸一口凉气!李教授发现的帛书边缘的“哑文”暗号,竟然是一个极其凶险的警告!而且这警告,祖父在至少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知晓并记录了下来!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祖父当年极有可能已经接触到了与李教授发现的帛书同源的秘密!他十年前去的那座汉墓,恐怕也绝非普通墓葬,很可能与秦始皇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死,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与这千古之谜背后的危险直接相关!

巨大的震惊和长期以来对真相的渴望,瞬间淹没了孙阳。李教授的电话,像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他压抑了十年的执念。

他不再犹豫,立刻回拨了李教授的电话。

“李叔,”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您说的符号,我可能知道一些。它叫‘哑文’。您那边具体什么情况?帛书现在安全吗?我想……我必须立刻见您一面!”

他必须去骊山,必须亲眼看到那帛书,那星图,那墓壁。不仅是为了帮助李教授,更是为了祖父,为了解开那个困扰了他十年、夜夜令他惊醒的谜团。

他隐约感觉到,一个巨大的、跨越千年的漩涡,正在将他吸入。而这一次,他不想再逃避。

他拉开另一个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把造型奇特的青铜小刀,那是祖父留给他的另一件遗物,刀柄上也刻着一个简单的“哑文”符号。他将小刀小心地别在腰后。

然后,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另一个号码,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几分不羁,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喂,胖子,别搂着你那些瓶瓶罐罐做春秋大梦了。收拾家伙,来大活了,估计能让你那古董店三年不开张都饿不着。对,就是骊山那边,李教授刚来电,事儿……邪乎得很。”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洪亮而带着市井精明的声音:“哟呵!阳仔,啥邪乎事能让你这么积极?等着,胖爷我马上到!正好刚收了件好东西,给你开开眼!”

风暴将至,而命运的齿轮,终于严丝合缝地扣上了十年前的那个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