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午,于爱华下班后,和张小军一起去看了房子。

一个带有小院子的青砖绿瓦的房子,三间屋子,前面还有个院子,但是跟屯子里的大小肯定不能比。

三间屋子是东西两间卧室,中间的外屋地,和屯子里没啥区别。

院子里也有牲口棚和柴火棚。看起来倒也是中规中矩。

牲口棚里啥也没有,柴火棚里的柴火也见底了。

柴火棚是东北必备的,即便到了后世烧煤的情况下,也是存在的,一次少说都得买个两三吨煤,没柴火棚放哪儿都不方便。

出售原因是工作调动,还是以前于爱华单位的,这种知根知底的房子买着倒也放心。

离着治安所也近,可以用拎包入住来形容。

除了房子老点儿,实在也没啥可挑的,毕竟大家都这样,要的钱也算合理。

“挺好,看着还挺怪板正的!”张小军说道

“我瞅着也挺好,以后爹娘来也够住,西屋有俩炕。”

“别的没有呗?就看了这一家?”张小军问道

“就这一家要卖的,哪儿有这么多合适的房子,这个能让我看见,还是因为跟我一个单位的,不然还不知道啥时候能买着呢。”于爱华无奈道

“挺好,那就这呗。”张小军说道

张小军完全没有劝阻的意思,甚至还想让他赶紧买下来。

现在只要买到手,未来住到什么时候都是不会亏的,上班也方便不少。

......

所谓装修,现在还真就没啥用可装的,无非就是吊顶、墙面、地面。

三家的房子都已经做好,牲口棚、柴火棚什么的,也都做了出来,工人也已经拿了钱离开。

只剩下木匠师傅,还在忙碌着打磨自己的作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几人对于细节处的打磨显得得心应手。

三家新房子里的家具都已经做好,剩下的是给几家的老房子用的。

于小雨看着眼前的新房子,红砖红瓦,里面地面干净,墙面雪白,崭新的家具看着也很漂亮。

窗户宽大,阳光照射进来非常亮堂。

两人婚期定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那会儿正好在闲时,天气也还不冷,办席也不会因为寒冷而让人不适。

天气太冷的话室外零下二三十度,那家伙办个酒席跟要命似的,一般要不是非常着急,是不会选在冬天的。

现在的婚礼都还很传统,需要在屯子里办流水席,来者是客,都能吃。

只是因为关系远近不一样,需要分几悠吃,也就是分批次。

一桌吃完就撤了,下一批人紧接着来吃。

剩菜也都是关系好的装走了,这叫折箩,虽然是剩菜,但在这个缺衣少食的时代,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了。

多种菜掺在一起,什么味儿都有,家里孩子都馋哭了,关系不好都轮不到你。

后世有外卖也有这种菜,但你分不清是真折箩还是假折箩,就怕买来的是泔水。

“小军哥,这墙面都是白灰,那冬天咱是不是不用贴报纸了?”于小雨问道

“那我刷俏白,贴报纸不是更埋汰了吗?”张小军笑道

泥草房才会贴报纸,主要是太过丑陋,还会往下掉土,时间长了墙面不平整,所以家里有条件的,什么废弃的作业本,过期的报纸啥的,都往墙上贴。

俩人正聊着,外面传来喊声。

“能不能干?不能干就滚回去,别搁这膈应人”

张小军连忙出去看,生怕再打起来。

屋外,吵架的是两兄弟,叫大江二江,这会儿大江正骂二江呢。

二江比大江小十三岁,这会儿才十七,还正是学徒阶段,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而大江这人,眼里有活儿,手艺也不错,就是有点儿耿,不管是不是亲兄弟,一点儿不惯着,但通常都比较有理。

自己犯错误自己就认错,别人犯错误他也不会委婉的表达,张嘴就戳穿,但是干活出力最多。

张小军听杨成峰说过两回,跟人吵架,但都是据理力争,不是动不动就打架的那种。

“咋地了?拥护(因为)啥啊?吵吵巴火的”张小军问道

大江蒙声不吭气了,二江指着桌子上一块儿木头认错道:

“东家,我凿坏块板子。”

张小军一看,一块儿宽近一米的木板,不知道是什么部位的,在雕花的过程中,被凿裂开了,很明显,这块板子废了。

“东家,我弟手艺不行,下回我不让他动手了,这块板子从我工钱里扣,你看行不?”大江说道

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但是张小军其实挺喜欢大江这个人,干活儿一板一眼,是个愿意出力的本分人。

“大江哥,练手行,别拿这么好的板子练,这回就不扣了,下回可不能这样了。”张小军说道

“行,下回我保证不让他动这些东西。”大江说道

张小军扫视一圈儿,对着二江说道:“这块板子废了,就接着在这上面练,二江,你把手艺学好了,以后你有工资,你要是没练好,干完这些就得走人,我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话不光是说给二江听的,也是说给别人听的,他要的是有技术的人,不是偷奸耍滑混一天算一天的人。

否则也对不起以后他给开的工资。

掏钱的人就是这么硬气,何况张小军一向都不算苛刻,甚至可以说是大方。

现在这年头,少有甩手不干的,多少人求爷爷告奶奶的,都没份可持续的工作。

林场矿场那种单位,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便有人退了,也轮不到这些人。

“东家我知道了,谢谢东家了。”

第二天一早,张小军骑着摩托车带着杨成峰和张卫红,到了山货铺子。

过去这么多天,该来的也都来了,今天就是卖人参的时候。

一场小型的私下拍卖会,即将拉开序幕。

高振华不知是一早就来了,还是昨晚就没回家,此时正坐在一楼喝茶。

“大哥,你咋这么早呢?比我哥在治安所上班都准时,又没回去啊?”张小军问道

“回了,最近睡得早,起的也早,今天有事儿,就早点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