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博士所谓的“适应性测试”,远比听起来复杂和凶险。那间小型实验室里的仪器,似乎能更精细地探测能量流动甚至生命磁场的变化。我被要求在全方位的监控下,服用稀释了数倍的“培元灵液”样本。

玉盒开启的瞬间,一股精纯至极、蕴含着磅礴生机的气息弥漫开来,让我近乎枯竭的丹田都为之悸动。这灵液,恐怕是真的,而且品质极高!官方掌握的资源和技术,深不可测。

但我没有立刻服用。在陈博士和几名研究员灼灼的目光注视下,我暗中将意识沉入体内,沟通蟠龙佩。玉佩传来一阵轻微的、带着警示意味的颤动,它感应到了灵液中除了纯粹的生命能量外,还混杂着一些极其隐晦的、非自然的能量印记,如同水中的微量染料,难以察觉,却可能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是追踪印记?还是某种可控的“后门”?

我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在研究员记录下我“ baseline ”(基线)数据后,我仰头服下了那滴稀释过的灵液。

清凉的液体滑入喉咙,瞬间化作一股温和却强大的暖流涌向四肢百骸!久旱逢甘霖!我几乎能听到干涸的经脉在贪婪吸收能量时发出的呻吟。本源深处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充实感。

然而,与此同时,那几缕隐晦的非自然能量印记,也如同跗骨之蛆,试图融入我的真气,甚至向着我的识海潜行。

就在它们即将得逞的刹那,一直沉寂的蟠龙佩猛然发动!它不再只是过滤,而是像一位精准的狙击手,瞬间释放出几缕极其细微、却锋锐无比的纯阳之气,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命中了那几缕外来印记!

“嗤……”

微不可闻的能量湮灭声在我体内响起。那几缕印记瞬间被净化、蒸发,没有留下丝毫痕迹。而灵液本身的磅礴生机,则被蟠龙佩顺势引导,更加高效地滋养着我的肉身与魂魄。

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外界仪器上,只看到我的生命体征和能量读数在平稳上升,符合“良性吸收”的模型,没有任何异常波动。

陈博士仔细观察着数据,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但似乎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仿佛期待中的某个微小信号并未出现。

“很好,林先生,你的身体对灵液的接纳度很高。”他点了点头,“接下来几天,你需要逐步增加剂量,完成整个适应性疗程。这将极大提升你应对深海环境及未知风险的能力。”

我“顺从”地接受了他的安排。心中却明镜似的,这“培元灵液”既是提升实力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若非蟠龙佩的护持,我恐怕在不知不觉中就已中招。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配合”着进行灵液吸收和各项身体测试,一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那些内部资料的知识,并尝试着将官方的能量理论与我自身的传承相互印证,寻找着更适合当前状态的运用法门。我隐隐感觉到,在灵液的滋养和蟠龙佩的辅助下,我那微弱的本源似乎发生了一些难以言喻的变化,更加凝练,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同于以往的韧性。

期间,我再次见到了石猛。他明显经过了高强度的训练,眼神更加锐利,气息也凝实了一些,但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阴郁和偶尔闪过的一丝暴戾,显示他体内的斗争远未结束。我们只是在走廊上短暂交错,他用眼神向我传递了一个信息——准备就绪。

韩立和苏浅浅他们也接受了不同程度的训练,主要是深海设备操作、水下战术以及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技能。马教授则被更多地征询关于古代封印符号和海沟可能的地质结构问题。

整个基地像一架精密战争机器,为了那个名为“深渊之眼”的目标,高速运转起来。

出发的前夜,我独自在房间里,感受着体内那缕壮大了一丝的真气,以及怀中蟠龙佩稳定而温暖的触感。窗外是模拟的星空,虚假而冰冷。

我知道,前往马里亚纳海沟,不是探险,不是考古,而是一场在官方主导下、目标明确的定向送死。但我们别无选择。

唯一的变数,在于我们自身,在于我体内这枚神秘的蟠龙佩,以及我们……尚未被完全磨灭的、反抗的意志。

锁链已然加身,但谁规定,囚徒不能反噬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