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 > 第5章 观星阁的账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色将明未明,汴京城笼罩在一片深蓝色的薄雾里,只有东边天际透出一线鱼肚白。沈括回到开封府值房,换下夜行衣物,肩头的箭伤经过简单处理,依旧隐隐作痛,但《基础锻体术》带来的那股微弱热流在体内缓缓运转,多少驱散了些许疲惫和寒意。

他没有时间休息。

青霞观丹室内的诡异图案、黑色小旗、阴煞粉末,还有那个面容阴鸷的道士,如同烙印般刻在他脑海里。这绝非孤立的凶杀案,而是一个有组织、掌握着邪异手段的团伙在活动。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用微虫杀人?那眉心的朱砂印,那丹室中的法坛,又意味着什么?

更让他心头沉重的是,那白色粉末(系统称之为阴煞粉末)的威力他亲眼所见,若被大量制造、滥用,后果不堪设想。

【支线任务“追踪‘阴煞粉末’来源”完成。】

【奖励结算:驱魔点数+30。】

【当前驱魔点数:50。】

【新手任务“解析‘嗜血微虫’生态链”剩余时限:三十个时辰。】

系统提示如期而至,点数增加,但主线任务的压力依旧。找到了粉末来源,但微虫的控制方式和最终目的仍是谜团。

他需要更多的线索,尤其是关于青霞观和那个道士的背景、人际关系。光靠夜间潜入探查,效率太低,风险也大。

天色微亮,开封府衙开始有了人声。沈括略作整理,便拿着那份盖有开封府大印的协查公文,直奔皇城司。

皇城司,天子亲军,掌宫禁宿卫,刺探情报,权柄极重,其掌握的密档远超开封府。沈括原身的记忆中,与皇城司并无交集,但他如今顶着推官的身份,又有包拯“主理此案”的默许,手持正式公文,求见一位负责档案文牍的勾当官,倒也不算太过突兀。

接待他的是一个面色白净、眼神里带着几分精明与疏离的年轻勾当官,姓赵。验看过公文,赵勾当官皮笑肉不笑地道:“沈推官年少有为,连包府尹都委以重任。只是我皇城司的档案,关乎禁中机密,恐怕……”

沈括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囊,不动声色地推了过去。里面是几片他闲暇时打磨的、透明度极高的水玉镜片,虽不及他显微镜所用,但在这个时代也是稀罕物。“一点小玩意,不成敬意。下官只需查阅一些汴京道观、尤其是城南青霞观的背景卷宗,以及近半年来涉及奇异死亡或失踪的旧档,绝不敢窥探禁中之事。”

赵勾当官捏了捏锦囊,感受到里面硬物的形状,又听闻只是查些道观和普通案卷,脸色稍霁,掂量了一下,将锦囊收入袖中:“沈推官客气了。既是公务,自然行个方便。随我来吧。”

皇城司的档案库深邃阴凉,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卷和灰尘的味道。赵勾当官将他引到一排书架前,指了指:“这一片是有关京师各寺观祠庙的记录,那边是刑部和大理寺转来的部分悬案、异案卷宗抄录。沈推官请自便,不过切记,只能在此翻阅,不得抄录,不得携出。”

“多谢赵勾当。”沈括拱手道谢。

待赵勾当官离开,沈括立刻投入浩如烟海的卷宗之中。他首先翻找关于青霞观的记录。记录并不多,青霞观在前朝确实香火鼎盛,本朝逐渐没落,现任观主道号“玄玦”,年约五旬,记录显示其丹术“颇有独到之处”,曾为几位致仕的官员炼过丹药。除此之外,并无太多特别之处。

他又调阅了近半年来所有标注为“死因不明”、“奇异”、“悬案”的卷宗。一页页翻下去,多是些无头公案或民间讹传,并未发现与当前两起案件特征完全一致的记录。

难道线索又断了?

沈括揉了揉眉心,目光无意中扫过书架角落一摞略显凌乱、似乎不常被人动用的卷宗。他走过去,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封皮上写着《观星阁器物出入录(残)》。

观星阁?那是司天监下属,负责观测天象、修订历法的机构,与道观、凶杀案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他本欲放下,但鬼使神差地,还是翻开了。

里面记录的,是观星阁近年来一些破损、淘汰或“异常”器物的处理情况。大多是些破损的浑仪、漏刻零件,或是被认为观测失准而被替换的仪具。记录琐碎,看起来毫无价值。

就在他准备合上时,几行记录引起了他的注意:

“庆历二年十一月,旧制‘窥天镜’铜镜一面,镜面生斑,观测星辉偏移,判定失准,由副判周清河批注,移交……(此处字迹被墨迹污损)处理。”

“庆历三年正月,破损‘定星盘’一件,盘底符纹磨灭,由副判周清河批注,移交城南青霞观,充丹炉辅料。”

“庆历三年三月,废弃‘量天尺’骨杆三节,灵性已失,由副判周清河批注,移交城南青霞观,充丹炉辅料。”

……

连续几条记录,都指向同一个批注人——观星阁副判周清河,以及同一个接收方——城南青霞观!而且理由都是“充丹炉辅料”!

司天监淘汰的观测仪器,大多是铜、铁、玉石或特殊骨材制成,其中一些古老器物的材质确实可能被炼丹术士看中,但频率如此之高,而且都由一位副判亲自批注,这就显得极不寻常了。尤其是那面“窥天镜”,记录明确写着“镜面生斑,观测星辉偏移”,这描述……让沈括联想到那阴煞粉末对物质的侵蚀性。

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心中形成:青霞观索要这些“废弃”的观星阁器物,根本目的或许并非作为丹炉辅料,而是为了提取其中可能蕴含的、某种与星辰之力或特殊灵性相关的物质,用来炼制那阴煞粉末!那“窥天镜”镜面的斑,说不定就是阴煞之气侵蚀所致!而那位观星阁副判周清河,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翻阅。在另一本关于观星阁人员考绩的卷宗中,他找到了关于周清河的简单记录:年四十二,精于历算,性情孤僻,少与人往来。值得注意的是,记录旁附有一张简陋的画像,虽然笔法粗糙,但那张脸——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嘴角下垂——赫然与他在青霞观丹室外看到的那个阴鸷道士,有七八分相似!

是他!周清河!他不仅是观星阁的官员,更是青霞观内进行邪异仪式的核心人物!

两条看似毫不相干的线——观星阁与青霞观,通过周清河这个人,紧紧地纠缠在了一起!

沈括立刻意识到,观星阁内部,很可能就是下一个需要调查的目标,甚至可能是对方的一个重要据点或物资来源。

他仔细记下这几条关键记录的内容和周清河的相貌特征,然后将卷宗恢复原状,不动声色地离开了皇城司档案库。

回到开封府,已是午后。沈括将自己关在值房内,将新的发现细细梳理。

青霞观(玄玦观主?)与观星阁(周清河)勾结,利用观星阁废弃的、可能蕴含特殊能量的器物,炼制阴煞粉末,用以培育和控制嗜血微虫。他们用微虫杀人,并留下眉心朱砂印记,目的未知。河滩是他们处理废料或进行秘密接头的场所。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究竟用这些微虫来做什么?仅仅是杀人?还是有更庞大的计划?观星阁在其中,除了提供材料,是否还扮演着其他角色?比如,利用其观测天象的职能,来选择特定的目标或时机?

他想起两名死者的身份,一个家仆,一个更夫,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选择他们,是因为不易引起注意,还是因为他们符合某种特定的条件?

思绪纷乱,但核心已然清晰。接下来的调查重点,一是继续监视青霞观,尤其是周清河的动向;二是要想办法探查观星阁,确认周清河在其中的活动,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同党。

【侦测到宿主锁定关键嫌疑人,并初步揭露其资源获取渠道。触发可选支线任务:“探查观星阁”。】

【任务要求:确认周清河在观星阁内的活动区域及可疑物品。】

【任务奖励:驱魔点数x40,微虫感应(被动)——可感知近距离内活跃嗜血微虫的微弱气息。】

【失败惩罚:无。】

微虫感应!这个能力太关键了!若能感知微虫,不仅能预警危险,或许还能顺藤摸瓜,找到被控制的微虫所在!

沈括看着任务奖励,眼神坚定。观星阁,必须去一趟。只是,皇城司守卫森严,观星阁作为司天监下属机构,虽不及皇城司,但也绝非青霞观可比,潜入难度极大。

需要等待时机,更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橘红色。汴京城华灯初上,依旧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但沈括知道,在这片繁华之下,暗影正在悄然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