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230章 暗流与台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张所长安排下,刘副所长和陈队长雷厉风行,辖区里那几个跳得最高、斗殴最凶、隔三差五就捅娄子的小年轻,被迅速搜集材料,报请劳教委员会批准,直接送了劳教农场。紧接着,又一批情节稍轻但屡教不改的,被塞进了拘留所。

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街面上那些游手好闲的身影收敛了不少,以往光天化日下吆五喝六、动不动就茬架比划的场面,几乎绝迹了。小青年们即使凑在一起,也透着股小心翼翼,再不敢那么明目张胆地炸刺儿。

时间一晃到了63年1月。街面上的风,似乎比往年更冷硬些。“看见没?乱世当用重典!老祖宗这话,搁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刘副所长在一次晨会上,声音洪亮地总结着近期的“战绩”,脸上写着“早该如此”的笃定。

他目光扫过众人,尤其在刘指导员脸上停顿了一下,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得意:“咱们是人民公安,专政的刀把子!首要任务是维护治安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不是居委会的大妈大爷,没那么多婆婆妈妈的功夫去搞什么润物细无声!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处理就处理!这才显出咱们的力度!”

刘指导员坐在旁边,手里捏着钢笔,指尖有些发白。这话简直是指着和尚骂秃子,句句都在戳他之前搞义务服务队的主张。他脸色微微涨红,想反驳几句,可看着张所长沉稳点头、其他人也多是默然认同的样子,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只能端起杯子,狠狠灌了一大口茶,掩饰那份难堪和憋闷。

这天下午,李成钢算着时间,蹬着自行车去分局接简宁下班。刚到分局门口,就碰上了简宁的表姑张淑华,她正夹着公文包往外走。

“哟,成钢!来接简宁啊?”张淑华看见他就笑了,很是热情。 “表姑!是,刚过来。”李成钢赶紧下车打招呼。 “正好,我办公室刚沏了壶好茶,进来坐会儿,暖暖身子,等简宁收拾好东西。”张淑华不由分说,招呼着李成钢又折回了分局大院。

进了张淑华那间不大的办公室,暖气扑面而来。张淑华给李成钢倒了杯热茶,寒暄了几句家里的情况和工作近况。聊着聊着,她把话题转了方向,声音压低了些,透着亲近和提点:

“成钢啊,在下面所里工作几年了,又去公安学校进修深造过,基础很扎实。现在分局这边有个机会,跟你透个风。”她顿了顿,看着李成钢的眼睛,“法制科股长的位置,过马上要调整了。这个岗位,专业性要求强,既要懂基层实务,又要有理论功底,我看你挺合适的。怎么样?有想法试试看吗?”她语气温和,但意思很明确,“这事儿啊,得有想法,也得有人推一把。这样,你有想法的话,我带你去钱主任家坐坐,先汇报汇报思想。机会难得,得抓住。”

李成钢心里咯噔一下,随即一股热流涌上来。法制科!那是分局的核心业务科室!股长!这绝对是往上走的金光大道!他立刻放下茶杯,身体不由自主地坐直了些,脸上满是感激和郑重:“表姑!太感谢您了!这么想着我!这个……我当然想试试!就是怕自己经验还不足,也……也不知道该怎么表示……”

张淑华了然一笑,摆摆手:“经验是在岗位上积累的。你有这个心气儿和基础就好。表示不表示的,不在这个节骨眼上。钱主任是爱才的人,看重的是年轻人的潜力和态度。你先心里有个数,等我安排。”

李成钢心里猛地一跳,呼吸都漏了半拍!这可是正经的机关岗位,和他现在派出所里天天处理鸡毛蒜皮、应对突发警情的派出所片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业务更专,地位更高,关键是离分局的权力核心更近了一步。他立刻放下茶杯,身体不由自主地坐直,脸上混合着激动与惶恐:“表姑!您……您这话可真让我……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岗位太重要了,我当然一千个一万个想试试!就是……就是怕我这点基层经验,理论水平也不够厚,万一去了干不好,岂不是辜负了您的举荐,也给钱主任他们丢人?”

张淑华看他这又惊又喜又怕担不起的样子,不由得笑得更亲切了:“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就知道你是棵好苗子,知道敬畏,懂得掂量!这就对了!法制科那地方,就是要心里有杆秤,懂得轻重的人去。”她向前倾了倾身子,声音压得更低,推心置腹地说:“经验不足怕什么?谁也不是生来就会。你有基层摸爬滚打的底子,这就是最大的本钱,比那些光会啃书本的强!理论嘛,去了再学,有老同志带,关键是得有这个心气和悟性!我觉得你行!”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更实际的安排:“钱主任那边,我寻个方便的时间,带你去家里坐坐,汇报汇报思想。成钢啊,记住,领导看重的是态度,是潜力。到时候啊,别光傻坐着,得多听,多看,该表达的时候也得大胆表达,让领导看到你是个可造之材,而不只是个会干活的老黄牛。明白吗?”

“明白!明白!表姑,您真是我的大贵人!这话句句都点在我心坎上了!”李成钢连连点头,心里豁亮了不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切听您安排!我……我回去也好好准备准备,绝不给您掉链子!”

正说着话,简宁也收拾好东西过来了。张淑华又笑着对简宁说:“简宁啊,成钢可是块好材料,就是有时候太实诚。你这当妻子的,得多鼓励鼓励他,该往上走的时候就得往前迈步!”简宁虽然不明就里,但看丈夫和表姑神色,也猜到是好事,连忙笑着应和。

接了简宁,两人又赶紧去机关托儿所,把三岁多、已经蹦蹦跳跳会喊“爸爸妈妈”的女儿李思瑾和还在保育员怀里咿咿呀呀的半岁儿子李思源一起接出来。李成钢骑着那辆加重二八自行车,前梁上坐着女儿,后面车架上简宁抱着儿子侧坐着。一家人摇摇晃晃地往家骑。

路上行人不多,冬日的风吹在脸上有点凉,但心里暖融融的。李成钢蹬着车,把刚才张淑华的话跟妻子简宁说了。

“法制科股长?”简宁听了,眼睛一亮,显然很意外也很高兴,“表姑真这么说的?那位置可不错啊!比你在派出所天天跟那些混混打交道强多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也不用半夜三更爬起来出警。而且,搞法规研究,也符合你进修学的那些东西。”

“嗯,表姑是这么提的。说带我去见主任和局长。”李成钢心里也热乎乎的。

“那肯定要去试试啊!”简宁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她把怀里熟睡的儿子往上托了托,语气带着憧憬,“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要是真能成,你也算熬出头了。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上火……”她后半句没说下去,但意思李成钢懂。

“嗯。”李成钢应了一声,心里对未来第一次有了点不一样的期待。自行车轮碾过路面,发出规律的声响,载着一家人的希望,驶向暮色渐浓的胡同深处。

李成钢心里就开始了盘算。表姑话说得客气,但规矩不能不懂。他咬咬牙,从“老金”剩余不多的余额里面,凑齐了三份“心意”。两份厚实的,是给钱主任和素未谋面但至关重要的秦局长的。另一份稍微薄一些但更显心意的,这是专门给表姑张淑华准备的,感谢她的引路之恩。

两天后的晚上,李成钢按约定时间,先到了张淑华家楼下。 张淑华下楼,看见李成钢车把上挂着的网兜,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还是搞了这一套。我跟你说过,钱主任不是那样的人,主要还是看能力看人品。”

李成钢连忙诚恳地说:“表姑,您的恩情我记在心里。但这不是求办事,是谢恩,也是礼节。头一次登领导家的门,空着两手,我心里发虚,也显得我不懂礼数,更怕折了您的面子。这就是点不值钱的土产,就是个心意,您千万让我心安这一回。”他说着,把那份给张淑华的礼物递过去,“这个您一定得留着,要不是您指点我、提携我,我哪能知道门朝哪开。” 张淑华推辞不过,最终收下,指点道:“唉,你呀……行了,走吧。到了钱主任家,机灵点。”

到了钱主任家,敲门后,钱主任穿着家常毛衣开门,看到张淑华和李成钢,略感意外但很快露出笑容:“淑华同志?哦,李成钢同志也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家里有点乱,别介意。” 张淑华笑着进门:“主任,晚上好,没打扰您休息吧?成钢这孩子,一直念叨着说您在分局大会上做的报告深刻,工作上有些想法和困惑,特别想来向您当面请教学习,又不敢冒昧。我今天就厚着脸皮带他来了,顺便啊,给您指了点他老家带来的山货,一点不值钱的心意,您可别嫌弃。”

李成钢紧跟其后,恭敬地将网兜放在门厅不显眼处,微微躬身:“钱主任,晚上好,打扰您休息了。” 钱主任目光敏锐地扫过那网兜,脸上的笑容更和煦了几分:“哎呀,太客气了,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快坐快坐。成钢同志有上进心是好事啊,基层的同志能思考这些,很难得。”

坐下后,钱主任呷了口茶,语气温和地开启话题:“淑华同志大概也跟你说了,分局呢,一直在发掘培养年轻干部。法制科是我们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专业性很强,要求也高。你觉得,相比你现在的工作,挑战在哪里?又有什么优势呢?”

李成钢坐得笔直,谨慎地回答:“报告主任,我确实感到很大的挑战。派出所工作更侧重实践和应急,法制科更需要严谨的理论和精准的法律适用。我的优势可能在于有这几年的基层实践经验,处理过不少实际案子,了解一线办案的难点和容易出纰漏的环节。在公安学校进修时,我也重点学习了这方面,但深知远远不够,非常渴望能到更高平台系统学习锻炼,更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

钱主任赞许地点点头:“嗯,认识很清醒。有基层经验是好事情,知道一线需要什么,将来审核案件才能更接地气,更精准。不懂可以学,关键是有这份责任心和学习的劲头。” 张淑华适时插话:“主任您说的是。成钢就是肯钻肯学,是个踏实孩子。”

谈话持续了约莫二十分钟,气氛一直很好。临走时,钱主任亲自送到门口,对李成钢说:“成钢同志,你的想法和情况我大致了解了。年轻人要求进步,组织上是欢迎的。先回去安心工作,干部调整的事情,分局会通盘考虑、慎重研究的。” “是!谢谢主任指导!我一定努力工作,加强学习!”李成钢再次恭敬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