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强案移交中纪委后,星城政坛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静。表面上,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暗地里,每个人都在观察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林别的工作组继续对其他问题线索进行排查,但明显感觉到阻力变小了。以前推不动的门现在轻易就能推开,以前要不来的资料现在主动送上门。
这些人转变倒是快。王勇在汇报工作时忍不住感慨。
树倒猢狲散罢了。林别看得很透彻,但是要警惕他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果然,在平静的表象下,暗流仍在涌动。
一天晚上,林别接到陈明远的紧急电话。
林书记,有个情况要向您汇报。陈明远的语气很严肃,今天下午,财政局的几个老同志联名给我写信,说工作组查得太严,影响了正常工作。
具体指什么?
他们说工作组要求调阅近十年的所有账目,导致财政局正常工作无法开展。
林别皱起眉头。工作组确实在调阅资料,但都是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的,绝不会影响正常工作。
明远同志,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可能是有人在背后煽动。陈明远直言不讳,要不要我去做做工作?
林别想了想,你暂时不要介入。我让工作组注意方式方法。
挂断电话后,林别沉思片刻,然后拨通了沈墨的电话。
你最近在财政局有听到什么风声吗?
确实有些议论。沈墨说,有人说工作组是在搞运动,想要把所有干部都查一遍。
知道是谁在散布这些言论吗?
源头还不清楚,但传播很快。沈墨顿了顿,我觉得这可能是有人在组织反扑。
第二天,林别特意到财政局调研。他没有提前通知,直接去了几个业务处室。
最近工作还顺利吗?林别问一个正在整理凭证的年轻干部。
还...还好。年轻干部显得有些紧张。
听说工作组影响了你们正常工作?
年轻干部支支吾吾不敢回答。这时,财政局局长刘明闻讯赶来。
林书记,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刘明赔着笑。
来看看同志们的工作情况。林别平静地说,听说工作组影响了你们工作?
没有的事!刘明连忙否认,工作组很规范,都是在下班后调阅资料,完全不影响正常工作。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
刘明擦了擦汗:可能是有些同志不理解,产生了误会。
林别没有深究,但在离开财政局时,他对刘明说:刘局长,财政局的工作很重要,希望你能带好队伍。
这句话让刘明脸色发白。
回到工作组,林别立即召集核心成员开会。
有人在散布谣言,想要制造对立情绪。林别开门见山,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要不要开个会澄清一下?李梅提议。
不,那样反而显得我们心虚。林别摇头,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他做了三个决定:第一,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第二,邀请媒体记者跟踪报道,让工作透明化;第三,设立举报热线,直接听取干部群众意见。
这些措施很快见效。随着几个腐败案件的查处取得突破,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理解和支持工作组的工作。
与此同时,媒体对工作组工作的正面报道,也让谣言不攻自破。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一天下午,林别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他到省委谈话。谈话的是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林别同志,最近收到一些关于你的反映。副部长语气严肃,主要是说你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尊重老同志。
能具体说说吗?
比如在财政局调研时,你不通过局领导直接找基层干部谈话,这让刘明同志很难开展工作。
林别心中冷笑,果然是为了这件事。
副部长同志,我认为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工作方法。
方法要讲究。副部长语重心长,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要尊重他们的意见。
谈话持续了半个小时,基本上都是在林别注意工作方法。
从省委大院出来,林别的心情很沉重。他明白,这又是一次施压。
晚上,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沈墨。
他们这是软硬兼施啊。沈墨担忧地说,硬的不管用,就来软的。
不管用什么方法,我都不会改变原则。林别态度坚决。
但是...沈墨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我听说,他们正在收集你的。沈墨压低声音,比如你住在市委家属院,却经常让我过去住。虽然我们早就结婚了,但他们可能会拿这个做文章。
林别愣住了。他和沈墨确实在一年前就领了结婚证,但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有举办婚礼,也没有公开。
我们合法夫妻,怕什么?
但是外人不知道啊。沈墨说,他们可能会造谣说你生活作风有问题。
果然,几天后,匿名举报信开始出现。内容都是捕风捉影,说林别与女记者关系暧昧,经常同居。
这些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王勇愤怒地说。
清者自清。林别却很平静,不过,这件事提醒我们,是时候公开我们的关系了。
周末,林别和沈墨在星城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只请了少数亲朋好友,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婚礼第二天,《星城日报》在头版刊登了祝福消息,还配发了两人领取结婚证时的照片。
这个举动,让所有谣言不攻自破。
林书记这一招高明啊。陈明远在祝贺时说,既澄清了事实,又展现了真性情。
然而,林别明白,这场较量还远未结束。
果然,新的攻势很快又来了。
这次是针对工作组成员个人的。王勇的女儿在国外留学,就有人举报他资金来源不明;李梅的丈夫做生意,就有人说她利用职权为丈夫谋利。
虽然这些举报都查无实据,但确实影响了工作组的工作效率。
林组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王勇苦恼地说,我们不怕查,但天天应付这些诬告,实在影响工作。
这正是他们的目的。林别说,用这种手段消耗我们的精力。
那我们该怎么办?
以攻为守。林别做出决定,我们加快对几个重点案件的查处,用实际成果来回应。
这个策略很快见效。在工作组的努力下,三个重大腐败案件相继告破,涉案人员全部被移送司法机关。
与此同时,工作组推动的制度改革也开始显现成效。工程建设领域的乱象得到遏制,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最让人欣慰的是,群众的支持度持续上升。工作组的举报热线每天都能接到大量提供线索的电话。
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沈墨在看到最新的民意调查数据后说。
但是不能掉以轻心。林别提醒道,杜志强案的最终处理结果还没出来,很多人还在观望。
果然,就在工作组准备扩大战果时,从北京传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杜志强案可能要适可而止。
什么意思?林别在接到中央纪委工作组的电话时问道。
这个案子牵扯面太广,再查下去可能会影响稳定。对方说,老领导也做了深刻检讨,愿意退赔所有赃款。
那杜志强呢?
可能会从轻处理。
挂断电话,林别久久无言。他明白,这就是现实。有些案子,确实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决定在工作组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不公平!王勇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杜志强涉案金额巨大,性质恶劣,怎么能从轻处理?
是啊,李梅也说,如果我们就这样妥协,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
面对组员们的质疑,林别的心情很复杂。作为工作组组长,他理解上级的考量;但作为一名纪检干部,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经过深思熟虑,他给中央纪委写了一封长信,详细陈述了杜志强案的严重性和从严处理的必要性。
信送出去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这段时间,工作组的气氛明显压抑了许多。
一周后,回复终于来了。中央纪委经过重新研究,决定维持原办案方针,对杜志强依法严肃处理。
消息传来,工作组一片欢腾。
林组长,是你那封信起了作用吧?王勇兴奋地问。
是事实和法律起了作用。林别平静地说。
当晚,他和沈墨在家中简单庆祝。两人举杯相视,都明白这场胜利来之不易。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沈墨问。
工作组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林别说,我们要趁热打铁,把制度建设做得更扎实。
窗外,星城的夜景格外璀璨。这座经历了风雨的城市,正在迎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