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燃血征途:特种兵之路 > 爆破与排爆的七十二小时淬炼 13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爆破与排爆的七十二小时淬炼 139

凌晨四点,爆破训练场的探照灯把地面照得如同白昼。晏骁蹲在一堆模拟炸药前,指尖捏着根细细的导线,导线另一端连着块巴掌大的塑性炸药,灰白色的药块上还沾着昨夜的露水,凉得像块冻硬的肥皂。

【“爆破与排爆综合训练”启动,难度:特级。目标:72小时内完成“精准爆破”“诡雷识别”“复杂环境排爆”“定向引爆”“极限拆弹”五项科目,累计成功处理20个目标,失误次数不得超过2次。基础奖励:“爆炸物认知”属性永久+3.2,“拆弹手稳”熟练度+50%。超额奖励:若全程零失误且平均处理时间≤3分钟\/个,解锁“爆炸物结构解析”核心技能(可快速识别未知炸药的引爆原理)。】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冷意。晏骁的目光扫过面前的工具台:万用表、断线钳、绝缘剪、探针、放大镜、防爆毯……二十多种工具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每一件都有特定的用途,就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容不得半点差错。他的指腹在绝缘剪的橡胶把手上蹭了蹭,那里还留着昨天训练时磨出的红痕。

“晏骁,你的第一个目标在那边。”教官的声音从防爆墙后传来,手里的指挥棒指向30米外的混凝土靶,“用50克炸药,在靶心打出直径10厘米的孔,不能伤及周围的感应器。”

这是“精准爆破”的基础课目。晏骁掂量着手里的塑性炸药,用探针划出50克的分量,然后像揉面团似的把药块捏成圆锥形——圆锥顶端的聚能效应能让爆炸能量集中在一点,这是系统“炸药塑形”技巧里的关键。他用导线连接好雷管,再把炸药小心翼翼地贴在靶心,用胶带固定时,手指的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不会压碎药块,又能确保贴合紧密。

【“炸药塑形”熟练度+2%,当前90%。聚能效应预计提升18%。】

退到防爆墙后,他按下引爆器。“轰”的一声闷响,烟尘散去后,靶心出现一个完美的圆孔,周围的感应器绿灯齐亮——代表未受波及。教官在记录板上打了个勾:“还行。下一个,去拆那个松发雷。”

松发雷藏在一堆枯枝败叶里,触发装置连着块压在石头下的木板,只要移开石头,木板弹起就会引爆。晏骁趴在地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导线的走向,发现除了连接木板的主导线,还有两根极细的铜丝缠绕在枯枝上,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诡雷识别”启动:检测到双线触发装置,主导线负责松发引爆,副导线(铜丝)连接震动传感器,移动幅度超过3厘米即引爆。】

他从工具包里掏出绝缘喷雾,对着铜丝轻轻一喷,透明的喷雾瞬间形成绝缘层。然后用特制的断线钳,在两根导线的中间位置同时剪断——这是避免产生电火花的关键,系统在“双线拆法”里强调过,必须保持剪刀的角度与导线垂直,力度均匀,否则可能触发震动传感器。

当最后一根导线被剪断时,晏骁的后背已经沁出冷汗。他用探针拨开木板下的土壤,果然发现了个微型震动传感器,针头大小的金属片上还闪着微光。

【“诡雷拆除”完成,零失误。“细节观察”熟练度+4%,当前95%。】

上午十点,训练转入“复杂环境排爆”。模拟场景是间废弃的木屋,地板上布满了各种触发装置,有的踩着就炸,有的碰着就响,最麻烦的是屋角的煤气罐,罐口连接着压力传感器,一旦周围出现剧烈震动,就会引爆罐内的模拟燃气。

晏骁穿上厚重的排爆服,头盔的面罩落下时,视野里瞬间多了层系统生成的绿色网格——【“环境扫描”模式,可标记所有触发装置的位置及触发条件】。他的脚步踩在网格的交叉点上,那些位置是系统计算出的“安全区”,地板的承重能力足以支撑他的体重,又不会触发压力传感器。

走到煤气罐旁,他发现传感器的线路被缠绕在一根裸露的电线上,电线还带着微弱的电流。【“带电拆爆”提示:需先切断电源,同时用绝缘钳分离导线,避免短路产生火花。】

他从背包里掏出绝缘手套戴上,先用试电笔确认电线的火线位置,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剥线钳剥开绝缘层,在断电的瞬间,迅速用绝缘剪剪断缠绕的导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用时2分15秒,比系统预估的最快时间还快了15秒。

【“复杂环境排爆”完成,“带电作业”熟练度+6%,当前88%。】

中午的休息时间只有半小时。晏骁坐在防爆墙下,啃着压缩饼干,目光却没离开训练场中央的“定向引爆”装置——那是个由十块预制板组成的立体结构,要求用最少的炸药,只炸掉中间的三块,同时保证上下的预制板完好无损。

“你在看啥?”赵峰端着水杯走过来,他今天的训练科目是爆破支援,脸上还沾着点模拟炸药的灰。

晏骁指着预制板的连接缝:“那里的钢筋密度最低,炸药放在接缝处,定向聚能罩对着内侧,应该能只炸掉中间的。”他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爆炸冲击波的轨迹,“就像用锤子敲鸡蛋,力用对了地方,才能只破壳不碎黄。”

赵峰看得直咋舌:“你这脑子咋长的?我看那些线就头晕。”

晏骁笑了笑,把最后一口饼干塞进嘴里。他想起刚穿越时,第一次拆弹手抖得像筛糠,系统面板上全是红色的警告,现在却能在脑子里模拟爆炸的每一个细节——这中间,是三百多个小时的练习,是无数次失败后总结的经验,是把每一个动作刻进肌肉的本能。

下午的“定向引爆”训练,晏骁果然按照预想的方案操作。他在三块预制板的接缝处各放了20克炸药,引爆装置连接着延时控制器,确保三枚炸药同时爆炸。当烟尘散去,中间的三块预制板轰然倒塌,上下的预制板却稳稳地架在钢架上,连晃动都很小。

教官吹了声口哨:“有点意思。晚上加个餐,给你们弄点热乎的。”

但真正的考验在夜里。“极限拆弹”科目要求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仅凭触觉和听觉拆除一枚定时炸弹,倒计时只有十分钟。晏骁被蒙上眼睛,戴上隔音耳机,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他的手指在炸弹表面摸索,感受着导线的粗细和材质——粗的是主电源线,细的是触发线。系统的【“盲拆”辅助】启动,通过指尖传来的触感,在脑海里生成炸弹的三维模型:【发现3根导线,红色(火线)、蓝色(零线)、黄色(触发线),定时装置连接黄色导线,需在倒计时结束前剪断。】

但当他的手指摸到黄色导线时,突然感觉不对劲——导线的绝缘层下似乎有异物。他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发现里面包裹着两根更细的线。【“陷阱识别”:黄色导线为假触发线,内部细线连接备用电源,剪断即引爆,需先切断备用电源。】

晏骁的心跳漏了一拍,手指迅速移向炸弹底部,那里通常是备用电源的位置。果然摸到个小小的电池盒,他用特制的工具拧开盒盖,取出电池的瞬间,耳机里传来教官的声音:“还有一分钟。”

他不再犹豫,剪断真正的触发线(红色导线,系统最终确认),当“拆弹成功”的提示响起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指甲已经深深掐进掌心。

【“极限拆弹”完成,剩余时间15秒。“心理抗压”属性提升0.5,当前8.2。】

最后一天的训练是“连环爆炸物处理”。一个由五枚炸弹组成的连环装置,拆错一个就会引爆全部。晏骁花了十分钟观察它们的连接方式,发现是“递进式触发”——第一枚炸了会引爆第二枚,第二枚炸了会引爆第三枚,以此类推,必须按顺序拆除。

他从第一枚开始,按照前几天练的技巧,剪线、分离、拆除,每一步都稳如磐石。当最后一枚炸弹的导线被剪断时,系统的提示音带着金色的光芒:

【72小时综合训练完成,零失误,平均处理时间2分45秒。基础奖励:“爆炸物认知”+3.2(当前S+),“拆弹手稳”+50%(当前100%)。超额奖励:解锁“爆炸物结构解析”核心技能。】

脱下排爆服时,晏骁感觉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教官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小的金属牌,上面刻着“拆弹能手”四个字:“这是基地成立以来,第三个拿到这个牌子的人。”

晏骁接过牌子,金属的冰凉透过指尖传来。他想起爷爷的战地日志里,有一页画着个简易的地雷结构图,旁边写着:“拆弹如做人,心要静,手要稳,急了就会炸。”

【下一阶段训练预告:“实战化爆破演练”,将在模拟城镇环境中,与步兵协同完成“精准摧毁敌方工事”“为友军开辟通道”等任务,考验爆破与战术配合的结合能力。】

夕阳把训练场的影子拉得很长,晏骁站在防爆墙前,看着那些安静躺在地上的模拟炸药,突然觉得它们不再是冰冷的危险品,而是能被掌控的工具。就像他自己,从一个穿越而来的新兵,在一次次训练中被打磨、淬炼,最终成为一把精准而稳定的“拆弹刀”。

远处传来集合的号声,晏骁把金属牌揣进兜里,转身走向队伍。他知道,这72小时的淬炼只是开始,真正的爆炸物不会给你那么多思考时间,但只要心够静,手够稳,就没有拆不掉的炸弹,没有跨不过的坎。

晚风拂过训练场,带着炸药的硝烟味,和年轻士兵的汗水味混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息,那是成长的味道,是被火焰和冷静共同锻造后的,属于强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