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目睹一名名士兵被小尉迟孙新击退后,吴用感到难以抑制的焦躁。他转头望向沉默不语的华荣,尽管不确定华荣是否能够完成,他还是直接命令道:“华荣,施展你最强大的一箭,射杀小尉迟孙新,以此向士兵们展示你的英勇。”
“遵命,大人。”
华荣略显惊讶,但并未有丝毫迟疑,迅速取弓搭箭,开始瞄准正从城墙上挤下来的孙新。
在华荣瞄准之际,吴用投去一瞥。
华荣手中的弓箭虽外表朴素,却在暗沉中隐约透出一抹乌黑光泽,而那弓弦则是银白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时闪烁着光芒。华荣的弓箭究竟由何种材质制成,显然非同寻常。
大明帝国军队配备的制式弓箭开元弓 ,是以竹木复合制成,弓梢细小,弓片宽大,耐久性强,适合骑兵远程作战,拉力约40-70斤(约29-50公斤),射程可达90米。可华荣这弓却大不一样。
还在吴用打量华荣手中弓箭时,华荣的右手一拉一放,几乎毫无准备下,长箭就直直射了出去。
然后“咚!”一声,当吴用的双眼追向华荣射出的长箭时,没看到长箭,却看到城墙上小尉迟孙新的身体已经直直飞出去,然后就狠狠撞在一根墙头木桩上,胸口处喷涌出无数鲜血,整个人都被挂在了上面。
挣扎两下,抖抖手脚望向城底,小尉迟孙新眼中充满了不甘、不信与痛悔,最终还是没能从颤抖嘴角说出一句话,眼中滴泪着闭上了双眼。
在城墙下往城头射箭是容易,但要想射死城墙上的人却很难。毕竟箭枝同样要克服地心引力牵引,这就更别说一箭将人钉死在城墙上了。
看到小尉迟孙新死得这么惨,沈如一阵心惊,却又惧怕不已。因为不是沈如临时倒戈,谁知道这样的神箭手会不会也将沈如钉死在城墙上。
而在城门慢慢打开时,焦玉玉也领着石守信从轿内走出道:“吴学究,你怎么能让华荣射死小尉迟孙新呢?即便你想断小尉迟孙新一个造反死罪,也该留个活口才好给他定罪吧!你这样射死他,日后不是死无对证,给别人留下口实。”
“夫人此言差矣。”
吴用虽然不知别人是怎么干这事的,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先例,摇摇头说道:“这小尉迟孙新或许没有造反之心,但却已有造反之实,更妄以为只凭三言两语就可逃脱造反罪责。本县若是这样就饶了他,任何一人将城门一关,不是也能将知州大人、将陛下拒之于州城、皇城之外。”
“所以此例绝不能开,小尉迟孙新绝不能饶。”
吴用甚至斩钉截铁般道:“与其让小尉迟孙新日后受活罪,不如本县今日就给他个痛快。说不定九泉之下,他还要对本县感激涕零。”
感激涕零?
焦玉玉翻了翻白眼,虽然也有些感叹吴用的自大,更多却是带着赞同点点头道:“吴学究此言大善。”
焦玉玉说这话并不是在奉承吴用,而是在真心感激吴用。
因为焦玉玉此前虽然也未曾听说过此类事情,但即便没人敢以此来阻止陛下进城,可身为重庆知州,石将军石勇却难说永远不会有这样的遭遇。所以一言以定罪,由吴用直接在这里将小尉迟孙新定为当场格杀之罪,不仅有利于石将军石勇,甚至有利于百官与朝廷。
城门打开后,沈如就抬着小尉迟孙新尸体,带着兵丁一起在门洞两旁向吴用及焦玉玉跪下道:“罪臣沈如向学究大人、向知州夫人请罪。”
“起来吧!带我们去郑府。”吴用望了一眼小尉迟孙新尸体,却见华荣已上去收回自己箭枝,便也没再多说什么。
不过听了吴用命令,沈如却当场尴尬起来道:“这个……”
“还有什么问题吗?你在军中担任何职?”
“回大人,小人在军中乃是从军参事。”虽然仍有些担心,沈如还是咬咬牙道:“请大人恕罪,小人等恐怕不适合前往郑府,因为小人及属下兵丁全都收了那郑关西银子。如果小人随大人前往郑府,恐怕会给大人添麻烦。”
乍听这话,吴用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因为这原本就在吴用预料中,焦玉玉脸色却瞬间黑下来道:“大胆,难道他真想造反不成。”
“夫人莫慌,这事自有本县为夫人解决。”
吴用带着一种不经意态度劝下焦玉玉,也是提醒她不要越权多事,然后就转向沈如严厉道:“沈知事,此事非同小可。”
“鉴于你们协助本县铲除了孙新这一叛逆,本县将不吝在朝廷面前为你们承担此事。然而,无论你们接受了郑关西多少银两,都必须全额退还。待本县处理完郑府事宜后,将向你们全额追回。”
“下官感激涕零,大人恩重如山。” 听闻吴用愿意在朝廷面前承担此事,不仅沈如,所有士兵都感激地向吴用叩首。
吴用沉思后说道:“此事不必再提。你们本是误入歧途,无需过于挂怀。另外,待本县前往郑府调查时,你代表本府前往王氏钱庄,邀请王管事前来一叙。请确保不要惊吓到王管事,本县并非意图追究其责任,而是有事需与他商议。”
“下官遵命,大人还有何吩咐?”
“……嗯,让本县思考一下。目前县内还有哪些富户未迁往乡村?”
“回禀大人,受孙新和郑关西的煽动,县内富户已全部逃离,百姓亦纷纷逃离,导致十室九空。如今江州县除了衙门和学究大人府邸,已鲜有人烟。”
“十室九空?……呵呵,这岂不是意味着整个县城已成我府的后花园?”
尽管意识到沈如的言辞可能有所夸大,吴用并不介意,因为这更有利于他坐实郑关西的叛国罪和煽动罪。
打发掉沈如和那些兵丁,吴用也没回吴府,而是开始在知州府一百亲兵保护下与焦玉玉一起往郑府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