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这话,众人都不再言语了。

因为身在后宫中,她们又怎可能不知道皇位争夺的残酷性。恐怕为保护太子安全,别说太子守信不会轻易接近她们,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也不会轻易允许她们接触太子。

因此只有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或者说只有吴用才能真正帮助她们。

几人匆匆赶到钟粹宫时,朱徽媞却仍在与扈大嫂商谈有关垂帘听政和女皇上之事。

这并非寻常密议——毕竟女子临朝、登基称制,乃千古未有之局。朱徽媞需借扈大嫂之力掌控军心民心,而扈大嫂亦需确信这位长公主真有魄力打破纲常、立新秩序。二人彼此试探,步步为营,不容半分差错。

正议间,宫人来报:李师师等人求见。

朱徽媞眉头微蹙,不假思索道:“不见。”

可片刻之后,那传话的蒙面宫女却又折返书房,低声道:“启禀殿下,外头几位贵妃言道……她们是受‘吴少师’指点,特来拜谒。”

“……吴少师?”

朱徽媞眸光一动,手中茶盏轻放于案。她与扈大嫂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惊异。

“让她们进来。”

不多时,李师师率数名嫔妃步入书房,未及开口,便齐齐跪倒,泣不成声:“长公主殿下救命!长公主殿下救命啊!”

“救命?”朱徽媞面色沉静,目光如刃,“那个老东西,到底跟你们说了什么?”

李师师伏地哽咽:“回殿下……学究大人并未多言,只说圣上龙体日渐衰微,一旦驾崩,依祖制,我等无子之妃当殉葬于陵寝……唯有殿下您,才可破此旧例,救我等性命……”

“我们不想死啊,长公主殿下!”

“求殿下开恩,救我等脱离此劫!”

哭声凄切,满室悲鸣。朱徽媞不动声色,心中却已明了——这是吴用的手笔。

那个转世重生、通晓古今兴亡的老谋士,早已看透这深宫死局。他知道这些妃子最怕的不是失宠,不是冷宫,而是死后被活埋于地宫,成为帝王陪葬的枯骨。于是他悄然现身咸福宫,以极尽隐秘之语点醒众人:**“若想不死,唯有一途——投靠长公主,助她登极。”**

他还特意叮嘱:“此事万不可提是我所授,否则反遭猜忌。你们只需哭诉求生,再言唯有长公主能救,其余一切,自有天意推动。”

此刻听着妃子们一句句“不愿殉葬”的哀嚎,朱徽媞终于明白吴用的阳谋所在——

他并非要制造恐慌,而是要用这份恐惧,将一群原本依附皇权、毫无根基的弱女子,推向她的阵营。

她们越是怕死,就越会死心塌地追随她;

她们越想逃离冷宫命运,就越愿成为她夺权路上的棋子;

而当整个后宫因恐惧而归心于她一人之时,她便不再是被困于内廷的公主,而是执掌生死废立的真正主宰。

朱徽媞缓缓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庭院中飘落的槐花,良久方道:“罢了,你们先起来说话。”

她转身望向李师师:“你说吴少师在咸福宫指点你们?他是如何说的?一字一句,不得隐瞒。”

李师师不敢怠慢,连忙将那夜情形娓娓道来——如何托皇后引荐,如何见得那位白发苍然、眼神似能洞穿三界的“学究大人”,又如何听他冷然道出:“你们以为不殉葬便可苟活?错了。纵使免死,也要在冷宫熬尽青春,孤灯残烛,比死更苦。唯有拥立女主临朝,改写礼法,方有一线生机。”

朱徽媞听完,唇角微扬。

果然,又是他的布局。

她转头看向扈大嫂,淡淡问道:“此事,你以为可行?”

扈大嫂低眉敛目,声音却坚定如铁:“公主殿下,妾以为不仅可行,且势在必行。这些妃子虽无权柄,却是后宫人心所系。若殿下能许她们一条生路,便是收服了整座六宫。而一旦后宫归心,外戚之势自可牵制,朝堂之变亦不远矣。”

顿了顿,她抬眼直视朱徽媞:“更何况……若将来殿下真登大宝,开创女帝之先河,今日所赦者,非止几人之命,更是为天下女子争一口活气。”

朱徽媞闻言,心头一震。

她原只想借势而起,如今却被推至历史关口——是要做摄政长公主,还是要做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女皇上?

答案,似乎已在风中飘荡。

“好。”她终于开口,声音清越如钟,“本宫答应你们,若尔等真心效忠,不仅免去殉葬之祸,待时机成熟,亦当设法令尔等脱籍出宫,重获自由之身。”

“真的?!”李师师等人喜极而泣,再次跪拜,“谢长公主殿下隆恩!我等愿肝脑涂地,誓死追随殿下!”

待众人退下,书房重归寂静。

朱徽媞立于屏风之前,凝视着墙上一幅《坤舆图》,良久不语。

扈大嫂轻声道:“吴少师此举,实乃借势造势,以恐惧为引,点燃希望之火。他明知这些妃子无力反抗制度,却教她们把求生之念,化作拥立女主的动力。”

“是啊。”朱徽媞低笑,“他总能把最阴暗的人心,变成最锋利的刀。”

窗外秋风拂过,卷起一片落叶,仿佛预示着旧秩序的崩塌,正在悄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