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187章 暴雨将至,双线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7章 暴雨将至,双线危机

罗令把木匣合上时,指尖还残留着青光退去的温感。窗外天色灰沉,风从海面卷上来,带着湿重的铁锈味。手机震动了两下,气象局推送红色预警:未来四十八小时,强台风携特大暴雨逼近沿海,累计降雨量预计超三百毫米,山体含水量已达临界值。

他没关屏幕,直接调出地质监测数据。地下水位曲线正以每小时五厘米的速度攀升,与残玉梦中浮现的岩层渗水模型完全吻合。梦里的画面还在他脑子里——古祭坑底部裂开,浑浊的水流如蛇般钻入地脉,顺着千年前的暗渠直灌村心。

赵晓曼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打印的卫星云图。她没说话,把图摊在桌上,手指点向村子西北角的高坡。那里是古水渠的源头,也是整个村落地势最高处。“如果上游堤坝撑不住,”她说,“水会沿着老渠倒灌,先淹校舍,再吞祠堂。”

罗令点头。他知道那条渠。小时候父亲带他走过,说那是先民引山泉活脉的命线,断不得。

他打开对讲机回放。昨夜潜水队返航前的最后通讯里,夹着一段杂音。他反复听了三遍,终于剥离出背景里的海浪节奏和金属回响。那不是渔船,也不是礁石撞击的声音,更像是空腔结构在潮涌中震荡——近海废弃石油平台的特征。

“他在那儿。”罗令说。

赵晓曼皱眉:“赵崇俨?”

“声音是他。”罗令关掉音频,“他在听,也在等。等雨来,等山崩,等我们顾不上海底。”

话音未落,王二狗撞开门冲进来,裤脚沾着泥,手里攥着半截断绳。“听海网第三组报警!铜丝断了两根,不是磨损,是被人剪的!”

罗令站起身,抓起帆布包里的防水袋,把合璧玉璧放进去,再塞进潜水记录仪和声波发生器。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两套潜水服,一套递向门口。

“李小虎呢?”他问。

“在文化站。”王二狗喘着气,“带着罗盘在测地气,说昨晚梦到祖宗敲钟。”

罗令看了眼表,上午十一点十七分。距离预警生效还有六小时。他拎起装备往外走。

文化站大厅已经挤满了人。投影仪正播放残玉生成的三维山体模型,裂缝在岩层中蔓延,像蛛网一样爬向村底。李小虎蹲在地上,拿粉笔在水泥地上画罗盘方位,嘴里念着口诀。

“北偏东十三度,”他抬头,“这是老祖宗定的护脉角,错一分,水就压不住。”

罗令把潜水服扔在桌上,打开投影切换界面。画面跳转为海底地形图,沉船位置标红,周围布满听海网节点。“海下也出问题了。”他说,“铜丝被剪,说明有人想靠近沉船。暴雨一来,海底震动加剧,裂隙会扩大。如果帛书所在的青铜匣被冲走,或者内部结构破坏……”

没人接话。但所有人都明白后果。

“我带人下海。”罗令说,“封裂口,加固网。”

“我去巡堤。”王二狗立刻接上,“带巡逻队守西北坡,加高加厚,水泥袋不够就用沙包。”

“陆上归你。”罗令看着他,“海上归我。听海网剩下的七组节点,每两小时报一次震频。赵晓曼坐镇文化站,统一调度。”

李小虎站起来:“我跟罗老师下水。我家祖传罗盘能辨水脉流向,下头看不见,得靠这个找路。”

罗令看了他一眼,点头。

人群开始散开,各自领任务。王二狗抓起对讲机,喊人去仓库搬沙袋。几个年轻人跟着他往外跑,脚步踩得地面发颤。

赵晓曼没动。她走到罗令面前,从手腕上褪下玉镯,放进他手中的防水袋。然后拿起残玉,贴在玉镯内侧,轻哼起祈雨歌的第一个音节。

青光缓缓亮起。

不是上次那种闪烁不定的微光,而是一道凝实的光束,从双玉交界处射出,直指投影上的沉船坐标。光束稳定,持续了整整十秒,才慢慢消散。

“它认得路。”她说。

罗令把双玉放进防水袋深处,拉紧封口。赵晓曼拿来一根红绳,将袋子系在他胸前,打了个结。那结法很特别,三绕回扣,末尾收成一个闭合环。

“罗家守脉结。”她说,“传了八代,每一代下水的人都系过。”

罗令低头看那个结。绳子很旧,颜色发暗,像是浸过水又晒干过无数次。

“活着回来。”她只说了这一句。

他点头,没多话,转身走向码头。

海风更大了。乌云压到山腰,雨还没落,空气已经稠得像浸了水的棉被。潜水队的橡皮艇停在浮桥边,李小虎正在检查氧气瓶压力表。

罗令登上船,坐进驾驶位。王二狗追到岸边,递上最后一个对讲机。

“三短一长。”罗令接过,调试频道,“这是紧急信号。听海网铜丝能传声波,你们在岸上能收到。要是我发这个,立刻组织撤离,别等我命令。”

王二狗盯着他看了两秒,用力点头。

引擎启动,橡皮艇离岸。罗令回头,看见赵晓曼站在文化站二楼窗前,手里还拿着那个空了的木匣。她没挥手,只是站着。

艇身切开水面,朝着外海驶去。

三十分钟后,潜水队抵达沉船警戒区。李小虎放下声呐探头,屏幕显示船体周围泥沙扰动剧烈,裂隙比昨天扩大了至少十五厘米。罗令穿上潜水服,检查呼吸器,把防水袋贴身绑好。

他戴上耳机,连上对讲系统。

“岸上能听见吗?”他试音。

“听得清。”赵晓曼的声音传来,“信号稳定。”

“开始下潜。”

他翻入水中。

海水浑浊,能见度不到三米。他靠声呐和罗盘前进,李小虎在他侧后方。残玉隔着防水袋传来温感,不是发热,而是一种轻微的震颤,像是在回应某种频率。

他们接近沉船时,震颤突然加剧。

罗令停下,用手势示意李小虎待命。他闭眼,凝神。梦中的画面浮现——青铜匣下方,岩层裂开一道口子,水流正从缝隙中喷出,像地下河找到了出口。

他睁开眼,指向船体左舷底部。

两人游近,用手电扫视。果然,船板断裂处延伸出一条地下裂隙,海水正从里面涌出。如果不封住,暴雨带来的山体压力会让裂缝继续扩张,最终导致整片海床塌陷。

罗令从背囊取出密封胶包,准备作业。

就在这时,对讲机突然爆出一阵杂音。

接着,一个声音穿透水层,清晰响起:

“你们以为封得住历史?”

是赵崇俨。

声音带着回音,背景有金属撞击和海浪拍打的节奏,位置判断无误——近海废弃平台。

罗令没动。他盯着那道裂隙,水流仍在喷涌。

对讲机陷入沉默。

几秒后,海底传来一声闷响。

沉船金属结构因压力变形,发出刺耳的扭曲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