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 第290章 文明火种:双玉永恒的辉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0章 文明火种:双玉永恒的辉光

残玉在掌心轻轻一跳,像被远处的风推了一下。罗令低头看着它,青灰色的裂纹在光束流转中微微发亮。他没动,只是把手机屏幕多看了两秒——王二狗还在直播,镜头晃得厉害,但村口老槐树下的石碑清清楚楚,弹幕一行行滚过:“那是咱村!”“罗老师,我们能搬过去吗?”

赵晓曼站到他身边,没说话,目光也落在屏幕上。她手腕上的玉镯贴着皮肤,温的。

“他们要的不是投影。”罗令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像是对自己说,“是能踩在脚下的地,能传下去的名字。”

赵晓曼点头。她想起昨夜梦里那口井,井沿长着青苔,有个孩子蹲在边上洗手,水波映出的不是脸,是一段刻在石上的字。她醒来时玉镯微热,像被人碰过。

“双玉不能一直挂在我们身上。”她说。

罗令抬头看她。她眼神很稳,没有犹豫。

“它该落地了。”她又说。

他们走向舰首观测台。下方,罗月星的地表还在变化。生态光束从星舰垂落,像一根不断生长的根脉,所过之处,灰岩裂开,水汽升腾,新生的土壤泛着湿润的暗褐色。第一片苔藓已经扎下根,正顺着光流蔓延。

“用硅晶。”罗令指着地表,“新生地壳里的矿物,能凝成实体。我们不造,是让它自己长出来。”

“借光束的势。”赵晓曼接道,“不是耗它。”

罗令点头。他取下残玉,放在主控台中央。赵晓曼也将玉镯取下,嵌入投影槽。双玉一并激活,光流立刻响应,顺着指令重构——不再是覆盖星球的生态网,而是凝聚成一道定向脉冲,射向地表某一点。

地面震动。

一道青金色的光柱从荒原中心冲天而起,裹挟着熔融的硅晶与地热蒸汽。矿物在高温中重组,层层堆叠,轮廓逐渐清晰——是两块交缠的玉,一块青灰,一块乳白,如血脉盘绕,如根系共生。雕塑高达百米,底座宽厚,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符号的集合体。

光柱持续了整整三小时。

当最后一道能量流收束,雕塑静立在新生大地上,通体流转着内蕴的辉光。远看,像从地心长出的信仰。

罗令和赵晓曼乘登陆舱降落。

地表温度已降至适宜范围,空气中有淡淡的矿物质味。他们走到雕塑前,基座中央有两个凹槽,形状与残玉、玉镯完全吻合。

“一旦嵌进去,就拿不出来了。”系统提示音响起。

赵晓曼伸手抚过玉镯。她想起外婆最后一次握她的手,说“讲台不在城里,在需要它的地方”。那晚她烧了调令,把玉镯戴回手腕,再没摘下。

“它本来就不该属于谁。”她说。

罗令没说话。他把残玉贴在胸口,闭了会眼。梦里的画面没来,但有种感觉在——老槐树的根扎得很深,深到能穿过星海。他梦见的那些路,那些人,那些没有脸的先民,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这里。

“梦里走过的路,已经走到了。”他说。

两人同时抬起手。

残玉与玉镯轻轻嵌入基座。

没有巨响,没有强光。只有一声极轻的“咔”,像是锁扣闭合。紧接着,整座雕塑从底座开始亮起,光流顺着纹路向上蔓延,最终在顶端汇成一点,射向星空。

主控屏同步弹出信息:“文明锚点实体化完成。人类文明2.0版启动程序激活。”

赵晓曼松了口气。她抬头看雕塑,忽然发现底座边缘多了一行字,刚刚凝成,像是用光刻出来的——“根在,人就在。”

她一愣。

这句不是他们输入的。

罗令也看到了。他盯着那行字,手指无意识抚过胸口——那里空了,残玉不在了,但皮肤下似乎还留着一点温。

就在这时,颈间残留的玉绳突然发烫。

他猛地抬头。

一道青光从地球方向破空而来,穿越虫洞轨迹,直落雕塑顶端。那光不散,反而凝聚,化作一根虚影——是根老竹杖,斑驳,带节,顶端缠着褪色的红布。

罗令呼吸一滞。

他知道这根杖。李国栋拄了三十年,村里谁家吵架、谁家盖房,都靠它点地定音。父亲走后,是这根杖撑起了村子。

光流缓缓旋转,竹杖虚影在雕塑上空停留片刻,忽然碎裂,化作万千星点,如雨般洒落。每一点光都钻入雕塑纹路,最终在底座最深处凝成新的铭文——

“根在,文明就在。”

赵晓曼伸手碰了碰那行字。指尖触到的不是石头,是温润的玉质,像刚从人体取下的信物。

“他没来。”她说。

“但他到了。”罗令说。

他们站在雕塑前,没再说话。远处,第一缕风掠过新生的苔原,卷起细小的尘粒。生态光束仍在持续,但已不再集中于一点,而是扩散成网,覆盖整颗星球。大气层正在成形,水循环系统自动构建,主屏显示:氧气浓度18%,地表温度稳定在十二度,首片森林区预计四十八小时后成型。

王二狗的直播还在连。

镜头切回校舍,孩子们围在黑板前,看老师写“青山村”三个字。弹幕又炸了:“罗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搬?”

“我想去种地。”

“我要住那口井边上。”

罗令看着屏幕,忽然说:“该建学校了。”

赵晓曼侧头看他。

“不是投影,是实体。”他说,“用老法子,夯土墙,木梁,青瓦。让孩子们踩着祖宗的路进来。”

赵晓曼笑了。她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是她手绘的校舍图纸,边角已经磨毛。“我带了。”

他们转身往登陆舱走。

刚迈出两步,罗令忽然停住。

他回头看向雕塑。

顶端那点光微微跳动了一下,像心跳。

他没说,也没再看。

登陆舱升空时,赵晓曼靠在窗边,看着那座双玉雕塑越来越小,最终变成地表一个发光的点。她忽然想起什么,低头看手腕——玉镯不在了,但皮肤上有一圈淡淡的印痕,像是被什么长久佩戴过的东西留下的。

她把手贴在玻璃上。

舱外,星舰主引擎启动,光流重新汇聚。生态覆盖进入稳定期,全息屏显示文明指数持续上升。系统自动记录:第1次文明实体象征建立,坐标罗月星北纬32度,东经118度,命名——“双玉原”。

罗令坐在主控台前,手指悬在数据录入键上方。

他输入一行字:“文明不靠征服延续,靠守护落地。”

按下回车。

屏幕一闪,弹出确认框:“是否同步至地球端口?”

他没立刻点。

赵晓曼走过来,手搭在他肩上。

他抬头,她眼神很轻,但意思明确。

他点头,按下确认。

数据包瞬间发射,顺着光束通道返回地球。三秒后,王二狗的直播画面突然卡顿,紧接着,全屏浮现出那行字,静置三秒,自动嵌入村史档案系统。

村口老槐树下,王二狗看着手机,咧嘴笑了。他把手机举高,对准天空:“罗老师,我们收到了!”

镜头晃动,扫过晒谷场、石桥、祠堂门口的石碑。最后停在那口老井上。井沿的青苔湿漉漉的,一滴水珠从边缘滑落,砸进井面,荡开一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