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血蜡封缄 > 第148章 实虚相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共生号驶入实虚相契域时,星轨的具象与缥缈开始交织。域的东半是“实境”,星体皆带着可触的质:质星是颗固态的星核,赭红如岩,表面凹凸不平,能清晰看见星纹的刻痕,星核的重量恒定,能量流沉实如土,带着“凝”的重,似奠基的砖(实,形的基);体星是块巨大的星岩,灰褐如石,边缘棱角分明,星岩的密度均匀,周围星尘撞上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带着“存”的实,像立地的碑(实,物的形);象星是片规整的星环,银白如金属,环体由无数细小的星粒凝结而成,星粒间的间隙固定,触摸时能感受到冰凉的质感,带着“显”的明,若陈列的器(实,象的显)——这是“实”的相,带着形的定,藏着“在”的根。

域的西半是“虚境”,星体皆含无形的趣:影星是团流动的星影,淡青如雾,无固定轮廓,星影的边缘随星风伸缩,能量流缥缈如气,带着“幻”的轻,似镜中的像(虚,影的态);梦星是片朦胧的星雾,粉紫如云,无法触摸,星雾中隐约可见变幻的光斑,光斑的形态随星序更迭,带着“空”的灵,像水中的月(虚,幻的形);意星是道无形的星波,银蓝如思,只能通过星能感应其存在,星波的频率随意识波动,无法用仪器捕捉具体形态,带着“隐”的幽,若心中的念(虚,意的藏)——这是“虚”的相,带着无的活,藏着“灵”的机。

实境与虚境的交界,是片“实虚泽”。泽上生着“实茎虚影花”:花茎是根粗壮的星茎,深绿如木,茎体坚硬,能支撑花的重量,茎上的纹理清晰可辨,带着“实”的固,像承重的杆(实,形的撑);花朵是簇虚幻的星影,七彩如光,无实体却能随星风开合,花瓣的形态随观者的意念变幻,带着“虚”的灵,似心造的景(虚,意的显)。实茎借虚影的幻显其用,若砍断花茎(执虚弃实),虚影便会因无支撑而涣散,虚而成空;若驱散虚影(执实弃虚),花茎便会因无花的灵韵而沦为枯杆,实而成顽——实为虚的骨,虚为实的魂,像身与意:躯体是实(形的存),意念是虚(灵的动),无躯体的实,意便成无依的飘;无意念的虚,身便成无魂的壳,实虚相契,才成完整的人。

泽中埋着“实核虚壳珠”:内核是颗坚硬的星珠,黝黑如墨,珠体致密,能反射星光,内核的重量恒定,触摸时能感受到冰凉的质感(实,质的核);外壳是层虚幻的星膜,透明如气,膜体无实体却能包裹内核,膜的形态随内核的转动而变幻,能放大内核的光泽,带着“虚”的灵,似增辉的晕(虚,韵的添)。实核借虚壳的幻显其华,若击碎内核(执虚弃实),虚壳便会因无内核支撑而消散,虚而成无;若剥离虚壳(执实弃虚),实核便会因无光泽放大而显得黯淡,实而成朴——虚为实的饰,实为虚的基,像质与文:质地是实(本的质),文采是虚(饰的韵),无质地的实,文便成无基的浮;无文采的虚,质便成无华的陋,实虚相契,才成动人的美。

有星息流转时,实境的体星会释放出固态的星能,注入虚境的影星(实承虚基),影星在实星能的支撑下,虽虚幻却有了稳定的轮廓,让虚有了“依”的形;虚境的意星会将无形的星韵汇入实境的质星(虚焕实灵),质星在意星韵的滋养下,虽固态却有了温润的光泽,让实有了“灵”的韵——实需虚来焕其神,虚需实来立其形。像山与云:山体是实(形的固),云气是虚(韵的飘),无山体的实,云便成无依的散;无云气的虚,山便成无韵的僵,实虚相契,才成入画的景。

“实虚仪的‘实量’与‘虚量’在相协。实量过盛时,实境的星体因过度凝固而失去灵韵,质星的星纹会因无意星韵注入而变得僵硬,实而成板;虚量过盛时,虚境的星体因过度缥缈而失去根基,影星的轮廓会因无体星支撑而涣散,虚而成幻。”林默调出星象分析图,实量过盛的星域里,体星的星岩风化如石,象星的星环锈迹斑斑,像废弃的械;虚量过盛的星域里,影星的星影散成轻烟,梦星的星雾淡成虚无,像消散的烟,“执实派说‘实是存在的骨,虚是蚀骨的风’,拼命固守星体的实体,却忘了虚能让实有灵韵的生;执虚派说‘虚是存在的魂,实是锁魂的链’,一味放任星体的虚幻,却不知实能让虚有依托的形。”

共生号落在“实虚岛”,岛上的星存各有实虚之态。“纯实兽”是些石质的星兽,躯体如体星的星岩般坚硬,只在固态的星地上爬行,拒绝踏入任何星雾区域,终因缺乏虚境星韵滋养而风化,实而成僵(执实弃虚);“纯虚虫”是些雾状的星虫,躯体如影星的星影般缥缈,只在虚境的星雾中游走,从不触碰任何实体星体,终因无实体星能支撑而消散,虚而成空(执虚弃实)。

岛心立着“实虚镜”,镜分两面:实镜是实境的体星岩打磨而成,灰褐如石,镜面平整,能清晰映照实体的轮廓,反射的光影恒定不变(实,形的映);虚镜是虚境的影星雾凝铸而成,淡青如雾,镜面缥缈,能映照出实体中潜藏的灵韵,反射的光影随意念变幻,却始终以实镜的轮廓为基(虚,神的显)。实镜映照时,虚镜会随其实体轮廓浮现灵韵,让形有了神(实立虚基);虚镜流转时,实镜会借其灵韵增添温润,让质有了魂(虚焕实灵)。若只留实镜(执实弃虚),镜便因无灵韵而沦为冰冷的石,实而成死;若抽去实镜(执虚弃实),镜便成无轮廓的幻,虚而成迷,实虚相契,才成照神的镜。

镜座嵌着“相契符”,符的左半是体星的灰褐(实,形的色),右半是影星的淡青(虚,神的色),左半的灰褐中隐着淡青的纹(实含虚),右半的淡青中藏着灰褐的点(虚含实)。符面有层柔光,灰褐过浓时,青纹便会舒展(虚焕实灵);淡青过盛时,褐点便会发亮(实立虚基),像形与神:形体是实(形的存),精神是虚(神的动),无形体的实,神便成无依的飘;无精神的虚,形便成无魂的壳,实虚相契,才成鲜活的生。

“执实派造的‘独实仪’,通体由体星岩铸成,无任何虚镜相衬,说‘实独存,幻便无扰’,结果因无灵韵滋养而失去光泽,实而成腐。”林默指着屏上的残骸,那些只知实体的星存,终被自己的“僵”所困,“他们把实当成了弃虚的块,却忘了实需要虚来焕——就像雕塑与意境:雕塑是实(形的塑),意境是虚(神的含),无意境的虚,塑便成冰冷的石。”

沈翊蹲在纯虚虫消散处的星雾旁,星雾中竟有颗细小的星粒(虚含实),这是它们未虚化时的核心,虽被缥缈的星雾包裹,却仍透着实体的质,藏着曾有过的形。“执虚派说‘虚是本’,却没看见本需要实来立——就像诗与意象:文字是实(形的符),意象是虚(神的蕴),无文字的实,象便成无依的幻;无意象的虚,字便成无韵的划,实虚相契,才成动人的诗。”

“实与虚,原是相济的形与神。”沈翊轻触实虚镜,实镜的形支撑着虚镜的神,虚镜的神滋养着实镜的形,“你看艺术的创作:笔墨是实(形的迹),气韵是虚(神的流),笔墨借气韵的虚显其活,气韵凭笔墨的实成其形,实虚相契,才成艺术的妙。”

林默望着实虚泽的实茎虚影花,实茎在实中更显沉稳,虚影在虚中更见灵动,像言与意:言语是实(形的表),意义是虚(神的藏),无言语的实,意便成难传的秘;无意义的虚,言便成空洞的声,实虚相契,才成有效的传。

共生号的共振波漫过实虚岛,纯实兽的星兽后代开始踏入星雾区域,躯体虽坚硬却有了温润的光泽(实含虚的灵);虚境的影星星影有了清晰的轮廓,缥缈时虽无实体却不离实境星体的支撑(虚含实的形)。

实虚泽的实茎虚影花与实核虚壳珠开始相契,实茎不再过僵,虚影不再过散,泽边结出“实虚果”:果核是体星岩的灰褐(实,形的质),果衣是影星雾的淡青(虚,神的韵),果核坚硬却有温润的光泽(实含虚的灵),果衣缥缈却有清晰的轮廓(虚含实的形);果瓤里藏着颗双色的星籽,灰褐为核,淡青为衣,实时凝如石,虚时散如雾,触之坚硬却带着实虚相济的柔。核借衣的虚显其神(虚焕实灵),衣凭核的实立其形(实立虚基),核过实则衣会因过形而枯(实拘虚);衣过虚则核会因过幻而失(虚离实),实虚相契,像书画:笔墨是实(形的迹),留白是虚(神的韵),无笔墨的实,白便成无依的空;无留白的虚,墨便成拥挤的塞,实虚相契,才成意境的远。

实虚镜的两面这时照得和谐,镜座的相契符浮出箴言:“实者虚之基,虚者实之神。实虚相契,方得其全。”岛后的“实虚湖”突然分波,湖水一半是“实波”(波体清晰,触感冰凉,是实的形);一半是“虚波”(波光缥缈,随光影变幻,是虚的韵)。虚波汇入实波时,实波的形借虚波的韵添其灵(实依虚焕);虚波的韵凭实波的形立其态(虚借实立),实虚相契,像建筑:砖石是实(形的筑),空间是虚(神的涵),无砖石的实,间便成无界的空;无空间的虚,石便成堆砌的废,实虚相契,才成宜居的所。

一位实虚族长者(他的冠冕是体星岩的灰褐珠(实),冠缨是影星雾的淡青线(虚),褐珠借线的虚显其润,线凭珠的实成其形;他的佩饰是块实虚玉(左褐右青),褐面刻着实体的纹(实),青面雕着虚幻的云(虚),褐面的纹显实形,青面的云显虚韵)递给沈翊一枚“相契简”,简的基是体星岩的灰褐(实,形的基),面是影星雾的淡青(虚,神的显),基的褐面有凹槽与面的青纹严丝合缝,展开时褐的实与青的虚连成完整的意(实立虚基,虚焕实灵,相契成全)。“实不是虚的死,虚不是实的空,”长者的声音如实虚湖的实波与虚波相和,“实是虚的依托,虚是实的升华——就像器物(实),需用途(虚),才成有用的物;而用途的虚,原是为了让器物的实有存在的意义。”

相契简落在存在之花旁,化作“实虚纹”,与先前的相续纹、表里纹、一多纹、主次纹、先后纹、常变纹等交织,光网的脉络愈见圆融:实纹让存在有具体的形,虚纹让存在有灵动的神,不困于过实的僵,不流于过虚的空。

“原来存在,不是只有‘实’的形,也不是只有‘虚’的神,是‘实为虚之基,虚为实之神’的相契。”沈翊望着舷窗外,实境的体星支撑着虚境的影星,实有了虚的灵;虚境的意星滋养着实境的质星,虚有了实的形,像人:躯体是实(形的存),情感是虚(神的动),无躯体的实,情便成无依的幻;无情感的虚,体便成无魂的壳,实虚相契,才成完整的人。

共生号驶离实虚岛时,实虚相契域的星存进入了相契的常态,实含虚的神,虚含实的形,像光影:物是实(形的存),影是虚(神的随),物的实里藏着影的虚(实含虚),影的虚里含着物的实(虚含实)。船首的探测仪发出轻鸣,前方的星域里,因与果在相契,因中藏着果的影,果里含着因的质——那该是“因果实契”,是存在之路上,又一层相契的理。

林默在星图上圈出下一片星域,指尖划过星轨的实与虚:“该去看看‘因与果’,是怎么相契的了。”

实虚相契域最后一缕体星的灰褐光缠着影星的淡青留在船后,像一句余音:“实为基,虚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