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血蜡封缄 > 第203章 得失相衡 因果相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共生号穿破常变相融域交织的深褐银紫光带,舷窗外的“得失相衡域”随即铺展——域之西为“得盈渊”,渊中涌动着鎏金的“得润光”,光流里浮沉着“得珠”,珠体如凝露般剔透,触之如拥珍宝,带着“收获充盈”的实;域之东为“失空泽”,泽面泛着淡青的“失静光”,光晕下沉着“失玉”,玉体似蒙雾般温润,触之如释重负,带着“舍弃留白”的虚。

林默踏着得润光走向得盈渊,指尖轻触一颗最饱满的得珠——鎏金的得润光顺着指尖漫开,珠体内浮现出“唯得患失”的虚影:一商人痴迷敛财,坚信“得越多,越富足”,为抢占商机,低价倾销挤垮同行,囤积货物哄抬物价,甚至克扣伙计工钱。起初他的家产日渐丰厚,店铺开了一家又一家,可同行记恨、伙计心寒,顾客也因他的贪婪渐渐疏远。后来一场货船失事,他囤积的货物尽数损毁,又遭同行联合抵制,店铺接连倒闭,最终守着空荡荡的钱箱,满是焦虑的慌。“这得珠,怎少了份空的静?”林默正蹙眉,泽中飘来一块失玉,淡青的失静光贴向珠面,玉的虚渗入珠纹,焦躁的虚影骤然平和——商人醒悟后,主动让利给同行,合理定价善待顾客,还拿出部分利润帮扶贫困伙计。虽看似“失去”了暴利,却赢得了同行的合作、顾客的信赖与伙计的忠心,生意反而更稳,财富细水长流,得的实有了失的虚作衬,再无先前的偏执。

“得是失的果,唯得的执,只是盲目的贪。”林默摘下一颗得珠,抛向失空泽——珠落泽时,淡青的失玉立刻围着珠转,玉面的失静光与珠身的得润光缠成鎏金淡青交织的带,“就像治学的得失:获取知识是得(收获充盈),这份实里藏着‘舍弃杂念专注核心’的虚(舍弃留白),才不是杂乱的学;若只贪求知识的得,不舍弃无用的杂念,得便成了无静的扰,连‘学之重点’都难明,最终易陷迷茫。”

沈翊迎着失静光走向失空泽,掌心轻托一块最温润的失玉——淡青的失静光顺着掌纹漫开,玉体内浮现出“唯失弃得”的虚影:一书生总觉“舍弃便是超脱”,为求“心境空明”,放弃研读经典,拒绝参与科考,甚至不愿与人交流谋生。起初他以为自己能寻得“自在”,可日子一久,腹中无墨、身无长技,连基本的温饱都难维系,只能靠邻里接济度日,看着昔日同窗各有成就,满是颓丧的空。“这失玉,怎少了份实的润?”沈翊正思索,渊中飘来一颗得珠,鎏金的得润光贴向玉面,珠的实融入玉纹,颓丧的虚影瞬间振作——书生重拾书本,专注研读经典却不执念于“死记硬背”,参与科考却不纠结于“成败得失”,与人交流却不沾染世俗功利。他舍弃了无用的偏执,却收获了学识的充盈与处世的智慧,最终考取功名却心怀仁善,造福一方,失的虚有了得的实作基,再无先前的空泛。

“失是得的因,唯失的弃,只是盲目的逃。”沈翊拾起一块失玉,抛向得盈渊——玉落渊时,鎏金的得珠立刻朝着玉立,珠面的得润光与玉身的失静光织成虚实相济的网,“就像治家的得失:维系亲情和睦是得(收获充盈),这份实里藏着‘舍弃计较包容差异’的虚(舍弃留白),才不是纷争的过;若只一味舍弃,连维系亲情的努力都放弃,失便成了无实的空,连‘家之温暖’都难有,最终易失归宿;若只贪求亲情的得,不舍弃无谓的计较,得便成了无虚的挤,连‘家之安宁’都难守,最终易起矛盾。”

得盈渊与失空泽的交界,矗立着“得失台”——台的基座是得盈渊的得珠所砌(得,实的基),鎏金的基座刻满“珍惜所得”“务实进取”的纹络,能为台筑牢“收获充盈”的实,让得的润有坚实的依;台的顶层是失空泽的失玉所铺(失,虚的顶),淡青的顶层缀着“懂得舍弃”“留有余地”的纹缕,能为基座的得润注入“舍弃留白”的虚,让得的实不致成盲目的贪。得与失相衡:若拆去台的基座珠(恃失废得),顶层的玉会因失了收获的实,成盲目的逃,最终因无实的空困于颓丧,成无得的虚;若抠去台的顶层玉(恃得废失),基座的珠会因失了舍弃的虚,成盲目的贪,最终因无虚的挤流于偏执,成无失的执。

就像治企的得失:赢得利润是得(收获充盈),这份实里藏着“舍弃短期暴利着眼长远”的虚(舍弃留白),才不是短视的营;若只有利润的得,不舍弃贪婪的短视,得便成了无静的险,连“企之长久”都难续,易陷危机;若只有盲目的失,连合理盈利的努力都放弃,失便成了无实的空,连“企之生存”都难保,易致倒闭,得失相衡,才成基业的稳。

得失台的正中悬着“得失秤”——秤杆是得盈渊的得珠所制(得,量实的尺),鎏金的秤杆刻着“得润”纹,称重时会显“收获适度”的刻度;秤砣是失空泽的失玉所磨(失,量虚的芯),淡青的秤砣嵌着“失静”纹,压秤时会添“舍弃得当”的准。秤的相衡需得失相应:秤杆的刻度(得珠)需借秤砣的准(失玉),才能量得有分寸;秤砣的准(失玉)需借秤杆的刻度(得珠),才能量得有根基。若只制秤杆无秤砣(恃得废失),秤杆便成无虚的满珠,量实时只会贪婪,最终因过载而崩;若只磨秤砣无秤杆(恃失废得),秤砣便成无实的空玉,连量虚的对象都没有,最终因无依而散,唯有尺实芯虚、相衡相生,才能称出“得不过、失不偏的和”。

“恃得派筑的‘纯得阁’,全用得盈渊的得珠砌阁,阁内遍覆得润光,连失玉的失静都未舍,”林默调出台的残影——鎏金的阁体在风中显拥挤,得珠持续释放得润光,阁内星灵只顾贪得,却无舍弃的静,最终因失了失的虚,阁体因无空的挤碎裂,碎珠混着得润的光散成乱流,“他们说‘得是利,失是损,唯得便得福’,结果阁因失了失的静(舍弃留白),连收获的得都成了盲目的贪,得成了无度的执。”

沈翊指着失空泽的泽底——那是“纯失庐”的残迹,淡青的失玉碎成细沙,沙上还留着失静的光,庐壁只余淡青的浅痕。“恃失派造的‘纯失庐’,只用失空泽的失玉筑庐,庐内连得珠的得润都未嵌,”他拾起一捧带光的细沙,沙在掌心很快散成无依的粒,“他们说‘失是闲,得是累,唯失便得安’,结果庐因失了得的实(收获充盈),连舍弃的失都成了盲目的逃,最终因无实的空化作细沙,失成了无依的虚。”

得失秤旁立着“得失碑”:碑体正面是得盈渊的得珠所铺(得,记实的则),刻着得失相衡的义——“得是失的果,失是得的因”;碑体背面是失空泽的失玉所嵌(失,记虚的态),玉面能将正面刻字映成淡青的虚形,刻字的得与映形的失在碑上相叠,似把“收获充盈”的实与“舍弃留白”的虚缠成一体。碑的光随得失消长而变:得珠过盛时,失玉的失静光会漫过碑面(失静得的执);失玉过盛时,得珠的得润光会透出碑缝(得润失的虚)。

就像治国的得失:赢得民心是得(收获充盈),这份实里藏着“舍弃苛政留予民生”的虚(舍弃留白),才不是霸道的治;无“留予民生”的失,治国的得便成了无虚的压,易失民心所向;无“赢得民心”的得,舍政的失便成了无实的让,易失国家根基,得失相衡,才成盛世的和。

得失台深处走来位守护者——衣袍左半是得盈渊的鎏金得珠纹缎(得,守实的饰),缎面凝着得润光,实却不显贪婪;右半是失空泽的淡青失玉纹锦(失,守虚的裹),锦面缀着失静光,虚却不显空泛。胸前挂着“得失佩”:佩的外环是失玉(失,虚的框),内环是得珠(得,实的芯),玉的失为珠的得添留白的静,珠的得为玉的失立充盈的基,翻转佩时,玉的淡青与珠的鎏金会缠成相衡的环,似把得失相衡的理连成链。

守护者将得失佩递给林默,佩在掌心轻转,失静光与得润光恰好相融。“得不是失的敌,失不是得的累,”守护者的声音如得失秤的轻晃,实而不贪、虚而不空,“得是失的‘果’——让失有收获的盼,不致成盲目的逃;失是得的‘因’——让得有留白的静,不致成无度的执。就像修身的得失:收获成长是得(收获充盈),这份实里藏着‘舍弃浮躁沉淀内心’的虚(舍弃留白),才不是浅薄的进;无‘沉淀内心’的失,求成长的得便成了无静的躁,易失方向;无‘收获成长’的得,弃浮躁的失便成了无实的空,易失动力,得失相衡,才成稳健的行。”

林默将得失佩放在存在之花旁,佩即刻化作“得失纹”——鎏金的得纹与淡青的失纹缠成相衡的环,与先前的刚柔纹、明暗纹、智仁纹、礼信纹、廉耻纹、勤惰纹、宽严纹、疾徐纹、取舍纹、公私纹、义利纹、人己纹、理情纹、常变纹交织,光网的脉络更见丰盈:得纹为存在注“收获充盈”的实,失纹为存在添“舍弃留白”的虚,不困于唯得的执,不流于唯失的虚。

共生号驶离得失台时,得盈渊的得珠仍在释放得润光,失空泽的失玉仍在传递失静光——得珠的得里多了丝玉的失,失玉的失里多了缕珠的得,得是失的果,失是得的因。船首的探测仪再次轻鸣,前方的星域里,内与外在相拥,内是外的核,外是内的形——那该是“内外相济域”,是存在之路上,又一层相和的理。

沈翊在星图上圈出下一片星域,指尖划过得与失的交界:“该去看看‘内与外’,是怎么相济的了。”

得失相衡域最后一缕得盈渊的鎏金缠着失空泽的淡青留在船后,像一句余音:“得是失的果,失是得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