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血蜡封缄 > 第441章 西使访坪学育苗 藤枝牵缘话共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1章 西使访坪学育苗 藤枝牵缘话共暖

初冬的融境坪,虽已添了几分凉意,苗畦里的藤枝却依旧透着生机——西域移栽来的红藤、紫藤缠着木架生长,青藤的叶片上凝着薄霜,经阳光一照,像撒了层碎钻。阿忆正领着小禾检查藤苗的保暖棚,忽听闻望海亭方向传来清脆的铜铃声,孙爷爷扶着拐杖笑道:“定是西方的使者到了,这铃声可是西洋特有的样式。”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一队身着异域服饰的人马出现在村口。为首的使者金发碧眼,身着绣着蓝色藤纹的长袍,腰间挂着一只铜制的藤枝铃铛,身后跟着几位捧着木盒的随从,还有一位背着画板的青年。“阿忆先生,我们奉国王之命,特来融境坪学习育苗之法!”使者快步上前,行了个西方礼节,随即打开随从手中的木盒,“这是琉璃港的特产——蓝晶蜜与彩绘陶碗,蓝晶蜜是琉璃果熬制的,甜中带清润;陶碗上画着我们那儿的藤苗,望能与东方的藤枝相映。”

阿忆接过陶碗,只见碗壁上的蓝色藤枝蜿蜒舒展,与融境坪的三色藤枝竟有几分相似。“欢迎各位远道而来,融境坪的藤苗,本就该与天下人共享。”他引着使者往苗畦走,小禾赶紧翻开养护本,笔尖不停:“初冬初二,西方使者至,携蓝晶蜜、彩绘陶碗,求学年育苗之法。”阿暖则转身往灶房去,笑着回头:“我这就熬蓝晶蜜甜羹,再蒸些藤果糕,让使者尝尝咱融境坪的待客礼。”

育苗棚里,阿忆指着畦中的藤苗,细细讲解:“三色藤苗习性各异,红藤耐旱,需多晒日光;紫藤喜湿,要常松土壤;青藤耐寒,却怕涝,需把控浇水量。”使者蹲下身,小心翼翼地触摸红藤的叶片,眼中满是好奇:“在琉璃港,我们试种的青藤已抽枝,可总不如这儿的旺实,原是浇水多了。”身旁的青年画师则举起画板,飞快地勾勒着藤苗的模样——他笔下的红藤透着暖意,紫藤带着柔润,连叶片上的霜痕都画得细致。

孙爷爷搬来竹椅,给使者讲起融境坪育苗的往事:“当初这藤苗刚种下时,也经历过风雨,是大伙儿一起松土、施肥、搭棚,才让它扎下根。藤枝要活,不光靠技法,更要靠心——你待它真,它便给你结出甜果。”使者听得频频点头,让随从拿出羊皮本,认真记录:“原来育苗如待人,需用心照料,方能共获甜暖。”

午后的阳光透过棚顶的竹帘,洒在苗畦间。阿暖端来刚熬好的甜羹,蓝晶蜜的清润混着藤果的香甜,装在使者带来的彩绘陶碗里,蓝藤纹与甜羹相映,格外雅致。使者舀起一勺尝了尝,眼睛一亮:“这甜羹比琉璃港的更温润,是藤果与心意的味道。”他让随从取出西方的甜饼,饼上印着藤枝花纹,酥脆香甜,阿乐和村里的孩子围着尝鲜,吃得眉眼弯弯。

几日后,使者已掌握了基础的育苗技巧,从选籽、松土到控温、防涝,每一步都练得熟练。离别的前一日,使者与阿忆一同来到苗畦,亲手种下一颗蓝晶果籽。“待这颗籽长成藤苗,我们便派人来取,让它在琉璃港与东方的藤枝共生。”使者望着刚培好土的苗坑,眼中满是期许,“待到来年藤果成熟,我们会带着琉璃港的藤果回来,与融境坪共庆丰收。”

画师则将一幅完成的画作送给阿忆——画中融境坪的育苗棚里,阿忆指着藤苗讲解,使者认真聆听,青年画师举着画板勾勒,阿暖端着甜羹走来,孩子们围着藤畦欢笑,远处的望海港帆影点点,三色藤枝与蓝色藤枝在画中交织,顶端结着一颗硕大的甜果,旁侧题着一行西方文字,经使者翻译,竟是“藤枝无界,心意相连”。

离别当日,融境坪的众人送至望海港。使者登上船时,回头挥喊道:“阿忆先生,来年我们定带着琉璃藤果归来!”阿忆挥着手中的彩绘陶碗,高声回应:“融境坪的藤苗,等着与琉璃港的藤枝相会!”小禾在养护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初冬初七,西方使者归,留蓝晶果籽,约来年共庆藤收。藤枝牵缘,跨越山海,无远弗届。”

船帆升起,带着融境坪的藤种与情谊,渐渐驶向远方。阿忆望着海面,手中的画作在风里轻扬。他忽然明白,藤枝的生长从不是终点,而是连接的开始——从融境坪到西域绿洲,从望海港到琉璃港,每一颗籽种的扎根,每一次技艺的传递,都是心意的延伸。就像这海面上的船帆,载着藤枝的甜暖,终将把四海的人心,连结成一张温暖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