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剑狱符途 > 第66章 (上)瞿塘峡畔探溶洞,黑水组毒计藏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章 (上)瞿塘峡畔探溶洞,黑水组毒计藏险

长江三峡的深秋,瞿塘峡的红叶漫山遍野,如烈火般燃遍两岸峭壁,江水裹挟着泥沙,在峡谷间奔涌,发出震天的涛声。林晚站在考古船的甲板上,望着峭壁上一处隐蔽的溶洞,聚灵玉佩贴在掌心,传来一阵沉稳又带着水汽的“青铜灵气”——与东海青铜爵的海洋气息不同,这股灵气像长江水般厚重,又藏着溶洞特有的阴凉感,是西周青铜鼎独有的韵味。

“根据东海青铜爵的内河路线图和《水经注》记载,瞿塘峡西侧的‘藏鼎溶洞’里,藏着‘五方联盟青铜鼎’。”顾倾城展开一张手绘的溶洞勘探图,指尖在溶洞深处的“鼎台”标注处点了点,“这尊鼎高约1.2米,鼎身刻着周、蜀、楚、吴、东海五方族徽,腹内铸有‘盟于长江’的铭文,是西周晚期五方与长江部落结盟时,共同铸造的礼器。三年前,当地地质勘探队在溶洞入口发现过鼎足残片,但溶洞内不仅有‘暗河漩涡’,还布满了‘毒瘴’——这种毒瘴是溶洞内腐木和矿物质混合产生的,吸入后会引发呼吸困难,且暗河中的水流时速达5米,一旦被卷入漩涡,很难脱困。”

内河考古队的江队长,穿着橙色救生衣,手里拿着一份毒瘴检测报告,面色凝重:“新的走私组织‘黑水组’盯上这里了!他们专门在江河峡谷作案,擅长利用水流设陷阱。我们昨天在溶洞入口发现了他们的‘毒瘴催化剂’——这种药剂能让溶洞内的毒瘴浓度瞬间翻倍,还在暗河上游放了‘水下迷魂灯’,灯光会干扰人的判断力,让人主动朝着漩涡游去。”

江队长指着溶洞入口处的一块巨石:“那块石头后面藏着他们的‘声波探测器’,能监听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潜水员昨天试着靠近溶洞,刚到入口就被毒瘴呛到,幸好及时撤离,才没危及生命。根据截获的消息,他们的首领‘黑老鬼’曾是长江上的水匪,对瞿塘峡的水文和溶洞结构了如指掌,这次带了10个手下,准备今晚趁夜色潜入溶洞,炸开鼎台,偷走青铜鼎。”

林晚走到考古船的边缘,俯身望向溶洞方向,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红光晕——清晰感应到,溶洞内50米处的暗河旁,青铜鼎的灵气被一股带着毒素的邪异气息包裹,黑水组的人已经在溶洞内搭建了临时浮桥,正用“防毒面罩”和“水下推进器”朝着鼎台靠近,暗河中的迷魂灯已经亮起,发出诡异的绿光。

“他们已经进入溶洞了!”林晚直起身,“我们得立刻准备‘防毒装备’和‘抗漩涡装置’,从暗河下游绕进去,赶在他们炸开鼎台前找到青铜鼎!”

顾倾城立刻从船舱里搬出装备:“我们分两组行动,一组由我和江队长带着安保人员,携带‘毒瘴净化器’从溶洞正门进入,吸引黑水组的注意力;另一组由林晚带着两名潜水员,穿着‘抗漩涡潜水服’,从暗河下游的支流潜入,直接到达鼎台。”

当天深夜,瞿塘峡的江风呼啸,江水拍打着船身,发出“哗哗”的声响。林晚和两名潜水员穿戴好装备,背着水下手电筒和青铜撬棍,从考古船侧面的舷梯下水,朝着暗河下游的支流游去。支流的水流相对平缓,但水下布满了尖锐的岩石,需要格外小心。

游了约20分钟,终于到达暗河支流与主暗河的交汇处。主暗河中,绿色的迷魂灯在水中闪烁,几道黑影正踩着浮桥朝着溶洞深处移动,正是黑水组的人。林晚示意潜水员保持安静,三人沿着暗河的岩壁,缓缓朝着鼎台方向游去。

鼎台位于溶洞最深处的高台上,周围环绕着暗河,台上的青铜鼎在手电筒的微光下泛着暗绿色的光泽,鼎身的五方族徽清晰可见。就在林晚准备登上高台时,身后突然传来“哗啦”的水声——一名黑水组的成员发现了他们,正举着水下弩箭朝着林晚射来!

林晚反应迅速,立刻用灵气凝聚成一道屏障,弩箭撞在屏障上,掉落在暗河中。两名潜水员趁机举起步枪,朝着那名成员开枪,子弹在水中划出白痕,击中他的氧气瓶,那人瞬间失去浮力,朝着漩涡漂去,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中。

其他黑水组的成员听到动静,纷纷转过身,朝着林晚等人围过来。黑老鬼站在浮桥中央,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炸药包,恶狠狠地喊道:“把青铜鼎留下!否则我炸了整个溶洞,让你们都埋在江底!”

林晚没有理会他,继续朝着鼎台游去。黑老鬼见状,就要引爆炸药包,却被突然从溶洞正门冲进来的顾倾城和江队长拦住——他们已经用毒瘴净化器清理了入口处的毒瘴,安保人员举着枪,将黑水组的成员团团围住。

“黑老鬼,你们跑不了了!”江队长喊道,“外面已经被水警包围,你们就算炸了溶洞,也逃不出去!”

黑老鬼脸色一变,还想反抗,林晚已经登上鼎台,用青铜撬棍将青铜鼎周围的固定石块撬开,同时将聚灵玉佩的灵气注入鼎身,防止鼎身受损。两名潜水员也冲了上来,协助林晚将青铜鼎缓缓抬起,放在提前准备好的防水担架上。

黑水组的成员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黑老鬼也被安保人员制服。林晚和潜水员抬着青铜鼎,跟着顾倾城和江队长,沿着浮桥走出溶洞,登上考古船。

“太好了!我们成功守住了青铜鼎!”江队长激动地拍了拍林晚的肩膀,“这尊鼎是证明五方与长江部落结盟的关键文物,能填补西周晚期长江流域文明交流的历史空白!”

林晚凑近青铜鼎,聚灵玉佩与鼎身产生强烈共振,左眼泛起淡蓝光晕——她看到鼎腹的铭文旁,刻着一幅细小的“山地路线图”,图上标着“秦岭古道”的字样,还有“青铜甗”的图案,显然是指向秦岭古道的新线索。

“青铜鼎上有秦岭古道的线索!”林晚对众人说,“那里可能藏着与五方、长江部落和秦岭部落交流相关的青铜甗!”

江队长点点头:“秦岭古道的‘子午道’附近,确实有西周时期的驿站遗址,我们明天就联系山地考古队,一起过去!一定要赶在其他走私组织前面,找到青铜甗!”

江风渐渐平息,瞿塘峡的红叶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鲜艳。林晚和顾倾城站在考古船甲板上,望着北方的秦岭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从东海青铜爵到长江青铜鼎,内陆寻珍的旅程,即将在秦岭古道上开启新的篇章。

“下一站,秦岭古道子午道。”顾倾城望着北方,眼神坚定。

林晚点点头,聚灵玉佩已经感应到了秦岭方向传来的“青铜灵气”:“我们一定要找到青铜甗,守护好西周时期多方文明与秦岭部落交流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