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剑狱符途 > 第86章 (上)腊玛坡前寻猿手,采集者误挖红土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上)腊玛坡前寻猿手,采集者误挖红土层

云南禄丰的初秋,腊玛古猿坡遗址的红土坡还留着盛夏的余温,玉米地的残秆在风中摇曳,掠过标为“h4化石点”的区域,将地下800万年的腊玛古猿痕迹,藏进“红土夹煤层”的缝隙里。林晚站在化石点旁的土埂上,聚灵玉佩贴在掌心,传来一阵比元谋古石器更原始的“古猿灵气”——没有工具的生涩,却带着灵长类特有的温润,像是远古腊玛古猿握石时,留在骨骼里的力量感,百万年未散。

“根据元谋古石器的‘腊玛有坡’线索和腊玛古猿坡勘探报告,h4化石点的‘中新世晚期红土夹煤层’中,藏着‘腊玛古猿手部骨骼化石’。”顾倾城展开一张泛旧的《腊玛古猿坡遗址剖面图》,指尖在红土夹煤层的“灰褐色夹层”处点了点,“这组骨骼包括3根指骨和1段掌骨,指骨的‘弯曲度’和掌骨的‘肌肉附着痕’,能证明腊玛古猿已具备‘抓握石块’的能力,且骨骼结构比普通古猿更接近‘人科’,是证明‘古猿向人科过渡’的关键证据。1975年首次发掘时,曾在化石点边缘找到过指骨残片,但完整的手部骨骼藏在红土夹煤层的‘疏松裂隙’中——红土层遇水易结块,遇干易开裂,一旦用金属铲挖掘或在周围浇水,会让裂隙坍塌,把骨骼压碎在煤层里。”

腊玛古猿坡考古队的何教授,穿着浅灰色工装服,手里拿着一段腊玛古猿指骨复制品,神色凝重:“一群‘民间化石采集者’闯进来了!他们是来‘捡古生物化石’的,却误把h4化石点当成了‘普通化石层’,昨天已经在红土夹煤层上挖了5个浅坑,其中一个坑的铲子已经碰到了掌骨的边缘,幸好没用力,不然掌骨就断了!为首的是‘老周’,以前捡过恐龙蛋化石,懂点基础化石辨别,却不懂古猿化石保护,还说‘先捡着,值钱的就留着,不值钱的再扔’。”

何教授指着化石点里的坑洞:“你看那些坑,周围的红土已经开始结块,再这样挖下去,疏松裂隙会被结块的红土堵住,手部骨骼就永远嵌在煤层里,再也取不出来。我们跟老周解释过化石的重要性,但他坚持要‘碰碰运气’,今天早上还带着人在附近转悠,手里拿着小锄头,准备继续挖。”

林晚蹲下身,指尖轻轻触碰红土夹煤层的表面,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红光晕。她清晰感应到地下1.7米处的疏松裂隙中,手部骨骼的灵气像4道柔和的光,被红土和煤层牢牢裹着,而老周正带着采集者在化石点东侧徘徊,手里的锄头已经对准了掌骨所在的裂隙方向。

“绝不能让他们再挖了!”林晚站起身,拍掉手上的红土,“顾倾城,你去跟老周沟通,拿腊玛古猿手部骨骼的ct图给他看,说明这不是普通化石,是人类祖先的痕迹;何教授,你帮我准备‘干态清理工具’——包括竹铲、鹿皮刷和湿度计,避免红土结块或开裂;我留在h4化石点定位骨骼的准确位置,等你们劝服老周,我们就立刻清理裂隙。”

顾倾城立刻朝着老周走去,玉米地的叶子划过裤脚,风里传来采集者的交谈声。何教授则从考古箱里拿出特制工具——竹铲的刃口薄而钝,鹿皮刷的刷毛柔软,专门用来清理脆弱的红土夹煤层。林晚站在化石点中央,掌心贴着红土层,聚灵玉佩的震动越来越清晰,她能“看到”手部骨骼的位置:3根指骨弯曲着贴在掌骨旁,像是还保持着握石的姿势,藏在裂隙的正中央。

没过多久,土埂旁传来惊叹声——老周看到ct图里的手部骨骼结构后,终于明白自己挖的是“人类祖先的骨头”。他红着脸递过锄头:“对不起,俺不知道这是这么金贵的东西,还以为是普通的兽骨,以后再也不在这里挖了,要是需要帮忙递工具,俺们都能搭把手!”

有了采集者们的帮忙,发掘进度快了不少。当天傍晚,夕阳把红土坡染成金红色,队员们用竹铲轻轻拨开红土,鹿皮刷扫去煤层碎屑,终于在灰褐色夹层的裂隙中,看到了一点乳白色的骨茬——是腊玛古猿掌骨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