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剑狱符途 > 第98章 (上)东川页岩寻遗传痕迹,采集者私凿核酸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上)东川页岩寻遗传痕迹,采集者私凿核酸层

云南东川的暮春,古元古代页岩遗址的山坳里长满了蕨类植物,33亿年前的黑色页岩在细雨中泛着油亮的光泽,将原始生命的“遗传物质痕迹”藏进“碳质页岩”的层理缝隙中。林晚站在“页岩6号勘探区”的防雨棚下,聚灵玉佩贴在掌心,传来一阵比古盐湖原始细胞更细微的灵气——没有细胞的完整轮廓,只有核酸分子特有的“链状震动”,像是远古页岩中,第一个生命的遗传密码形成时,留在碳质层里的分子余波,数十亿年未散。

“根据楚雄原始细胞的‘生命单元’线索和东川页岩勘探报告,6号勘探区的‘古元古代碳质页岩’中,藏着‘核酸前体分子残留物’。”顾倾城展开一张防水的《东川碳质页岩层理图》,指尖在页岩的“灰黑色碳质层”处点了点,“这些残留物包括‘核糖’和‘碱基’,是组成dNA和RNA的核心成分,能证明33亿年前原始生命已具备‘遗传信息传递’的能力——这是生命从‘能存活’到‘能延续’的关键。2022年勘探时,曾在页岩边缘检测到核糖信号,但完整的核酸层藏在页岩的‘纳米级层理缝隙’中——碳质页岩遇水易潮解,且一伙‘地下化石采集者’带着‘凿子和锤子’来了,他们想凿开页岩找‘碳质化石’卖钱,昨天已经在勘探区南侧凿了片缺口,雨水渗进缝隙,导致部分核酸分子降解,再凿下去,整个碳质层会被震碎,核酸痕迹连质谱检测都无法捕捉。”

东川页岩考古队的秦教授,穿着防雨服,手里拿着一块碳质页岩样本,神色凝重:“这伙采集者的头目叫‘老碳’,以前倒卖过古生物碳质印痕,知道‘黑色碳质页岩值钱’,却不懂遗传痕迹的脆弱——他们用锤子猛砸页岩,昨天我们在碎页岩里检测到的核糖含量,比预期低了40%,明显是震动导致的降解!”

秦教授指着缺口处的页岩:“你看这些碎裂的层理,离核酸层只有10厘米。老碳他们今天早上还在准备‘大型凿岩机’,想把整片碳质页岩凿下来——一旦用机器,纳米级缝隙会被震塌,核酸前体分子会和碳质混在一起,彻底失去‘遗传信息载体’的研究价值!”

林晚走进勘探区,指尖轻轻触碰页岩表面的水珠,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紫色光晕。她清晰感应到碳质层的缝隙中,核酸分子的灵气像一缕缕极细的“链条”,沿层理延伸,而老碳的手下已经架好了凿岩机,钻头正对准碳质层的中心——再启动,就会震碎层理,让核酸痕迹彻底消失。

“绝不能让他们用凿岩机!”林晚站起身,擦去手上的水渍,“顾倾城,你联系当地文物局和派出所,让执法人员拦截凿岩机;秦教授,你帮我准备‘脱水保护剂’——含无水乙醇的喷雾,能快速吸干页岩表面水分,防止核酸降解;我留在勘探区,用聚灵玉佩定位核酸层的准确范围,一旦页岩有震动,就用灵气暂时固定层理。”

顾倾城立刻拿着勘探报告去拨打电话,雨声裹着她的急切;秦教授则从防潮箱里拿出脱水保护剂,喷在页岩表面,水珠瞬间被吸干。林晚趴在页岩旁,掌心贴着碳质层,聚灵玉佩的“链状震动”越来越清晰,她能“看到”核酸前体分子的分布:核糖和碱基沿层理排列,像一串未组装的“遗传密码”,脆弱得像一碰就断的丝线。

没过多久,派出所的执法车赶到,将老碳的采集队拦下,凿岩机被当场扣押。老碳看着检测报告上的核酸分子图谱,终于明白自己差点毁了“生命延续的密码”,低着头说:“以后再也不凿这种页岩了,没想到里面藏着‘生命传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