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夏天,对于休斯顿火箭队而言,在成功续约罗伊和阿泰斯特,稳定了外线核心框架后,管理层的工作重点转向了对内线轮换的深度评估与未来规划。在总经理办公室内,张帅和萨姆·普雷斯蒂反复观看比赛录像,研究高阶数据报告,试图找出球队在卫冕成功后,仍能持续优化、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关键节点。
随着分析的深入,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结论浮出水面:塞尔吉·伊巴卡的崛起,以及他与姚明搭档时产生的独特化学反应。
上赛季,作为新秀的伊巴卡,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防守天赋。他的移动速度、惊人的弹跳和与生俱来的封盖时机把握,让他成为了一个卓越的协防者。而更让教练组和管理层惊喜的是,当比赛进入关键时刻,斯波教练偶尔排出的 “姚明加伊巴卡” 的内线组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恐怖效果。
数据分析显示,当姚明和伊巴卡同时在场时,火箭队的进攻效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防守效率值呈现出极大的提升。姚明坐镇篮下,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巨塔,负责守护禁区第一道防线和篮板;而伊巴卡则凭借其卓越的运动能力,化身为无处不在的“游骑兵”,从弱侧协防补位,扫荡一切试图挑战姚明或者利用挡拆寻找机会的对手。这套组合,一静一动,构筑起了令对手窒息的立体防守体系,堪称“禁飞区”的终极形态。
反观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阿德的进攻能力毋庸置疑,他稳定的中距离投篮是球队战术板上的重要一环,低位单打也颇具威胁。他是上赛季夺冠的功臣,并且入选了全明星,实力和潜力都备受认可。
然而,在张帅愈发清晰的建队理念中,一个关键的矛盾点出现了。阿尔德里奇是一个需要相当球权才能发挥最大威力的大前锋。他的背身单打、面框进攻都需要持球和时间。在拥有姚明这个绝对内线核心和罗伊、杜兰特等外线得分手的情况下,阿德的球权需求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奢侈”,甚至在未来可能成为制约其他球星发展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在防守端,阿尔德里奇的局限性开始暴露。他的移动速度在大前锋位置上不算出色,横移和协防意识只能算中规中矩。这导致他在换防小个子球员时往往显得吃力,在协防护框方面也远不如伊巴卡积极有效。甚至可以说,在防守端的综合贡献上,他不如能量十足、换防能力出色、能跟上外线球员的保罗·米尔萨普。
张帅的篮球哲学,核心是“攻防均衡”。他追求的不是极致的进攻火力,而是在保证进攻流畅性的同时,建立起让对手绝望的防守体系。阿尔德里奇攻强守弱的特点,尤其是防守端相对缓慢的移动,与张帅的理念产生了偏差。
经过多次内部会议和激烈的思想斗争,一个大胆的、在外界看来近乎疯狂的决定,在张帅心中成型:交易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扶正塞尔吉·伊巴卡为首发大前锋。
这个决定意味着,火箭队将放弃一位年仅23岁、刚刚入选全明星、技术成熟且拥有光明未来的天才大前锋。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赌博。
决心已定,张帅将执行的任务交给了萨姆·普雷斯蒂。
“萨姆,”张帅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开始操作阿尔德里奇的交易。我们的要价是——四个未来的首轮选秀权。可以视情况搭上p.J.塔克。”
普雷斯蒂即使早已习惯了张帅的大手笔,听到这个要价时,眼角还是微微抽动了一下。四个首轮!这在当时的NbA交易市场是闻所未闻的天价。虽然阿尔德里奇年轻且天赋异禀,但用四个首轮签去换一名球员,风险极高。
p.J.塔克是一名不错的防守悍将,拼劲十足。但在阿泰斯特牢牢占据首发小前锋位置,杜兰特作为超级第六人需要大量锋线出场时间的情况下,塔克的出场时间确实被严重挤压,他在球队的未来计划中已经边缘化。将他作为交易添头,合情合理。
“老板,四个首轮……这个要价可能会吓退很多潜在下家。”普雷斯蒂谨慎地提醒道。
“我知道。”张帅点点头,“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阿尔德里奇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现在的实力,更在于他24岁不到的年龄和未来多年的巅峰期。他不是普通的全明星,他是可以作为一个球队未来基石的球员。敢于付出巨大代价的球队,才是真正适合他的球队,也才能给出我们想要的回报。记住,咬死这个要价,除非有无法拒绝的报价出现。”
普雷斯蒂领命而去。很快,“火箭队有意交易全明星大前锋阿尔德里奇,要价四个首轮签”的消息,像一颗炸弹般在联盟各队的管理层中引爆。
一时间,普雷斯蒂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几乎所有拥有季后赛野心和薪资空间的球队都表达了浓厚的兴趣。芝加哥公牛、新泽西篮网、金州勇士、印第安纳步行者……纷纷前来询价。
阿尔德里奇年轻、技术全面、性格低调,是完美的二当家甚至在某些球队可以成为大当家的人选。各队经理们都垂涎三尺。
然而,当听到“四个首轮签”这个硬性要求时,大部分经理都倒吸一口凉气,开始讨价还价。
“萨姆,两个首轮加一个潜力年轻球员怎么样?”
“三个首轮,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极限了!”
“四个首轮风险太大了,万一他受伤或者不适应体系呢?”
面对潮水般的还价和试探,萨姆·普雷斯蒂展现了他作为顶级经理人的坚韧和谈判技巧。他牢牢守护着张帅划下的底线,无论对方如何软磨硬泡,他的回答始终清晰而坚定:“四个首轮签,这是我们的底线。拉马库斯值得这个价码。”
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外界开始有流言质疑火箭队是否真心想交易阿德,或者这只是张帅又一次“故弄玄虚”的抬价手段。
就在交易似乎要陷入停滞时,一个出乎意料的买家出现了——洛杉矶快船队。
快船队手握2009年的状元签,但他们阵容薄弱,百废待兴。他们迫切需要一位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年轻的建队基石。阿尔德里奇完美地符合他们的需求。
快船队总经理提出了他们的报价:用2009年的状元签,加上2011年和2013年两个无保护的首轮选秀权,换取阿尔德里奇,并要求火箭搭上p.J.塔克。
这个报价,让一向沉稳的萨姆·普雷斯蒂也感到犹豫。
一个状元签!外加两个未来的无保护首轮!
这和之前讨论的四个普通首轮签概念完全不同。状元签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它代表着选择本届新秀中最好球员的权利,其蕴含的希望和商业价值远超普通乐透签。更何况还附加了两个未来可能同样是高顺位的无保护首轮。
普雷斯蒂不敢怠慢,立刻向张帅汇报了快船队的报价。
“老板,快船给出了报价:状元签加上2011年无保护首轮加2013年无保护首轮,换阿德和塔克。”普雷斯蒂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我认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报价。状元签的价值……非同一般。”
张帅沉默了。他走到窗边,俯瞰着休斯顿的夜景,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状元签……这意味着,他可以选择布雷克·格里芬。
在他的前世记忆里,格里芬是这一年的状元。阿德换格里芬,值得吗?从纯篮球角度分析,张帅并不认为格里芬就比阿尔德里奇强。格里芬身体素质爆炸,打法极具观赏性,但他的投篮范围、防守意识在初期都存在明显短板。阿尔德里奇的技术更成熟,得分手段更丰富,中距离稳定。
但是,格里芬的打球观赏性……那是无与伦比的!张帅脑海中浮现出“给力芬”未来那些石破天惊的扣篮,他将是联盟力捧的新星,是票房和收视率的保证。在前世,因伤推迟一年首秀的格里芬,新秀赛季就入选全明星首发,在这之前,能做到这一点的新秀只有沙奎尔·奥尼尔和姚明,虽然是同胞,也不得不承认姚明的投票有水分。但是格里芬是被球迷和媒体实实在在“抬”进全明星的,其人气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他也曾一闪念想过用状元签选择斯蒂芬·库里,那个未来将改变篮球世界的男人。但这个念头很快被他压了下去。状元的关注度和压力非同小可,对于一个身体相对瘦弱、打法在当时看来有些“离经叛道”的控球后卫来说,过早地被推到聚光灯下,很容易在质疑声中迷失。成就一个人和毁掉一个好球员,往往就在一线之间。前世的本内特就是最好的例子。库里的成长,需要更温和的环境。
权衡利弊,思考球队未来防守体系的构建,以及格里芬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和球场激情,张帅最终下定了决心。
他转过身,对等待中的普雷斯蒂说:“回复快船,我们同意这笔交易。”
当这笔交易最终达成并上报联盟时,整个NbA仿佛经历了一场八级地震!
休斯顿火箭送出: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p.J.塔克。
洛杉矶快船送出:2009年首轮第一顺位、2011年无保护首轮签、2013年无保护首轮签。
消息一出,全球篮球媒体和球迷集体哗然!
“我的上帝!阿尔德里奇被交易了?!他才23岁!刚刚拿了冠军和全明星!”
“火箭疯了吗?用未来的内线核心换三个未知的选秀权?”
“张帅是不是对选秀权有什么执念?他已经有第三和第四顺位了,现在又来个状元签?”
“阿德是夺冠功臣啊,这交易太不近人情了!”
“快船用不确定的未来,换到了阿德这种已经能确定光明未来的年轻全明星大前,快船这是要崛起了。”
社交媒体上瞬间炸开了锅,质疑、不解、震惊的声音占据了主流。阿尔德里奇年轻、有实力、性格好,是完美的球队二当家,火箭竟然就这么放弃了?仅仅是为了“未来资产”?
然而,与以往张帅做出“匪夷所思”操作时一边倒的嘲讽不同,这一次,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很多业内人士和资深评论员选择了沉默,或者表达了一种复杂的、带有敬畏的观望态度。
tNt的评论员,曾经多次嘲讽张帅的查尔斯·巴克利,在节目中罕见地没有立刻下结论,他挠着头说:“我……我实在看不懂。拉马库斯是个好孩子,好球员。但是……这是张帅。他刚刚带领球队拿到了71胜并且卫冕成功。在他交易掉麦迪、保罗的时候,我们无情的嘲笑过他;在他用凯文·杜兰特打替补的时候,我们笑过他;在他交易来阿泰斯特的时候,我们质疑过他;结果呢?所以这次……我只能说,让我们拭目以待。我可能活久见,但我真的不敢再轻易嘲笑这个家伙了。”
ESpN的专家团在分析时也显得格外谨慎:“从表面看,火箭失去了一位年轻的全明星内线。但我们必须考虑到伊巴卡的快速成长,以及姚明-伊巴卡组合在防守端的巨大潜力。张帅显然是在为球队的防守体系进行终极优化。同时,手握状元、探花、四号签……这意味着火箭几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塑球队的未来轮换阵容。这很疯狂,但如果是张帅,你不得不怀疑他是否又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是的,没有人再敢轻易地质疑张帅。三次总冠军和71胜的战绩,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算子”的光环。他的每一次操作,无论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最终都被证明是深谋远虑的妙手。这一次,外界虽然满脑袋问号,但也只能承认自己“看不懂”,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等待着选秀大会的到来,看看张帅手握如此多的顶级签位,究竟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而张帅,则在一片喧嚣和疑惑中,平静地审视着手中的筹码——状元签、探花签、四号签、三十号签、五十二号签、五十八号签……他的棋盘上,已经布满了足以让任何经理人眼红的棋子。下一步,他将如何落子?整个篮球世界都在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