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敏这餐饭吃。的全是对恩人的感激,不管哪个年代,素昧平生的路人能够出手相助,并且借了他们的东风使得自己从派出所里抽身,这都是大恩德的。

她也知道救命之恩一顿饭是抵偿不了的,等以后她混出头了,自然会回报他们的,等给了他们报酬,他们从此之后就桥归桥路归路了。

文敏也看出来了,俩人纯属是见义勇为,对她也没有任何企图的。

一餐饭宾主尽欢,四人将一桌菜吃的干干净净,程颐中途出去透了透气,回来后已经把账给结了。

这弄的文敏和崔志很不好意思。

“没多大点事儿,谁请谁不一样啊,吃饭主要是看跟谁一起吃,吃的是个心情。”

程颐说的很随意,他也确实是这么想的,他也的确不差钱。

这个年代物资水平极低,人们买东西都是精打细算的,像程颐这样大方的实属少见,整个饭店的服务员都在偷偷的看他,无一不觉着这个京城的阔佬是真有钱。

昨天帮文敏出头的事情,要说他和文章是乐心助人,这倒也没错,实际是什么样的他们哥俩心里清楚,乍一看到文敏的时候,被她的颜值惊艳到了,所以文章才冲动的上去帮忙的,他看文章力不敌那么多人,也就上前帮忙了,当初的帮忙荷尔蒙占据很大一部分。

在派出所里,他被小姑娘的冷静睿智吸引了,一开始是被颜值吸引的,后来就被她的机智所吸引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跟小姑娘是不可能的,他是京城的大院子弟,而文敏只是一个14岁的姑娘,尚且不说家世,就是年龄也太小了,虽然他也只是比她大了四岁。程颐觉着他对文敏的好感只是荷尔蒙在作祟,等他离开了海东,这份感觉也就消退了。

所以昨天晚上面对文章的打趣,说他铁树开花了,他也只是笑骂着他想多了。他是京大的学生,这次跟文章出来搞搞副业,途径海东,文章说去拜访一下大伯,他们便在这里停留了两天,谁知竟然搅和到这种事情来了。

离开了饭店,程颐问崔文敏和崔志他们接下来的安排,需不需要他开车捎一程,被文敏摇头拒绝了,“ 程大哥、文大哥,今天已经耽误你们不少时间了,不用送我们了。”

这个年代的车就是人身份的象征,文敏好不容易适应了83年的生活,她现在还没有享受坐车的资格!

程颐和文章衣着打扮上不显,但是俩人手腕上都带着劳力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俩人虽然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文敏也不想跟他们牵扯太深了,这么年轻就发家了的,要不是家庭背景不简单,就是干这些游走法律边缘的生意,毕竟80年代的法律还不健全,后世的很多企业家都是在这个时候发家的。

赚钱时不我待,第二天文敏揣着钱跟崔志踏上了去广州的火车。

这次文敏带的钱可不少,现在还没有异地存储业务,大笔的钱要么走电汇,要么揣在身上。也幸好现在是冬天,这次她可是拿了2万块,面值最大的是10元,可想而知这2万块钱多么的有分量了!冬天衣服穿的厚,这么多钱揣在身上不显,要是夏天,可没法带身上的。

每回出门文敏他们都会换上旧衣服,等到去了广州的招待所再换上新的,就是怕遇见小偷!也幸亏每次出远门都是两个人,两个人可以轮流休息,也可以相互照应着。

出来广州这么多次,他们还从没出现过什么纰漏。

来广州,文敏自然要往深圳瞧上一眼的。上次是带着张芳去的,这次是带着崔志去的。

这次的场景跟上次的差不多,到处都是在拆房子、修房子的,还有一些工厂在招工,听说是香港人开的,很多当地的人找各种关系想进去,这些都是文敏和崔志在深圳呆了两天收集到的信息,俩人依旧没有边防证,依旧钻的铁丝网。

“闺女,深圳不如广州发展的好啊,为啥好些人挤破了脑袋往深圳跑啊,”崔志这两天看着钻铁丝网的人可不少,他纳闷的问。

他觉着在深圳和在广州做生意没啥区别,为啥一些人要费劲的往深圳挤呢,这个时期的边防证是不好办的,出入深圳特别的不方便,一些办不下边防证的人走的最多的就是钻铁丝网的空子了。很多铁丝网都被剪开了洞,走出了路。

为啥要往深圳挤?文敏这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自然是知道的,这些人是为了抢占先机!

文敏看着深圳初始建设的阶段,内心是滚热的,她恨不得现在就搬来深圳,在这里大展拳脚!这里不是建房子的就是拆房子的,这里面有多少钱可以赚啊!拆房子有钱赚,修房子也有钱赚!别说承包工程了,就是搞建材批发也能赚的盆满钵满!可是她的本钱还是太少了,这些赚钱的门道她也就只能在心里眼馋了。

崔志是崔家村的农民,又没受过啥教育,他自然是看不出里面赚钱的门道的,“爸,你看来深圳打工的人这么多,有人的地方自然是有钱赚的。”

深圳成立特区,特区要建设,需要大量的基建工人,还有落户到这里的外资工厂,也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些工人对吃穿住行都有需求,这么多挣钱的行业,很多外地人都来深圳淘金了。“爸,在深圳做服装生意也会大赚的,咱们家做的是中高档的服装生意,这里做廉价的服装生意会受到深圳人民的喜欢的。”

文敏之所以从广州拿中高档的产品,那是因为海东就有服装生产厂家的,她拿中高档的服装是为了跟本地的服装区分开。而现在的深圳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去那里淘金的人跟海东本地的工人是不同的,他们舍不得花一两个月的工资买高档服装的,他们对物美价廉的商品的需求大。不光是去淘金的外地人对廉价服装的需求大,就是本地人也是如此,深圳原本是个小渔村,本地人也是些渔民,他们的思想还没转变过来,很多人都没跟上深圳发展的速度,也有一些脑子灵活的,现在市场上的一些水货,就是从香港涌入内地的,而他们就是经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