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有轧钢厂帮忙,赵建军想报名参加特级厨师考试都够呛。这年头办事都得靠关系,谁也没辙。再说他要真离开轧钢厂,往后想回四合院可就难了。不住在四合院,他那系统就废了——不整治院里那帮禽兽,哪来的奖励?

赵建军这人随遇而安,在轧钢厂待了几个月也有感情了。突然换个新环境,人生地不熟的,肯定不适应。他寻思着厂长待他不薄,再说还有大领导撑腰。大领导最看重人品,要是为点小利就跳槽,保不齐哪天就被资本家收买了。

那些爱搬弄是非的小人再煽风**,领导难免会多想。这种见利忘义的主儿,哪个领导待见?搞不好连国宴厨师的资格都得黄。万一有人在国宴上动手脚,普通人也发现不了。就冲这个可能性,谁敢用这种人?哪怕他是特级厨师。

所以赵建军才不会干捡芝麻丢西瓜的蠢事。当其他单位开出优厚条件挖他时,他当场回绝:我在轧钢厂虽然时间不长,但不能忘本。除非厂里不要我,否则绝不会为点好处就走。这番话让在场领导纷纷鼓掌。

那个年代的人就是实在,被拒绝了也不恼火,反倒更欣赏这种有骨气的人。轧钢厂的王厂长乐呵呵地说:赵师傅您放一百个心,我们求之不得呢!其他厂的领导也打趣道:老王你们可捡着宝了!建军同志,要是轧钢厂亏待你,我们第一机床厂随时欢迎!

没错,我们第一楼也随时欢迎你!

……

你们就别做梦了,我们第三轧钢厂绝不会放人!王厂长乐呵呵地说。

赵建军选择留在第三轧钢厂,那些专程来挖他的人虽然白跑一趟,但心情倒也不错。

他的为人处世让在场领导们都很欣赏,算是真正入了北都领导的眼。

有了这层关系,将来他要当上国宴厨师也会顺利不少。

不过就算这么多领导看好,该走的审核程序一样不会少,可见想当国宴厨师有多难。

回程路上,王厂长和赵建军同乘一辆车。

原先王厂长只觉得这是个有前途的年轻人,现在赵建军成了特级厨师,还被同行们交口称赞,地位顿时不一样了,跟厂长说话都能平起平坐了。

两人聊天时厂长客客气气的,甚至隐约还矮了半截。毕竟他都这把年纪了,赵建军才二十三岁,前途不可限量。

厂长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带着长辈鼓励晚辈的语气——要是还需要鼓励赵建军,那岂不是显得比厂长还厉害?

这一路厂长把赵建军夸上了天,再三感谢他选择留下。说实话,看到那么多领导开出优厚条件,王厂长压根没想到赵建军会留下。

赵建军也识趣地拍马屁,说什么感谢领导栽培,要不是厂里推荐,他有再大本事也评不上特级厨师。这倒是实话,也是他愿意留下的原因之一。

车上厂长就透了底,回去就和其他领导商量提拔他当主任。要不是年纪太轻,直接当副厂长都够格。

等正式成为国宴厨师,给国家**掌勺的时候,副厂长的位置肯定跑不了。

赵建军知道这不是空头支票。全国算上他才八个特级厨师,当主任都是屈才,当副厂长都绰绰有余。

主要是他太年轻,刚从副主任升上来,再往上升怕惹闲话。

赵建军这晋升速度,简直跟开了挂似的。

三个月前还是个小学徒,转眼就转正了。接着两个月升副主任,眼瞅着马上要当主任了。照这势头,不出半年,他就能给大领导掌勺,混成国宴大厨,到时候副厂长的位子还不是手到擒来?

别人熬几十年都未必能爬上去的路,他半年就走完了,快得离谱。但奇怪的是,他每一步都合规合矩,挑不出毛病。就算有人查,也只能干瞪眼。

普通职工想当副厂长?别说半年,几十年都难如登天。光努力没用,还得有背景、有本事、有文化,缺一不可。可赵建军偏偏全占了,别人除了眼红,还能说啥?

这天赋,纯属老天爷赏饭吃。当然,他自己心里清楚,要不是有系统帮忙,别说特级厨师,能转正就不错了。

车开进厂里,厂长直接带赵建军去了办公室,随后让秘书通知副厂长和高层们开会。

这次碰头会就是专门为赵建军开的,议题就一个——提拔他当主任。

厂领导们陆续赶到,没来的也会收到通知。表决时,缺席的人会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不过一般只要到场人数够,决议就能生效,事后补个通知就行。

其实一个主任的任命,厂长跟几个副厂长通个气就能定。但现在讲究**,不能搞一言堂,所以才走这个流程。

王厂长心里有数,尤其是杨厂长,肯定支持赵建军。

起初,大家对赵建军参会颇有微词。可一听说他成了特级厨师,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纷纷道贺,变脸比翻书还快。

更让人意外的是,赵建军明明有机会跳槽去更好的厂子,待遇也更优厚,可他偏偏选择留在第三轧钢厂。这份忠诚,谁不佩服?

轧钢厂的领导们可不糊涂,赵建军这个特级厨师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将来指不定还得指望赵建军帮忙呢。

这么明白的道理,大伙儿当然都赞成提拔赵建军当主任。

这下也懂了王厂长为啥特意把赵建军留下来。

要知道这可是高层会议,赵建军以前只是个副主任,根本没资格参加。

王厂长这是料定大家都会同意,等赵建军当了主任自然就能参会了。

顺便也让大伙儿跟赵建军熟悉熟悉,混个脸熟。

以后赵建军要是飞黄腾达了,说不定还能沾上光。

所以大家对厂长的安排都很满意,一个劲儿地夸厂长安排得好,夸赵建军有本事,会议室里其乐融融的。

大伙儿还约好了晚上一起庆祝,这可是大喜事。

按理说该赵建军请客,毕竟是他升官,又是给他庆贺。

不过最后这顿饭还是被别人抢着买单了——赵建军想跟大伙儿搞好关系,别人更想巴结他呢。

这些都是晚上的事了。下午厂里就把赵建军的表彰通知发出来了。

开完会大家全票通过提拔赵建军当主任,立马就把表彰稿送到广播站。

就这样,赵建军当上了第三轧钢厂保卫科主任,管着保卫科和厨师班两个部门。

那时候的保卫科主任相当于部门经理,再往上就是副厂长。

这一下子就成了厂里的高层领导。

赵建军正在办公室跟几位领导聊天。

他评上特级厨师又升了官,大家都替他高兴,聊得热火朝天。

现在都是主任级别了,加上特级厨师的身份,以后跟这些领导就是平级,说不定他们还得求着赵建军呢。

既然决定全厂表彰,动作就得快,通知马上就送到了广播站。

广播员余海棠看到赵建军的表彰通知,心里美滋滋的。

没想到他不但成了特级厨师,还当上了保卫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