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是用笔方式有点不习惯,但学子们可塑性都很强,很快就上手了,铅笔字也是越写越小。

消息传到苏奕晴耳中,她当即拍板,让铺子里的工匠照着玉瑾写的方法大批量制作,迅速铺货。

几日后,“翰墨斋”门口挂起新招牌,“硬纸铅笔,学子必备”的幌子引得路人驻足。

铺内货架上,淡黄色的硬纸一刀刀切得平整,裹着梨木杆的铅笔插在竹篮里,不少学子结伴而来,一买就是十支八支,连城中几位老秀才也闻讯赶来,试过后果断下单。

一张纸一文钱,一只铅笔三文钱,而且字写小了,对于纸张的需求也少了,比原来的笔墨纸砚节约太多了!

这日,苏奕晴正在铺内清点货物,忽然见管家匆匆进来:“夫人,宫里来人了!说是听闻咱们的硬纸铅笔好用,请您带着物件进宫面圣。”

原来,玉山书院山长将硬纸铅笔的成效写进了奏折,皇上当即知道此等改良对于天下寒门学子的益处,便特意召苏奕晴入宫。

御书房内,苏奕晴特意带了玉瑾一起,从容地将硬纸和铅笔呈给皇帝。

毕竟这铅笔和造硬纸术都是玉瑾想出来的。

“陛下,这硬纸以树皮、麻头为料,比宣纸更耐磨损;铅笔以石墨为芯,裹以木杆,书写流畅且可反复削用。”

她示意玉瑾拿起铅笔,在硬纸上迅速写下“国泰民安”四字,字迹工整饱满,又让他演示了如何快速计算算学题,“此物极为便捷。”

皇上让身边的侍读太监试写,却见他手法不甚利落,于是让他用回毛笔,与玉瑾又比试了一番,玉瑾的速度比太监快了一大半。

皇上叹为观止,“此物利国利民,既节省开支又提高效率,可让工部效仿制作,发往各书院与衙门。”

苏奕晴狡黠一笑,“皇上,工部赚钱的时候又到了。”

皇上诧异问,“如何赚钱?”

虽然眼下一张纸卖一文钱,一只铅笔卖三文钱,但在苏奕晴看来,依旧是暴利。

后世的A4纸一大包500张才卖十几块。

苏奕晴执起案上一支铅笔,指尖摩挲着梨木杆的纹路,笑意更深:“陛下且听臣妇细算。这硬纸铅笔成本极低,树皮麻头遍地可寻,石墨矿脉也已在京郊探明,工部批量烧制纸张、削制笔杆,成本不足现价三成。要赚钱,只需在‘分需供给’上做文章。”

皇上身子微微前倾,示意她继续。

御书房内的烛火映着硬纸上“国泰民安”四字,字迹愈发清亮。

苏奕晴笑道:“先说这用家,无非三类——寒门学子、衙门官吏、商户贾人,需求各不同。”

“学子要的是平价耐用,臣妇的铺子里做的就是此类‘基础款’:硬纸按原尺寸裁切,铅笔用普通梨木裹芯,保持一文纸、三文笔的价码,确保寒门子弟用得起,这是立根之本,断不可涨。”

她话锋一转,指尖点向御案上的奏折,“可衙门官吏抄录卷宗,需纸量大且要防潮耐存;各地书院刻制讲义,巴不得在纸角印上院名。这便是‘定制款’的商机。工部便可抢占这两部分商机。”

玉瑾适时举起方才演示用的硬纸,补充道:“娘亲说,给衙门的硬纸可浸一层细蜡,防潮防蛀,售价能提三到五文;书院的可在纸边烫金印字,铅笔杆刻上书院名号,一支卖十文也不贵。昨日有位秀才先生还说,若能有印着‘玉山书院’的纸笔,学子们定当更加爱惜。”

皇上眼中闪过精光,侍读太监也忍不住点头——往日抄录卷宗,宣纸遇潮便洇,每月要损耗不少,若有蜡浸硬纸,倒能省不少事。

苏奕晴又道:“更妙的是‘配套供应’。臣妇已让铺子里做了些小木刀,专削铅笔,还有细布笔囊,能装五六支笔和几张纸。一套刀囊卖五文,学子赶考、官吏当值都用得上,积少成多便是大利。工部亦可仿制出给衙门官吏用的套装。”

“最稳当的,是签‘长期供约’。”苏奕晴敲着指尖说道,“各州县书院、府衙,可按季度订造,工部按订单生产,既不积压货物,还能预收三成定金。就说玉山书院,每月要硬纸千张、铅笔五百支,若全国百所书院、千个衙门都订,这流水便源源不断。”

她不是不想赚钱,而是想先保住自己的铺子,再与工部分割市场。

否则自己这配方交上去,工部很快就会反应过来,若是直接垄断了整个笔纸生意,她岂不是亏大了?

皇上抚掌大笑,指着苏奕晴道:“你这女子,倒比户部尚书还会算账!既不亏了你的铺子,又能让工部充盈国库,此法可行!”

苏奕晴屈膝行礼,眼底闪着狡黠:“陛下圣明。若此物推广,得以在考场上运用,必将惠及天下寒门学子,学子们必定对陛下感恩戴德。”

毕竟学子们寒窗苦读,为的是上考场。

若是考场上不接受铅笔硬纸,最终他们还是要买毛笔宣纸。

皇上龙颜大悦,当即召来工部尚书,让苏奕晴把“分级定价、按需定制、配套供应、长期合约”之策一一细说。

尚书听得连连称是,拍着胸脯保证一月内便出样品。

玉瑾悄悄拉了拉苏奕晴的衣袖,小声道:“娘亲,方才我说的铅笔套刻上小老虎,给幼童用的法子,算不算商机?”

苏奕晴捏了捏他的脸颊,正待开口,却听皇上笑道:“这孩童款也当算上!朕的皇子公主们,正愁练字找不到趁手的物件呢!”

御书房内的笑声穿出门外,落在廊下的宫灯上,连光影都透着几分暖意。

“来来来,玉瑾你今日进宫正好,陪朕杀两局!”皇上高兴不已,拉着玉瑾就去下棋了。

苏奕晴便笑着去了皇后宫里。

这个月虽然在国公府里杀疯了,但她先前和皇后商议的开源法子也没停,仔仔细细写了方案。

她向皇后行了大礼,交了这个月的玉珍楼首饰,才在紫檀木长案上摊开宣纸,“皇家授权”与“养生别院”两大项下列得条理分明,从授权资质审核到别院服务章程,连太医坐诊的排班表都标注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