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站在办公室门口的妹妹,王一哲连忙笑着招手:“佩佩,站在门口当门神啊?快进来!”
王佩佩这才笑嘻嘻地迈步进来,先冲着林小雨点头:“林总。”
接着目光就亮晶晶地锁定了赵琴,带着点小粉丝的雀跃:“琴哥!我昨晚看完直播了!你太厉害了!人长得这么好看,脑子还这么聪明,以后我就是你的铁粉了!”
赵琴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佩佩总过奖了,都是公司支持,还有……那位‘杨女士’的功劳。”
王佩佩嘿嘿一笑,最后目光落到杨曼曼身上,声音甜了几分,带着熟稔和亲近:“嫂子!”
她凑近两步,压低声音,带着确认的语气,“昨晚直播间那个‘杨女士’,就是你吧?”
杨曼曼看着她那笃定的小表情,微微一笑,坦然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王佩佩一拍手,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我嫂子就是这么厉害!哥,你真是捡到宝了!”
王一哲与有荣焉地搂住杨曼曼的肩膀,得意地晃了晃,随即问道:“你跑过来干啥?是来催我和你嫂子去讲课的吧?”
王佩佩也不绕弯子,直接承认:
“对啊!哥,嫂子,你们是不知道,公司那帮人都快急疯了!内网上传得神乎其神,说只要听了你俩的课,干活儿都能开窍,能力蹭蹭往上涨!”
她笑笑,表情更兴奋了,“而且,现在公司内网论坛都爆了,全在讨论丝暮传媒发奖金的事儿!”
她掰着手指头,语气夸张:
“这才几天啊!先是每人发了两万多,这还没捂热乎呢,又来一波更狠的,一人一百二十六万!
我的天!
现在其他几家公司的员工,眼睛都羡慕红了,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埋头苦干,就盼着赶紧出成绩,好让哥你这个大老板也给他们发笔大的!”
王一哲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大家的积极性都这么高了?好事啊!”
他肯定地说道:“你告诉大家,把心放肚子里,只要做出成绩,奖金绝对少不了!”
他话锋一转,带着考较的意味看向王佩佩:
“对了,你那边那个高温高压材料,进展怎么样了?要是真搞出来,验证可行,我肯定给你们工质科技发笔厚奖!”
王佩佩自信地一扬下巴:“快了!实验室已经在加班加点地建,最多半个月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就能做验证实验了。”
“非要等实验室建好?”王一哲挑眉,“不能先借其他高校的实验室用用?燕京哪所学校的实验室有条件做这个验证?”
王佩佩显然早有准备,脱口而出:
“我了解过,燕京好几所高校都有这条件,要是让我选,首选燕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的相关实验室设备最全,水平也最高。”
王一哲点点头,目光转向林小雨。
林小雨会意,立刻接话说:“这事交给我,我马上联系那边,借个实验室问题应该不大。”
杨曼曼也微笑着点头,表示支持。
见事情安排得差不多,杨曼曼又对林小雨叮嘱了几句,强调丝暮传媒接下来的扩张要稳扎稳打,不必过于激进。
之后,一行人便离开了cEo办公室。
林小雨和赵琴返回25栋的丝暮传媒,而王一哲、杨曼曼则跟着王佩佩,来到了24栋工质科技的二楼大教室。
刚走到门口,三人就被里面的阵仗惊了一下。
能容纳六百多人的大教室早已座无虚席,连教室后面的走道上都挤满了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
因为空间有限,工质科技三千多名员工中的绝大多数,只能通过内部直播来聆听这次讲课。
看到王一哲三人进来,教室里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目光灼热,充满了期待。
王佩佩快步走到讲台中央,双手微微向下一压,原本鼎沸的人声瞬间平息,变得落针可闻。
看到王佩佩在公司内有如此威信,王一哲和杨曼曼相视一笑,心中欣慰,知道王佩佩这个cEo的位置,算是彻底坐稳了。
“各位同事!”王佩佩声音清亮,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这位就是我们未来科技投资集团的董事长,王一哲先生!这位是我们的cEo,杨曼曼女士!大家欢迎!”
更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王佩佩简单介绍后,便将讲台让给了杨曼曼。
杨曼曼从容上前,调整了一下麦克风,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她先是极快地梳理了人类航空航天的发展史,然后话锋一转,重点落在了航空航天的心脏——发动机上。
她着重讲解了大推力航空发动机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难点、现有解决方案的利弊,以及未来可能突破的技术路线。
一开始,台下那六百多位核心员工们,大多以为这位年轻的cEo、金融专业出身、还主导AI项目的杨总,大概只会讲些宏观历史和皮毛。
即便知道了昨晚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杨女士”很可能就是她,他们也觉得,一个人再天才,精力总归有限,不可能在如此专业的工程领域也知之甚深。
然而,杨曼曼一开口,他们就发现自己错了。
她讲的内容并非深奥难懂的公式推导,而是直指核心问题,语言深入浅出,逻辑清晰缜密。
她清晰地指出了要达到何种性能目标,面临哪些具体的技术壁垒,以及目前看来最有希望攻克这些壁垒的技术路径是什么。
这哪里是外行?这分明是有着极深洞察力和知识储备的内行!
台下众人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礼貌倾听,逐渐变成了惊讶,再到后来的全神贯注和频频点头。
杨曼曼讲完发动机,并未停下,而是开始描绘工质科技未来可能涉足的项目:
“覆盖整个地月空间的通信系统,实现地月短延迟、全覆盖通信……”
“由数万颗卫星组成的‘算力星座’,这需要园丁科技与我们工质科技紧密合作……”
“超大规模空间站,能够模拟地球重力,支持人类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
“月球永久性基地,不再是简单的落脚点,而是可供人类长期居住、科研、开发的综合性基地……”
“高效、可靠的地月交通与物流系统,这是大规模开发月球的先行条件和生命线……”
最后,她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屋顶,投向了更遥远的深空:“……以及,火星的开发,乃至搭建覆盖整个太阳系的空间通讯系统……”
一开始,台下的工程师们听得心潮澎湃,眼神发亮。
这些都是他们梦想过的方向。
但听着听着,不少人心里开始打鼓,尤其是听到火星开发和太阳系通讯网络时,脸上不禁露出了几分怀疑和觉得不切实际的神色。
前面的那些,他们觉得拼尽全力,或许有生之年能看到曙光。
可后面的这些……听起来更像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真的能在他们手中实现吗?
不仅是他们,就连站在一旁的王佩佩,也觉得嫂子后面描绘的图景有些过于遥远和宏大了。
她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哥哥王一哲,却见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或质疑,反而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平静,仿佛杨曼曼说的这些,本就是既定目标。
在一片混合着兴奋、憧憬与淡淡怀疑的复杂氛围中,杨曼曼结束了她的讲述,微笑着将讲台让给了王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