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李云龙之抗美援朝 > 第130章 春风化雨洗征尘 铁马金戈定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春风化雨洗征尘 铁马金戈定乾坤

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五日,惊蛰已过,春分将至。

五圣山南麓的冻土层开始在阳光下松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润的泥土气息。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这是最尴尬的季节——地表看似干了,底下却是烂泥塘。

第24军军部。

李云龙正坐在一张铺着白布的桌子前,手里拿着一把小剪刀,正在修剪一盆刚从野外挖回来的迎春花。他鼻梁上那副少了一条腿的眼镜被擦得锃亮,动作轻柔得像是在给婴儿洗澡。

军长皮定均背着手走进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老李,你这兴致不错啊。外面泰勒的飞机还在头上嗡嗡叫,你倒在这儿摆弄起花草来了。

李云龙放下剪刀,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透着一股子静气:老皮,这叫修心。泰勒那是在干嚎。侦察报告我看了,美军第7师这几天虽然动静大,但都是虚火。他们的坦克在试探路面的硬度,不敢真冲。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剪刀尖指了指平康谷地:你看,这里的泥泞还没干透。泰勒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他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现在的种种迹象,都是在配合板门店那边的谈判桌,想给咱们施压。

皮定均点点头:最近关于恢复谈判的风声确实很紧。志司也来电,让我们既要防备敌人的军事冒险,又要配合政治斗争。

李云龙把剪刀往桌上一扔:配合?咱们的配合就是打。打得越狠,谈判桌上咱们的代表腰杆子就越硬。传令下去,趁着这几天路况不好,敌人重装备上不来,咱们搞一次大规模的拔点作战。把前沿那几颗碍眼的钉子,都给我拔了。

三月十六日,暗流涌动。

美军似乎也察觉到了志愿军的意图,开始加强了前沿的警戒。

李云龙来到了74师师部。师长张怀忠正对着沙盘发愁。

军长,对面的391高地,敌人增加了两个暗堡,火力交叉点正好封锁了我们的进攻路线。

李云龙戴上眼镜,凑近沙盘看了看,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老张,你这脑子怎么不开窍呢?谁让你从正面冲了?

他用铅笔在沙盘上画了一条曲线:你看这个位置,反斜面的一条水沟。这几天化雪,沟里肯定有水。敌人的听音器对水声不敏感,以为那是自然流水声。你派一个工兵排,带上爆破筒,顺着水沟摸上去。别走旱路,走水路。

走水路?这天寒地冻的,战士们受得了吗?

受不了也得受。李云龙脸色一沉,严肃地说,打仗就是拼命。让战士们把猪油涂在腿上,喝点辣椒汤。只要能把那两个暗堡端了,少死几十个弟兄,这点苦算什么?

当晚,一支涂满猪油的敢死队,像水鬼一样顺着冰冷的溪流摸上了391高地。美军的哨兵只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根本没想到死神正踏浪而来。

两声巨响,暗堡被掀上了天。

三月十七日,心理反击。

美军在军事上吃了亏,又开始在心理战上做文章。他们利用大功率广播,播放斯大林葬礼的录音,还夹杂着所谓的自由世界的新闻,试图动摇志愿军的军心。

李云龙站在坑道口,听着那嘈杂的广播声,眉头微皱。

这泰勒,真是个烦人的苍蝇。李云龙对宣传科长说,去,把咱们文工团的那几个大嗓门都叫来。还有,把咱们缴获的那几门美军重迫击炮拉出来,炮口抬高,要在回音壁上打。

怎么打?

李云龙嘿嘿一笑:他们放哀乐,咱们就放喜乐。给我放《春节序曲》,放《解放区的天》。还要配合着炮声。我算过了,在那个山谷的夹角处开炮,回声最大,能把他们的广播声盖过去。这叫声波压制。

果然,当晚五圣山南麓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炮声。美军的广播员嗓子都喊哑了,也没人听得见他在说什么。

三月十八日,后勤大考。

随着气温回升,除了泥泞,还有一个大问题——细菌。

李云龙在视察卫生连时,发现不少战士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

这不行。李云龙看着病号名单,摘下眼镜,一边擦一边说,现在是春季传染病的高发期。美国人以前没少搞细菌战的鬼把戏,咱们不能不防。

他叫来后勤部长:从今天起,全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喝的水,必须烧开。所有的剩饭剩菜,一律深埋。还有,去发动群众,挖野菜。特别是那种苦菜,清热解毒。

首长,野菜能治病?

李云龙瞪了他一眼:怎么不能?咱老李当年在鄂豫皖,没药的时候就吃这个。这叫食疗。还有,把那些大蒜都发下去,每顿饭每人必须吃两瓣。谁要是嫌辣不吃,我就关他禁闭。

这一天,李云龙不像个军长,倒像个防疫站长。他亲自检查厕所的卫生,检查炊事班的消毒情况。他知道,在这看不见的战场上,细菌比子弹更可怕。

三月十九日,空中绞杀。

美军为了报复地面上的失利,出动了大批轰炸机,对志愿军的后方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

李云龙站在防空洞口,看着远处腾起的烟柱。

老皮,泰勒这是急了。李云龙冷静地分析道,他想切断咱们的血脉。

那咱们怎么办?高炮团的弹药也不多了。

李云龙推了推眼镜,眼里闪过一道精光:咱们跟他玩个灯下黑。命令运输车队,把车灯都拆了。

拆了?晚上怎么走?

用白布。李云龙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手帕,在路边每隔十米插一根木棍,绑上白布条。晚上月光一照,那就是路标。咱们的车队,就在这白布条中间穿梭。敌人的飞机在天上,看不见这种微弱的反光。

当晚,奇迹发生了。在美军夜航飞机的眼皮子底下,一支庞大的运输车队,沿着这条白色的生命线,悄无声息地将数百吨弹药送到了前沿阵地。

三月二十日,神枪对决。

张桃芳的战绩已经突破了一百二十大关。美军为了除掉这个心腹大患,调来了一个代号为眼镜蛇的王牌狙击小组。

537.7高地。

李云龙悄悄来到了张桃芳的狙击位。

首长,今天对面不对劲。张桃芳低声说,那边的草丛里,有一股奇怪的反光。不是瞄准镜,像是玻璃片。

李云龙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那是诱饵。李云龙放下望远镜,推了推自己的眼镜,那个反光是故意让你看见的。他们在旁边肯定还有个暗哨。这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包上自己的手帕:桃芳,看好了。我把这个扔出去,诱那个黄雀开枪。你别管反光点,你盯着反光点左边那个石头缝。

李云龙猛地将石头抛向空中。

砰!

一声枪响,石头被击飞。

几乎同一时间,张桃芳的枪也响了。

砰!

瞄准镜里,那个石头缝后面喷出一股血雾。

干掉了!观察员兴奋地喊道。

李云龙拍了拍张桃芳的肩膀:好小子,手够稳。记住了,跟高手过招,比的不是枪法,是心眼。

三月二十一日,春分。

这一天,昼夜平分。

前线突然传来消息,美方在板门店谈判中态度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主动提出了交换伤病战俘的建议。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小交换”的前奏。

李云龙坐在指挥部里,看着这份情报,陷入了沉思。

老皮,看来春天真的来了。李云龙合上笔记本,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艾森豪威尔撑不住了。他想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

皮定均有些兴奋: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了?

松气?李云龙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恰恰相反。这时候最危险。他们在谈判桌上软了,在战场上就会更硬。他们想用最后的疯狂来挽回一点面子。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大手一挥: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特别是反坦克部队,要把咱们新到的无后坐力炮都顶上去。泰勒那个老小子,肯定会在签字之前,再搞一次大的。咱们要做好准备,给他来个迎头痛击。

此时,窗外传来了一阵春雷。

李云龙走到洞口,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春雨。雨水冲刷着战壕,也冲刷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下雨了。李云龙伸出手,接住几滴雨水,这是好雨啊。等这雨停了,地里的庄稼该长了,咱们的仗,也该打出个结果了。

他转过身,背影挺拔如松。在那副斯文的眼镜背后,藏着的是一个中国军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