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李云龙之抗美援朝 > 第9章 神兵天降断敌路 血战松骨撼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章 神兵天降断敌路 血战松骨撼乾坤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黎明,是以一种残酷的方式降临在朝鲜北部的。夜间的激战非但没有平息,反而随着天色转亮,进入了更加血腥的白热化阶段。志愿军指挥部里,彻夜未眠的众人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因为不断传来的捷报而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报告!四十军已击溃当面之敌,正向球场、院里地区发展进攻!”

“报告!正面战场,美军第二师、第二十五师在我军猛烈打击下,已停止北进,全线转入防御!”

“报告!东线第九兵团已成功将美陆战一师、步兵第七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敌人正依托环形工事,拼死顽抗!”

胜利的消息像雪片一样飞来,整个西线战场的蓝色箭头都在我军红色箭头的猛烈冲击下,开始动摇、收缩。然而,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李云龙的目光,都死死地盯着地图上那个最关键的点——德川。

三十八军,这把战役的尖刀,经过一夜的血战,终于在凌晨五点左右,彻底攻占了德川,歼灭了南朝鲜伪七师大部。然而,捷报传来的同时,一个万分火急的情报也摆在了老总的案头:美军主力在发现侧翼被突破后,已经开始收缩兵力,其南逃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留给三十八军的时间,不多了。

“命令梁兴初!”老总的声音因为彻夜指挥而变得嘶哑,但其中的决断却如钢铁一般,“德川城里的敌人,一个俘虏都不要管!所有缴获,一杆枪都不要捡!一一三师,立刻!马上!以最快速度,向南穿插!目标,三所里!我再重复一遍,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在敌人之前,赶到三所里,堵死他们的退路!”

“是!”通讯参谋飞快地记录着命令。

李云龙站在地图前,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他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飞快地比划着。从德川到三所里,直线距离七十多公里。而这段路,绝大部分是没有道路的深山密林。一一三师的战士们,要在敌机的威胁下,背着沉重的武器弹药,在冰天雪地里,用两条腿去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

“他娘的,这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云龙喃喃自语。这已经超出了他以往所有的战斗经验。在他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疯狂的赌博,赌注就是整个一一三师数万将士的性命和整个西线战场的命运。

“云龙同志,”邓副司令员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沉声说道,“在伟大的决心面前,没有不可能。现在,我们只能相信一一三师的同志们,能用他们的双脚,创造出奇迹。”

这一天,整个指挥部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追踪一一三师的行军路线。然而,为了隐蔽,一一三师在出发后不久就进入了无线电静默。地图上,那代表他们的红色箭头,就那样孤独地、义无反顾地,刺向了敌人广阔的后方。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西线正面战场,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美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工事,拼死抵抗,志愿军的正面攻击集团虽然不断取得进展,但伤亡也急剧增加。

而东线长津湖地区传来的消息,则让指挥部的气氛变得无比凝重。

“第九兵田急电:我部虽然成功分割包围了敌人,但自身伤亡极其惨重!长津湖地区夜间气温已降至零下四十度,部队严重缺乏御寒冬装和粮食,大量战士在潜伏阵地中被活活冻死!许多连队在发起冲锋时,保持着战斗队形,却无一人站起,已全部化为冰雕……”

邓副司令员念着这份电报,声音在颤抖。作战室里,所有的将军和参谋都低下了头,许多人悄悄地擦拭着眼角。

李云龙感觉自己的胸膛里像是被一块巨石堵住了。他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种惨烈的景象。那是怎样一种超越了人类生理极限的坚韧和忠诚,才能让战士们在活活冻死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给宋司令回电!”老总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的眼眶也红了,但语气却更加坚定,“告诉他,祖国人民感谢他们!志愿军总部感谢他们!他们用生命为西线主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告诉他,无论代价多大,也要拖住东线之敌,绝不能让他们有一兵一卒,增援西线!”

残酷的命令,却又是必须下达的命令。战争,在这一刻,向李云龙展露了它最冷酷无情的一面。为了全局的胜利,局部的牺牲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作为统帅,就必须有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去做出这种看似“残忍”的决定。

压抑的气氛中,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支依然在无线电静默中,向着敌人心脏急行军的一一三师身上。他们,承载了太多人的牺牲和期望。

十一月二十八日,星期二。

奇迹,在这一天的清晨,发生了。

凌晨七点,指挥部的电台里,突然响起了一阵微弱却无比清晰的信号。

“……这里是一一三师……呼叫总部……我部……我部已于五分钟前,插至三所里!比敌人……快了五分钟!我们……我们成功堵住了敌人的退路!”

电台里的声音,因为极度的疲惫、寒冷和激动,而断断续续。但是,这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惊雷,在指挥部里炸响!

“轰”的一声,整个作战室瞬间沸腾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天呐!十四个小时,急行军七十二点五公里山路!这是神兵天降啊!”

参谋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许多人喜极而泣。压抑了两天两夜的紧张和焦虑,在这一刻,化作了胜利的狂欢。

李云龙也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一把抢过电报抄件,看着上面那短短的几行字,只觉得每一个字都在发光。他无法想象,一一三师的将士们,是如何用意志和血肉,跑赢了敌人的钢铁车轮。这已经不是战术,这是精神的胜利!

老总缓缓地走到了地图前。他看着那个已经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敌人退路上的红色箭头,许久没有说话。然后,他转过身,对通讯参谋说道:“以志愿军司令部的名义,起草一份嘉奖令,发给第三十八军全军。最后,由我亲笔,加上一句——”

他顿了顿,拿起笔,用一种带着万钧之力的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三十八军万岁!”

“万岁军”的赫赫威名,在这一刻,诞生了!

然而,狂欢是短暂的。所有人都知道,插到三所里,只是关上了大门。接下来,一一三师将要面对的,是美军数个师的疯狂反扑。他们孤军深入,将要用血肉之躯,去顶住敌人钢铁的洪流。

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三。

正如所料,发现退路被断的美军,疯了。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西线的美第八集团军,开始不顾一切地向南突围。他们的飞机、大炮、坦克,像潮水一样,向着三所里、龙源里一线,那个由一一三师构筑的简陋阵地,发起了猛烈到极致的攻击。

战斗的焦点,瞬间集中到了一个叫“松骨峰”的小高地。这里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路。

指挥部里,连接一一三师的电话线路几乎没有中断过。李云龙就守在电话机旁,他的耳朵里,充满了剧烈的爆炸声和机枪的嘶吼声。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边的阵地,正在承受着何等恐怖的火力。

“报告!敌人一个团的兵力,在三十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向我松骨峰三号阵地发起第十五次冲锋!”

“我军弹药已经打光!战士们正在用刺刀、石头、牙齿和敌人搏斗!”

“阵地上……已经打成了一片火海……我……我是通讯员,连长、指导员……都已经牺牲了……阵地上,能动的人,已经不多了……”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一个比一个悲壮,一个比一个惨烈。李云-龙紧紧地攥着听筒,手背上青筋暴起。他恨不得能钻进电话线里,去到那个叫松骨峰的地方,和战士们并肩作战。他这辈子打过无数恶仗,但从未像今天这样,作为一个旁观者,感受着如此揪心的煎熬。

“给一一三师回话!”老总的声音响彻指挥部,“告诉他们,他们的身后,就是整个西线战场的几十万敌军!他们守住的,不是一个小山头,而是这场战役的胜利!我命令他们,死守阵地,一步不退!志愿军的功劳簿上,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

十一月三十日,星期四,至十二月一日,星期五。

松骨峰的血战,持续了两天两夜。

美军的“总退却”开始了,在军事上,这被称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最长的退却”。他们在志愿军的追击下,丢弃了大量的重装备,狼狈南逃。从清川江到平壤,数百里的公路上,铺满了被击毁的坦克、卡车和美军士兵的尸体。

指挥部里,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胜利的喜悦之中。第二次战役,以一种超乎想象的、辉煌的方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麦克阿-瑟“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言,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然而,李云龙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看着地图上那些代表我军追击部队的箭头,再看看代表敌人逃跑的箭头,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老总,”在一次战役总结会上,他忍不住站了起来,“我们虽然胜了,但我觉得,胜得还不够彻底!你看,敌人的主力,特别是美军那几个师,虽然被打残了,但建制还在,他们还是跑掉了大部分!我们的战士,两条腿跑不过他们的四个轮子。眼睁睁看着嘴边的肥肉溜走了,我这心里,憋得慌!”

他的话,让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老总。

老总示意李云龙坐下,他点了点头,语气沉重地说道:“云龙同志说得对。这一仗,我们是打胜了,而且是打了个大胜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没能完成战前‘聚而歼之’的最高目标。为什么?就是云龙同志说的那两点:我们的火力,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摧毁敌人的坚固防御;我们的机动力,不足以对成建制的机械化部队,实施有效的追击和合围。”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这一仗,打出了我们的国威军威,但也打出了我们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之间,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高兴过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好好想一想,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十二月二日,星期六。

西线的炮火声,已经渐渐平息。主力部队正在打扫战场,收拢部队。

指挥部终于收到了来自松骨峰最后的战报。

当后续部队赶到松骨峰阵地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个山头,都被烧成了一片焦土。阵地上,志愿军烈士的遗体和美军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叠地交织在一起。许多烈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有的死死地抱着敌人的腰,有的手指深深地插进了敌人的喉咙,有的嘴里还咬着敌人的一块血肉……

那个曾经和指挥部通话的连队,战斗到最后,只剩下几名身负重伤的伤员。他们在阵地上,整整打退了敌人几十次冲锋,歼敌数百人,自己却几乎全部牺牲。

邓副司令员含着泪,念完了这份战报。整个指挥部,鸦雀无声,只有一片压抑的抽泣声。

李云龙默默地走出了指挥部。外面,风雪已经停了,一轮清冷的太阳,照在白茫茫的大地上。他看着南方,那里是敌人逃跑的方向。他知道,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松骨峰上那些牺牲的烈士,用他们的生命,为胜利铺平了道路。而他们这些活着的人,责任,就是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把所有的侵略者,都赶出这片土地。

他紧了紧身上的大衣,眼神里,没有了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定的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