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 > 第149章 长城巍峨,天宫筑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长城巍峨,天宫筑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时间已经来到了1995年。

江州东郊,那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巨大的“工业长城”雕塑,矗立在园区大门的正中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受瞩目的超精密制造圣地——“国家超精密制造工程总指挥部”核心基地。

每天,数以百计的重型卡车,满载着喷涂着“dRAGoN”徽标的“龙渊”和“昆仑”系列机床,从这里驶出。它们将跨越山海,被运往沈飞、西飞、甚至德国的奔驰、美国的福特,成为驱动全球工业运转的强劲心脏。

而在看不见的地下,源源不断的国产高性能芯片、精密轴承、光栅尺,正通过那条由李晓宇亲手打造的“补天”供应链,如同一条条奔腾的血管,为整个中国工业体系输送着最纯净的血液。

封锁?制裁?

在如今这座巍峨的“工业长城”面前,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威胁,已经变得如同蚍蜉撼树般可笑。

这一天,基地的国际会议中心里,再次高朋满座。

第二届“开放式数控系统国际联盟(oNA)”全球峰会,正在这里隆重召开。

与第一次在汉诺威时的“小范围聚会”不同,这一次,是一场真正的“万国来朝”。

不仅是奔驰、宝马这些老朋友,就连美国通用电气、福特汽车,甚至是一些态度暧昧的日本企业代表,也都厚着脸皮挤了进来。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领域,不跟“金陵中心”玩,就意味着被时代抛弃。

台上,李晓宇身着深色西装,意气风发。

他向全世界发布了“女娲”系统V3.0版本。这一版,不仅集成了更强大的AI算法,更重要的是,他宣布将向所有联盟成员,开放包括伺服驱动底层协议在内的更多核心权限!

“我们不搞封闭的帝国,我们只建开放的联邦。”李晓宇的话,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中国标准,正在一步步,无可阻挡地,成为世界标准。

峰会结束后,送走了喧闹的外国宾客,李晓宇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周将军便带着几位身穿蓝色航天制服的专家,推门而入。

“晓宇,累坏了吧?”周将军笑着说道,但眼角的皱纹里,却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为人民服务嘛。”李晓宇开了个玩笑,“首长,这次来,是不是又有什么‘大考’要给我?”

“知我者,晓宇也。”周将军大笑一声,随即神色一正,将一份绝密文件放在了桌上。

“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实施阶段。我们的飞船,很快就要上天了。但是,在未来的空间站规划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全新的难题。”

一位航天专家接过话头,语气凝重:“未来的空间站,将长期在轨运行。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者需要临时制造某些特殊零件,依靠地面发射补给,成本太高,周期太长。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直接在太空中,进行在轨制造和维修的设备!”

太空制造!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的概念!

“要在微重力、超高真空、强辐射的极端环境下,进行金属3d打印、精密铣削,甚至电路板的焊接维修……”航天专家叹了口气,“这不仅是技术的挑战,更是对设备可靠性的极限考验。美国人在搞,俄国人也在搞,但都没有成功。李总指挥,您看……”

李晓宇看着那份文件,眼中闪过一丝炽热的光芒。

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没问题。”他的回答,依旧那么干脆,“这个任务,我们接了。”

他转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指着园区深处,那栋刚刚建成的,外形如同巨大飞碟般的建筑。

“那是我们新成立的‘未来技术探索实验室’。在那里,我和我的团队,已经为此准备了整整一年。”

他向众人描绘了一个大胆的构想——

“天宫一号”多功能空间在轨制造工作站!

“我们将把‘祝融’机器人的灵巧,‘神农’3d打印的神奇,和‘女娲’系统的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它将拥有多条不同功能的机械臂,可以像章鱼一样,在空间站外壁攀爬。它的核心,是一台小型的,但功能强大的多轴加工中心,既能打印金属,也能切削零件。它甚至,还拥有一双由‘神光’技术衍生出的‘火眼金睛’,可以自动扫描并修复受损的电路板!”

“它,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的‘太空母机’!”

周将军和航天专家们,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本以为李晓宇会知难而退,或者提出漫长的研发周期。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早就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这片星辰大海!

“好!好一个太空母机!”周将军激动得用力拍了拍桌子,“晓宇,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你,看来是找对人了!”

深夜,送走了首长们。

李晓宇独自一人,来到了那个神秘的“飞碟”实验室。

在巨大的真空模拟舱里,一台造型奇特,长着六只机械手,通体包裹在金色隔热层里的原型机,正静静地悬浮在磁悬浮测试台上。

它,就是“天宫一号”的雏形。

李晓宇隔着厚厚的玻璃,看着它。

他仿佛看到了,在不久的将来,在浩瀚的太空中,这台机器,正挥舞着手臂,以地球为背景,为人类的探索之旅,敲打出一颗颗坚实的铆钉。

他的工业长城,不仅守护着脚下的神州大地。

更将,托举起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飞向那片,永无止境的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