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熹微,鸡鸣未起,方家村还笼罩在一片静谧的薄雾之中。

方言却已经站在了方承祖那略显冷清的院门外,身后跟着精神抖擞的铁蛋。

“大爷爷!大爷爷!开门呐!太阳晒屁股了!发财的买卖上门了!”

方言压着嗓子,手指“叩叩叩”地敲着木门,节奏急切。

院内传来一阵窸窣和略带沙哑的怒吼:“哪个小兔崽子大清早嚎丧?!滚!老子没空!”

“是我呀大爷爷!方言!带您去找大买卖的方言!”方言声音里透着蛊惑,“一天几十两上下的大生意,起晚了,我就去找别人了!”

门“吱呀”一声被猛地拉开。

方承祖披着外衣,头发散乱,脸上的刀疤在晨色中显得格外凶悍。

他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没好气地骂道:“放屁!你小子嘴里能有几句真话?上次让老子出二十两,赚二十两,转头就让老子当苦力!这次又想忽悠老子什么?”

方言丝毫不惧,笑嘻嘻地凑上去:“大爷爷,瞧您说的,上次那是合作共赢!这次可是真正的大买卖,一本万利,能传家的那种!”

他压低声音,如同分享什么惊天秘密:“我这儿有个方子,能造出一种又白又软、成本极低的纸!您想想,现在读书人用的纸多贵?咱们这纸一出来,不得被抢疯了?到时候,银子还不是哗哗地往口袋里流?”

方承祖浑浊的老眼眯了起来,带着审视:“造纸?那可是技术活儿,工匠籍的人干的,你个娃娃懂个屁?再说,本钱呢?场地呢?人手呢?”

“技术我有!保证比官坊的还好!”方言拍着胸脯,随即指向村外。

“本钱我出十两,您出一百两,场地就用我家那十亩荒着的地,人手嘛……先让铁蛋跟着搭把手,以后再招。大头您出,算您五成股,我出技术也占五成,包您稳赚不赔!”

什么鬼?这小子是怎么敢这样拉人入股的?出十两就想和他出一百两的一样股份?这小子怕不是失心疯了。

但是他想到方言上次出三两赚四十两的画面。

以小博大,胆大妄为,一直都是这小子的作风。

这小子要是真的和自己出一样的本钱,他还担心这小子是不是来骗他棺材本的。

现在这小子出的那么少的本金,还为这件事提升了不少的可信度。

至少这小子是真心想要做这门生意。

方承祖心念电转。

这小子虽然滑头,但赚钱的本事他是亲眼所见。

那造纸术若真如他所说……

他摸了摸怀里还没捂热乎的二十两银子,又想想自己日渐干瘪的钱袋和无所事事的现状,一股赌性被勾了起来。

都怪这小子。和他在一起久了,人心都开长歪了,他居然觉得这件事靠谱了起来。

“真能成?”他沉声问,语气已然松动。

“千真万确!骗您我是小狗!”方言指天发誓,眼神“真诚”无比。

“到时候您就是方记纸坊的大东家,坐着数钱就行!不比您整天赶着马车风吹日晒强?”

在方言的再三保证下,方承祖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锭长着翅膀向他飞来,一咬牙:“老子再信你一回!要是赔了,老子把你爹那十亩地抵了!”

“成交!”方言笑得像只偷到鸡的小狐狸。

出资十两,而且白嫖方程组这个掌柜,还能能占一半的股份。这生意做得真爽!

与此同时,村另一头,低矮的土坯房里,赵氏正对着几根削好的竹篾发愁。

丈夫方先明和大儿子世强天不亮就下地了,想着多刨几分地,秋天就能多收几斗粮。

大女儿大丫也跟着去送水帮忙。屋里只剩下她和小女儿小丫。

小丫乖乖地坐在小凳子上,看着母亲灵巧的手将竹篾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竹篓。

这些竹篓编好了,她就要走几十里路拿到县城去卖,一个能换三文钱,贴补家用。

看着角落里半袋有些发黑的杂粮,还有小丫身上那件洗得发白、明显短了一截的褂子,赵氏心里就跟这手里的竹篾一样,拧得生疼。

老大方世强眼看就要说亲了,聘礼还没着落,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她叹口气,拿起编好的十几个竹篓,牵起小丫:“走,小丫,跟娘去县城。”

刚推开院门,就看见方言和方承祖赶着马车过来,铁蛋也坐在车辕上晃悠着腿。

赵氏下意识想躲,却被方言一眼瞧见。

“三婶!你这是要去县城?”方言跳下车,目光扫过她手里的竹篓,心下明了,脸上却笑得热情,“正好,我们也要去县城置办点东西,三婶一起坐车吧!省得走路了。”

赵氏顿时窘迫得脸发热,连连摆手:“不…不用了,狗蛋,你们忙你们的,我…我走惯了…”

前些日子心里还在打趣方言一家,现在让她坐方言的车,她实在拉不下脸皮。

“哎呀三婶,客气啥!”方言不由分说,上前接过她手里的竹篓放到车上,“正好我和大爷爷要去采买一些东西,很多东西不懂行价,三婶您常去县城,眼光准,还得请您帮我们把把关,免得我们被奸商坑了!”

这话既给了台阶,又戴了高帽。

赵氏看着方言那坦荡的笑容,想起昨天那顿腊肉饭,再对比自己那点小心思,心里更是愧疚难当,仿佛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方承祖也难得开口:“上来吧,挤一挤,等你们走到县城,天恐怕都黑了。”

赵氏最终嗫嚅着道了谢,拉着小丫,忐忑地坐上了马车。

马车“嘎吱嘎吱”地驶向县城,赵氏的心也随着车轮起伏不定。

刚进城门,热闹的市集气息扑面而来。无数人在市集里叫卖。

卖糖的,卖蔬菜瓜果的,卖酒肉盐粮的......

铁蛋立刻扯着方言袖子指着路边的摊位:“言哥!油酥果子!芝麻胡饼!你答应我的!”

“买!”方言大手一挥,十分豪气。

小丫看着那些金黄油亮的吃食,眼睛都直了,小手指着,小声咽着口水:“娘…”

赵氏赶紧捂住她的嘴,低声呵斥:“别瞎要!那是言哥买给铁蛋的!”

方言却已经笑着对摊主道:“老板,来五份!”他将其中一份塞给铁蛋,另外两份分别递给赵氏和小丫。

“狗蛋,这…这怎么行…”赵氏急了。

“三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几文钱的东西,瞧您客气的。”方言爽朗一笑,亲自把一包顺手买的糖块塞进小丫手里,“来,小丫,尝尝甜不甜。”

小丫怯生生地接过,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甜得眯成了缝,小声说:“谢谢言哥,好甜!”

赵氏看着女儿那满足的笑脸,再看看方言那不甚在意却自然亲切的举动,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酸酸涩涩,又暖烘烘的。

她默默低下头,将那包糖酥果子紧紧抱在怀里。没有说话。

糖酥果子的温度不知为何,让她的胸口有些滚烫。

方言接下来的采买,赵氏简直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

“什么!这破东西居然要卖二十文?你当老娘没有买过这东西吗?”

“十五文!爱卖不卖!不卖我们就去城西那家,保证比你便宜!”

“这块!对就这块!你刀要是切偏了,老娘就不买了!”

方言目瞪口呆的看着三婶如同母老虎般的和那些商人铢锱必较。

三婶那杀起价来,简直是换了一个人。

无论是买上好的火腿、精装的龙井茶、还是成套的文房四宝,她都抢在前面,用最地道的本地话和商户们杀价,寸土不让,虽然有些东西她也不懂,但是确实为方言省下了不少银钱。

方承祖赶着车,看着车上越堆越高的各色礼物,嘴角抽搐。

这才小半天功夫,十两雪花银就这么哗啦啦地花了出去!

赵氏看得心惊肉跳,终于忍不住小声劝道:“狗蛋,这也买得太多了,你赚的再多,也经不起你这样花啊?你还要留着一点给自己娶媳妇用啊!”

方言正拿着一方不错的端砚打量,闻言浑不在意地摆摆手:“三婶,没事儿!拜师翰林,礼数不能缺,这代表我爹的诚意和我的重视!钱嘛,花完了再赚,我赚钱容易着呢!是吧,大爷爷?”

方承祖正肉疼得厉害,没好气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他心里却在骂娘:容易?老子跟你赚钱都是赚得提心吊胆!生怕命都要丢了!你小子倒好,出手那叫一个阔着!

方家村里的人说的没错,你小子就是一个败家精!能赚钱的败家精!

赵氏得到方承祖的确认,心里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十两银子啊!就这么眼睛不眨地花出去了?方言到底有多能赚钱??

这还是她理解的那个败家精吗?不会是财神爷显灵,特意照顾方言吧?

采购完毕,马车经过一处临街的铺面,位置尚可,但似乎关门已久,门上贴着招租的红纸。

方言忽然叫停马车,跳了下去,围着那铺面转了两圈,又趴着门缝往里看了看。

他跑回来,眼睛发亮地指着那铺面对方承祖说:“大爷爷,您看这铺面怎么样?我看位置、大小都合适!咱们盘下来,稍微修整一下,前店后仓库,以后咱们的纸就放在这里卖!这就是咱们‘方记纸业’扬名立万的起点!”

方承祖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摸着下巴沉吟起来,眼神闪烁,显然在认真考虑方言那天方夜谭般的“商业版图”。

这个地方,说偏也不偏,前方不远就是码头,将来若是纸张造了出来。经过这里可以轻易的将纸张由水运运往江南。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赵氏抱着小丫,看着侃侃而谈眼神里闪烁着自信光芒的方言,又看看居然真的在认真思索的方承祖,忽然觉得,这个她从小看到大的侄儿,变得无比陌生。

开店?造纸?他这是要立业了吗?

他才十三岁啊!别人孩子这个年龄还在偷看别家姑娘洗澡呢!他就开始考虑立业传家了!

这小子,是要逆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