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 > 第116章 这生意赔了跟你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陵府衙,大堂。

熟悉的公案,熟悉的“明镜高悬”匾额,甚至堂下站班衙役的面孔都未曾改变。

周文渊端坐其上,抚摸着冰凉光滑的案面,心境却与往日截然不同。

这次的羁押,让他恍如隔世。

昔日那种孤军奋战独木难支的悲壮感,被一扫而空。

他周文渊,能重新坐在这里,并非因为曾培明良心发现,也非朝中清流发力,竟是靠一个十三岁少年的翻云覆雨的手段。

这认知让他脸颊微热,却又有一股新的力量在胸中滋生。

段子明小心上前将一份文件特意拿出。

“这是江陵县衙刚送来的,关于征发徭役、修葺城墙的最新章程,以及……附了一份‘物流中转中心’的规划草图,言明请大人一并审阅。”

周文渊接过那厚厚一叠文书。

若是以前,他看到“物流中转中心”这种不伦不类的名目,必定会斥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

但此刻,他深吸一口气,认真地翻阅起来。

章程写得条理清晰,权责分明。

不仅明确了征召民夫的范围、轮换制度,最让他动容的是其中关于民夫待遇的条款。

每日管两餐饱饭,竟还有五文钱的工钱!这在强制性的徭役中,简直是闻所未闻!

而那份草图,更是让他眼界大开。

码头、货仓、道路、工棚区……布局合理,隐隐透出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效率之美。

旁边还有小字注解,阐述了如何利用水流和人力,如何分区管理,如何具体作业。

这是何人的手笔?

其条目清晰,一目了然。

要是府衙内部,全都是这种公文,他要多省心啊。

当他看到下面的着名的时候,心中的疑惑瞬间飞到了九天之外。

方言?那就不奇怪了!

能够以白身的身份斗倒赵德海的人,能够写一份好的计划书。很正常不是吗?

不知不觉中,在他的心中,方言已经成了妖孽的代名词。

妖孽嘛。不按能以常理来看。

“传令下去,”周文渊放下文书,声音沉稳有力,“府衙上下,全力配合江陵县衙及方言推行此章程。一应所需手续、文书,优先办理,不得延误!”

“是!”段子明精神一振,连忙应下。

他感觉大人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少了几分迂腐的刚直,多了几分务实的锐气。

处理完几件紧急公务,周文渊起身:“备车,去城外看看。”

他要去亲眼看看,方言的‘物流中心’到底有多么好。

居然能让他周文渊的官途失而复得,能让曾培明那样的官场老油条低头,能让秦李两家倾力支持。

马车直奔城门口。

还未靠近工地,周文渊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昔日荒芜的江岸高地,此刻已是一片巨大的工地。

数以百计的工人在其间忙碌,号子声、夯土声、锯木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工人们各个衣着光鲜,干劲十足!完全和那些以往征召的民夫不同。

周文渊对着身旁的段子明问道。

“这徭役还没开始征召,这些人是哪来的?”

段子明瞟了一眼工作现场,心中也是了然。回答道。

“回大人,这是给方公子家建房子的工人,临时抽调过来做前期准备的。”

周文渊哑然。

方言家建房子的工人?居然如此有活力?

他细细观察的周围。

只见工地边缘,临时搭建的粥棚里热气腾腾,几个妇人正在分发杂粮饼子,领到食物的工人蹲在一旁,狼吞虎咽,脸上尽是满足。

县丞许茂才正端着茶壶,在四处闲逛。不时停下脚步几个工头模样的人拉拉家常。说到高兴处,还会现场给他人倒茶。

而更远处,方言,正站在一个土堆上,搭建了一处凉棚。凉棚视野囊括工地的所有地方。

他正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

虽然其态度松懈,但是工地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莫名的让他放心。

他身边,那个叫王刚的悍勇车夫如同铁塔般护卫左右,而方承祖则背着手,在一旁眯着眼看着,脸上是既肉疼又期待的矛盾表情。

周文渊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默默地看着。

他看到方言从土堆上跳下来,跑到一处正在挖掘地基的地方,对着负责的工头比划着什么,那工头先是疑惑,随即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他还看到,江陵知县张秉衡竟也乘着轿子来了,与许茂才和方言凑在一起交谈了几句,脸上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笑容。

这一切,都与与他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没有欺压,没有怨声载道,反而有一种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原来,我大齐朝也有这番景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就在此刻,他明白了齐修远和秦中穆为何如此看重方言。

此子之才,在经世致用,在于能搅动风云,能实实在在为百姓谋一条生路,为这僵死的大齐朝,注入一丝活力。

方言!和官场上的那些人,不一样!

他可以改变大齐!他一定是改变大齐的那个人!他能办到!

“回衙。”周文渊放下车内的窗帘,沉声道。

“大人,不去见见方公子?”段子明问。

“不必了。”

周文渊靠在马车里,闭上眼,神情肃穆。

“本府坐镇府衙,替他稳住后方,扫清障碍,便是最好的支持。”

他顿了顿,仿佛是对段子明说,又仿佛是对自己忠告:

“赵德海只是被调走,并没有罢官。首辅那边的反应虽然不会大,但是该扛起的担子,我要扛着啊!”

“走!回府,我要写信给次辅大人!”

“要扛下首辅的压力,就必须让清流出死力才行!”

熟话说,再一再二不可再三。

方言三番两次的和杨党作对。恐怕已经上了杨党的清算名单。

想要保下他。只有如此才行。

段子明微微一愣!

周文渊在朝中,说是清流,却又不是清流。

他这清流和次辅那边的清流不一样。

自上任知府以来,他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次辅大人。

这联系次辅,要让清流出死力,那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小。

而知府大人唯一的能够付出的。

就是他将自己的把柄交于次辅,然后受制于次辅。

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值得他这样做。

他回头看向了那片欣欣向荣的工地。

看着那些工人们,在方言面前被训,却点头哈腰一脸幸福的表情。仿佛明白了什么。

而在工地上,方言似有所觉,扭头望了一眼远处消失的马车,若有所思。

“老帮菜,”他用手肘捅了捅旁边的方承祖,“瞧见没?咱们的知府大人,好像开窍了。”

方承祖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再想想投进去如流水般的银子,捂着胸口,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开窍个屁!老子只看见我的棺材本在哗哗地往外流!你小子要是搞砸了,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

方言哈哈一笑,折扇“唰”地展开,“翩翩才子”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嘿!小爷我这生意要是亏了!就跟你姓!”

方承祖:“!!!!”

竟有这等好事?

不对,这话怎么感觉有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