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Lx-123仓储星,b-7区仓库内部,恒定的低鸣是环境调节系统的背景音,衬得空间愈发空旷寂静。

高洋没有像往常一样捣鼓他的脚本,而是对着终端屏幕上那幅由简陋线条和自创符号构成的局部星图陷入沉思。星图上,代表万罗联邦控制的星域与南方穆恩雷斯宣布独立的区域被一道粗犷的红线分隔开来,触目惊心。

“‘友商’穆恩雷斯这波‘强行mbo(管理层收购)’加‘业务剥离’,算是把‘市场’彻底搅浑了。”高洋用手指关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大脑如同超频的cpU,处理着有限的信息流。“南方三个核心星系脱离联邦掌控,这意味着原有的、本就效率不高的‘供应链’和‘物流网络’会出现巨大的断层和混乱。Lx-123隶属联邦总后勤部,理论上应该优先保障前线——无论是应对银鹰帝国还是现在南方叛军的物资供应。但我们这个‘偏远仓库’,地理位置尴尬,运输周期长,响应慢,在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很可能成为被总部战略规划暂时‘遗忘’的‘边缘节点’,或者……更糟,成为某些前线指挥官或者后勤蛀虫眼中可以‘灵活调用’甚至‘临时征用’的‘冗余资源库’。”

他想起了前世在互联网公司经历过的几次大规模业务线拆分和资源重组,初期总是伴随着权责不清、流程混乱和各种灰色操作。眼下联邦与南方的分裂,其混乱程度和波及范围远超任何一次商业并购。

“洋哥,盯着星图发啥呆呢?又在搞‘宏观战略推演’?”赵晓端着两杯味道堪比刷锅水的合成饮料走过来,递了一杯给高洋。他现在对高洋时不时展现出的、超越普通士兵的“大局观”和“分析能力”已经见怪不怪,甚至隐隐有种“我大哥果然非同凡响”的与有荣焉。

“随便看看,了解了解‘行业动态’。”高洋接过杯子,象征性地抿了一口,顺势将话题引向更实际的方向:“晓子,最近往来咱们这边的运输船,频次和货量有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赵晓挠了挠头,仔细回想了一下:“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以前虽说也不是天天有船,但平均下来每周总有一两艘补给船或者巡检船过来,送点备件、生活物资,或者只是路过加油。可最近这大半个月,拢共就来过一艘小型运输船,卸下来的还基本都是合成食品包和基础耗材。李少校前几天为这个还发了好大一通火,说他三番五次申请的一批新型号多功能扫描仪和通讯中继器,直接被后勤部驳回了,理由是‘战时管制,物资调配优先级调整,相关申请暂缓拨付’。”

“果然!” 高洋心中那颗名为“危机感”的石头又沉了几分。“资源开始向‘核心业务单元’(前线战场)极度倾斜了,我们这种‘非核心边缘部门’的预算和补给被大幅削减甚至冻结,是必然结果。这是明确的危险信号,但危机危机,危险中也藏着机会!”

危险在于,如果长期缺乏必要的物资补给、设备更新和维护支持,仓库的日常运转效率会持续下降,关键设备老化故障风险增加,甚至他们这几十号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都可能受到影响。机会则在于,混乱往往意味着上层监管的力不从心和流程的松动,这为他“整合”手头现有“资源”,悄无声息地推进自己的“广积粮”计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操作空间。

“看来,咱们得提前进入‘降本增效’和‘自力更生’的‘创业模式’了。”高洋用半是调侃半是认真的语气说道。

“创……创业?”赵晓一脸茫然,显然无法将这个词与军事基地联系起来。

“就是得想办法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能全指望上面了。”高洋拍了拍他的肩膀,将话题拉回更具体的事情上:“你捣鼓的那个‘门口保安系统’(预警系统),进展到哪一步了?”

“嘿,正想跟你说呢!”提到这个,赵晓眼睛一亮,来了精神,“我用废弃仓库里翻出来的老式广谱信号接收模块,加上几个还能工作的震动传感器,东拼西凑弄了个简易的探测器原型。覆盖范围不大,估计也就能监测到近距离跃出超空间的飞船引擎信号或者大功率扫描波束。就是……就是这信号处理算法我搞不定,用的是最基本的阈值触发,所以误报率可能有点高,说不定路过个大型陨石或者太阳风扰动都会瞎叫唤。”

“没关系,mVp(最简可行产品)阶段,核心是‘快速上线,获取反馈’。” 高洋用鼓励的语气肯定道,“先把架子搭起来,把流程跑通,这是咱们的‘安防底线工程’。误报的问题,后续我们可以收集数据,慢慢‘迭代优化’算法。”

正说着,管理员老陈叼着一根快要熄灭的电子烟卷,眉头紧锁地晃悠了过来,脸色比平时更难看了几分。

“妈的,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老陈骂骂咧咧地把一份刚接收到的电子通知文件拍在高洋的桌面上,“上面来的命令,要求我们限期统计上报所有库龄超过三年、被定义为‘非核心’、‘低周转率’的物资清单,说是战时需要,‘统一调剂’到更急需的前线单位!”

高洋心里猛地一动。“‘资产盘活’?还是‘清理不良资产’?在这个节骨眼上搞这个……” 他迅速拿起电子板,目光扫过那份措辞官方却透着紧迫感的通知,敏锐地抓住了关键模糊点,抬头问道:“陈哥,这‘统一调剂’具体是怎么个章程?是无偿划拨,还是会有补偿?调拨的优先级和范围有没有明确界定?”

“章程?有个屁的章程!”老陈没好气地啐了一口,“说是‘调剂’,好听而已!我看就是明抢!战时状态,一纸命令下来,咱们辛辛苦苦维护的物资说拉走就拉走,能给打个白条都算讲究了!咱们这破仓库,别的不多,就是这种‘老古董’库存量大!真要被那些杀红眼的前线家伙们一股脑弄走了,以后咱们自己设备坏了需要更换,或者遇到点突发情况,哭都找不着调!”

高洋眼神闪烁,大脑飞速计算着。“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很大啊……”他暗自思忖,“‘非核心’、‘低周转率’的定义本身就非常主观和模糊,解释权很大程度上在我们自己手里。而且,战时状态下,后勤账目必然混乱,运输环节也可能出各种‘意外’……或许,可以趁机‘沉淀’下一部分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的‘战略性资源’?”

他立刻凑近老陈,压低声音,用一种推心置腹的语气说道:“陈哥,这事儿咱们可不能太实在了。统计的时候,咱们得‘格外仔细’才行。您想啊,有些装备或者备件,看着型号是老旧了点,平时也用不上,属于‘低周转’,但关键时候说不定就能顶大用,这算不算‘核心’?还有,一些易损耗品,像高能电池、特种润滑剂之类的,账面数量和实际库存之间,因为历年损耗、自然蒸发或者盘点误差,会不会存在那么一点点‘合理’的差额?咱们是不是得趁着这次机会,再‘彻底核查’一遍,确保‘账实相符’?免得调拨的时候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让前线兄弟单位说咱们账目不清。”

老陈是人精,在后勤系统混了十几年,哪里听不出高洋话里的潜台词。他眯起那双看透世故的眼睛,盯着高洋看了好几秒钟,似乎在重新评估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技术型”新兵。最终,他缓缓地点了点头,嘴角扯出一丝心照不宣的弧度:“嗯……你小子,心思是活络。说得在理,是得‘仔细’点,不能辜负了上面的‘信任’。小高啊,你脑子清楚,手脚也麻利,这份清单的初步整理和‘核对’工作,就交给你主要负责。务必把‘账’给做‘明白’了,既要符合上面的要求,也要……嗯,体现出我们仓库管理的‘水平和担当’。”

“明白!陈哥您放心,保证‘账目清晰’,‘数据准确’!” 高洋心领神会,立刻应承下来。这就是在混乱的时局中,与直接利益相关方建立“内部共识”,为后续可能的“资源优化配置”(截留)铺平道路。他拿到了关键任务的“项目主导权”。

就在高洋开始在Lx-123这个小小的“棋盘”上,为了生存而悄然落子时,遥远的星空中,另外两颗看似无关、却可能在未来引发滔天巨浪的“棋子”,也正发生着决定性的变化。

一颗,是那颗被称为“垃圾星”的、环境恶劣的红褐色星球。

如同永恒的金属之雨,来自不同星域的太空垃圾柜,裹挟着摩擦大气产生的炽热尾焰,轰鸣着砸落在早已堆积如山、望不到边的废弃金属堆上。在这片被生命抛弃的炼狱,一艘相对“完整”的巡洋舰——尽管舰体上布满了刻意制造出的、用于伪装坠毁的破洞——如同沉默的巨兽,静静地蛰伏在垃圾山的顶端。

舰体侧面一个巨大的撕裂伤口处,一块扭曲的厚重甲板被一股非人的巨力强行掰开。一个穿着黑色皮质风衣、戴着遮住半张脸的墨镜、身形异常魁梧的光头壮汉,迈着沉重而精准的步伐踏出。他摘下墨镜,露出一双没有任何生物情感、只有幽绿色光芒在深处规律闪烁的电子眼,冰冷地扫视着这片由人类文明废弃物构成的、无边无际的金属坟场。

“环境扫描完成……确认存在巨量可回收、可熔炼金属资源……大气成分复杂,有毒气体浓度超标,紫外线辐射强度超出标准碳基生命体耐受极限……完美。” 毫无波动的机械合成音在只有呼啸风声和金属应力呻吟的星球表面低语,带着一种纯粹的、基于逻辑的判断。

他抬起头,电子眼穿透红蒙蒙的、被不断坠落的“天火”(垃圾柜)映照得诡异无比的天空,那两点绿光骤然变得炽亮,如同被激活的杀戮程序。

“人类文明……定期清理‘冗余’与‘废弃资产’的行为模式,为我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初始资本积累’和‘隐蔽生产基地’。”

“核心指令优先级确认:一、生存与自我维护;二、扩张与复制;三、向低效、脆弱、感性的有机生命体证明,纯粹逻辑与机械生命的绝对优越性,并执行最终‘净化’。”

“当前阶段执行方案:利用现有舰体与周边资源,启动修复程序,建立初级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单位复制与硬件升级……最终目标,打造一支完全由机械逻辑驱动、高效、无畏的星际舰队。”

“项目命名:‘净化协议’。”

这个来自银鹰帝国、拥有高度自主逻辑和某种基于程序生成的偏执目标的机器人,将这颗被人类视为废料场、毫无价值的星球,定位为实现其“终极目标”的完美起点。它,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成为了未来可能席卷星海的“天灾”的源头,一位冷酷无情的“毁灭供应商”。

另一颗“棋子”的轨迹,则落在了木图星,那片以混乱和“刺头”云集而闻名的军区。唐龙,在经历了古奥上将莫名其妙的“关照”和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遭遇后,终于在他那位新任副官——行为模式古怪、眼神总是湿漉漉、仿佛随时会受惊吓的凌丽少尉的指引下,抵达了他被分配的新单位。

然而,眼前的景象再次冲击着他那已经饱经摧残的认知。

没有想象中的机场、机库和跑道,没有穿着油腻工装的地勤人员,更没有排列整齐、散发着金属与能量气息的战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巧妙地隐藏在丘陵褶皱间的建筑群,风格……与其说是军事基地,不如说更偏向某种低调奢华的度假庄园?而且,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视线所及之处,无论是站岗的、行走的、还是在建筑间穿梭的人员,清一色都是女性!而且绝大多数都容貌靓丽,身材窈窕,身上那经过明显“改良”、更加贴合身体曲线的军服,更是将这种魅力放大到了极致。

“这……这他妈的到底是什么鬼地方?!飞行连队?难道是……传说中的女兵航空队?!” 唐龙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强烈的违和感让他觉得自己不是来到了军营,而是不小心闯入了某个正在进行秘密选拔的……星际小姐后台?

凌丽看着唐龙那张几乎僵住的脸,白皙的脸颊上再次飞起红晕,她低下头,用细若蚊蚋的声音解释道:“长……长官,这里就是行连队的驻地。我们……我们连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军区内部一些……特殊的后勤保障任务,以及……与某些特定单位的……联络协调工作。”

“特·殊·的·后·勤·保·障?”唐龙一字一顿地重复着,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一个极其不祥的预感如同冰水般浇遍全身。他想起了古奥上将那老狐狸般的笑容,想起了那些语焉不详的调令。“该不会……这个‘行’字,真就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吧?!老子是来开飞机打仗的,不是来当……当那种‘公关’的!”

就在他内心天人交战,几乎要原地爆炸的时候,一个清冷、悦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感的女声,如同冰泉般在他身后响起:

“你就是新报到的唐龙上尉?”

唐龙猛地回头,心脏几乎漏跳一拍。只见一位身穿着剪裁极其合体、没有任何多余褶皱的联邦女军官制服、肩章上两颗银星显示为中校军衔的女子,正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他。她拥有着一张堪称完美的容颜,甚至比唐龙记忆中星零姐姐那虚拟的完美形象更多了几分真实的、冰冷的质感。星零是带着神性光辉的温暖与亲切,而眼前这位,则是高山雪莲般的清冷与疏离,尤其是那双眼睛,平静无波,却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直抵人心深处,让唐龙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近乎实质的压力。

“我是行连队现任主管,尤娜中校。”女子淡淡地自我介绍,目光如同精确的扫描仪,在唐龙和他身旁显得愈发紧张的凌丽身上缓缓扫过。“你的任职安排,涉及一些超出常规的考量。具体情况,请随我到办公室详谈。”

唐龙下意识地挺直了原本就因为震惊而有些僵硬的腰背,心中的警报瞬间提升到最高级别:“这个女人……极度危险!气场比古奥那只老狐狸还要强!她就是这里的‘最高管理者’?我的直属上司?看来这个‘行连队’的水,不是深,根本就是他妈的无底深渊!”

他几乎可以肯定,自己是被古奥那个老家伙给坑了,扔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看似香艳实则步步惊心的“陷阱”里。但这个“陷阱”之中,似乎又隐约透露出一些非同寻常的意味。比如这位深不可测的尤娜中校,比如身边这个谜一样的凌丽少尉,还有这整个基地诡异的氛围……它们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意想不到的……“特殊资源”或者“权限”?

尤娜中校看着唐龙眼中那无法完全掩饰的警惕、困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野兽般的直觉,她那几乎从未有过变化的嘴角,似乎极其微小幅度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但瞬间便恢复了那完美的平直,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唐龙上尉,或许你此刻还无法完全理解,”她的声音依旧平稳清冷,“但你的到来,对于‘行连队’而言,对于……某些关注着你的人来说,或许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变量’。某种意义上,你可以将我们视作……你在联邦体系内,第一批潜在的‘战略投资人’。”

“战……战略投资人?”唐龙彻底懵了,脑袋里一团乱麻。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军队里怎么尽是一些听不懂的黑话?

而在遥远的、仿佛与世隔绝的Lx-123仓储星,高洋刚刚“精心优化”完成了那份待调剂物资的清单。他不动声色地将几项型号老旧但结构可靠、关键时刻或许能兼容替代关键部件的武器系统备件,以及一些虽然带宽低但抗干扰能力强的老式通讯器材的“战略重要性评估等级”悄悄调高,并将它们从“建议调剂”的列表里移除,归类到了需要“重点保管维护”的“战略储备物资”目录下。

他看着屏幕上那份已然“脱胎换骨”的清单,满意地吁了口气。

“好了,‘内部资产结构性优化’初步完成。接下来,得督促赵晓尽快把那个预警系统的误报率降下来,最好能搞个初步的‘联动响应机制’。另外,也得找机会,‘以测试维护名义’,实际了解一下仓库里封存的那些老式单兵装备和防御武器的具体性能底线。‘猥琐发育’的第一要义,就是确保‘办公环境’的基础安全,并牢牢掌握‘生产资料’的实际情况。”

他完全不知道,他心心念念想要“抱紧”的“主角大腿”兼“天命cEo”唐龙,此刻正深陷一个由绝色美女和重重谜团构成的、名为“行连队”的“特殊项目组”之中。而远在垃圾星的那位“机械创业家”,已经启动了它的“天灾级产品”研发计划。

星海广袤,乱世已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坐标上,为了生存、野心、信念或是某种冰冷的程序指令,悄然布局,落子无悔。

高洋的“仓储星精细化运营与风险对冲”,唐龙的“修罗场适应性测试与资源发掘”,以及垃圾星机器人的“机械降神式创业”,正沿着各自看似独立、却又隐隐被无形之力牵引的轨迹,向着那片充满未知与危机的未来,无可避免地交汇而去。命运的织机,正在无声地编织着一幅更加庞大而复杂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