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金庸世界的幕后黑手 > 第45章 倾囊相授,剑法精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章 倾囊相授,剑法精要

苗人凤在那方寸院落中,一站便是整整一夜。

秋风寒露,浸湿了他的布袍,他却浑然未觉。

脑海中翻来覆去的,尽是南宫宸那番石破天惊的“无招”之论,以及自己数十年来练剑、用剑的点点滴滴。

许多以往习以为常、甚至引以为傲的精妙招式,在“无招”理念的映照下,竟隐隐显露出些许刻板与滞涩的痕迹。

那不是对他苗家剑法的否定,而是一种……超越!一种指向更高境界的指引!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刺破黑暗,洒在苗人凤脸上时,他紧闭的双眼猛然睁开!

那双重见光明的眸子里,不再是之前的沉痛或淡然,而是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那是勘破迷雾、得见新天的豁然与激动!

他长啸一声,声震四野,惊起了林间宿鸟。

啸声中充满了畅快与释然。

“哈哈哈!好一个‘无招胜有招’!好一个‘意在剑先’!南宫小友,你真乃老夫之明灯也!”苗人凤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闻声从屋内走出的南宫宸,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感激。

南宫宸见他如此神态,便知他已有所悟,心中亦是欣慰,拱手道:“苗大侠言重了,晚辈不过是偶有所感,胡乱言之罢了。”

“非是胡乱!”苗人凤大步上前,用力拍了拍南宫宸的肩膀,力道沉雄,显见内心激荡,“你这一言,点醒了老夫数十年的迷障!让我看到了剑道之上,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深吸一口气,神色变得无比郑重:“小友对我有再造之恩,更有点拨之情。老夫身无长物,唯有这家传剑法,尚算有些价值。若小友不弃,老夫愿将这《苗家剑法》的精要口诀、变化心法,尽数传授于你!盼你能以你那超越常人的见识,融会贯通,或许……能真正窥见那‘无招’之境的堂奥!”

此言一出,连一旁的胡斐都吃了一惊。苗家剑法向来一脉单传,非嫡系子弟不授,苗人凤竟愿将其倾囊相授给一个外姓之人,这份回报,不可谓不重!

南宫宸也是心神震动,他虽有意接触顶尖武学,却也没想到苗人凤竟如此干脆磊落。他肃然躬身:“苗大侠厚爱,晚辈感激不尽!然此乃苗家不传之秘,晚辈岂敢……”

“诶!”苗人凤摆手打断了他,语气斩钉截铁,“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剑法是用来传承与发扬的,而非束之高阁的敝帚!以你之才,足以继承此剑,并使其焕发新生!此事不必再议,你若推辞,便是看不起我苗人凤!”

话已至此,南宫宸不再矫情,深深一揖:“既如此,晚辈……拜谢苗大侠传艺之恩!”

自此,南宫宸的日常便多了一项最重要的功课——随苗人凤修习苗家剑法。

苗人凤教得毫无保留,从最基础的握剑姿势、运劲法门,到每一招每一式的精微变化、发力技巧,再到整套剑法的气意连贯、攻防转换,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他甚至将自己毕生对敌的经验、剑法中的种种虚实变化、诱敌陷井,也一一剖析给南宫宸听。

“我苗家剑法,讲究‘冷、脆、快、准’四字。”苗人凤持剑而立,虽目力未完全恢复,但那股剑术宗师的气度却展露无遗,“剑出如冷月悬空,森然肃杀;

劲力爆发如金铁交鸣,干净利落;身法剑势如电光石火,迅捷无伦;

刺击点削如庖丁解牛,精准狠辣。”

他一边解说,一边缓慢演练。

只见冷月剑在他手中,时而如绵绵春雨,剑光细密,护住周身;时而如雷霆乍惊,一道寒光直刺而出,快得令人目不暇接;时而又如云龙探爪,于不可思议的角度发出诡异一击。

南宫宸全神贯注,一边记忆招式,一边以他那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去理解每一招背后的力学原理、角度算计以及对人体弱点的针对性。

他常常会提出一些让苗人凤都需思索片刻的问题:

“苗大侠,这一式‘流星赶月’直刺后,为何要衔接一个微小的回旋?是否是为了化解直刺带来的前冲惯性,同时为下一招‘苏秦背剑’的反手撩击创造发力角度?”

“这招‘孔雀开屏’舞出漫天剑影,是虚招惑敌,但若对手不退反进,强行突破,其中是否隐藏着三处真正的杀招,分别对应上、中、下三路?”

苗人凤越教越是心惊,也越是欣喜。南宫宸的悟性之高,简直匪夷所思!

他不仅学得快,更能举一反三,直指剑招设计的核心意图,许多连他自己都习以为常、未曾深思的细节,都被南宫宸一一剖析明白。

在学习苗家剑法的同时,南宫宸并未放下胡家刀法。

他反而将两种顶尖武学放在一起,相互印证。

胡家刀法沉猛霸道,大开大合,如长江大河,气势磅礴;苗家剑法凌厉迅捷,精巧险奇,如奇峰突起,诡异莫测。

南宫宸发现,这两种武学看似路数迥异,但在发力原理、身法配合、以及对“势”的运用上,却有诸多相通之处。他将胡家刀法中那股一往无前的“势”融入苗家剑法,使得剑招在凌厉之余,更添几分沉重压力;又将苗家剑法中的精巧变化与诡异角度,化入胡家刀法,使得原本略显刚猛的刀法,多了几分灵动与奇诡。

他甚至在脑海中不断推演,尝试将“八步赶蝉”的轻灵身法与这两种兵刃技法融合,追求一种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武道境界。

苗人凤与胡斐看着南宫宸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吸收、消化、乃至融合两家之长,武学修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层层拔高,心中皆是感慨万分。

此子,当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不,是已然开始绽放耀眼光华的绝世美玉!

时日流转,关于南宫宸的种种事迹,也开始随着南来北往的客商和江湖人士,悄然在武林中流传开来。

“听说了吗?佛山那个恶霸凤天南,被一个叫南宫宸的年轻人给收拾了!不仅废了武功,家产也全都散出来补偿苦主了!”

“何止!据说‘金面佛’苗人凤苗大侠遭奸人暗算双目失明,就是这位南宫公子,请动了药王传人,施展鬼神手段,让苗大侠重见光明!”

“真的假的?苗大侠的眼睛都能治好?”

“千真万确!而且啊,听说这位南宫公子不仅医术通神,武功也得胡斐大侠和苗大侠两位宗师的青睐,得了胡苗两家的真传!年纪轻轻,已是深不可测!”

“南宫宸……天机阁?看来这江湖,又要出一位不得了的人物了……”

种种传言,虚实交织,却无疑将“南宫宸”与“天机阁”的名号,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个医术通神、智谋超群、更兼身负胡苗两家绝学的少年英侠形象,逐渐在江湖中树立起来,引来了无数好奇、敬佩、乃至忌惮的目光。

而处于漩涡中心的南宫宸,却依旧沉心于武学的浩瀚海洋之中。

他知道,名声只是虚浮之物,唯有自身掌握的力量,才是应对未来一切风浪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