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金庸世界的幕后黑手 > 第67章 江湖名望,投者如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章 江湖名望,投者如云

药王谷别院,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南武林新的焦点。

“少年英侠”南宫宸于天下掌门人大会上智破阴谋、勇抗清廷、率众浴血突围的事迹,经过那些幸存江湖人的口耳相传,添油加醋,早已渲染得如同传奇话本。

加之他随后竟又化解了纠缠百年的胡苗范田四家恩怨,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仿佛他真有点石成金、一言解仇的莫大神通。

“天机阁”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组织,也随之声名鹊起,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与侠义光环。

江湖中人谈论起来,无不带着几分敬畏与好奇——一个敢于正面硬撼清廷、并能从福康安布下的天罗地网中杀出,更能让百年世仇握手言和的势力,该是何等的了得?

于是,自各地前来药王谷,意图投奔天机阁的江湖人士,开始络绎不绝。

起初,这里的人还比较少,只有三三两两的独行侠或者小团体。

这些人大多是因为仰慕南宫宸的侠名,或者对清廷心怀不满,想要寻找一个可以抒发自己热血和正义感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消息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了这里。

一些在本地受到排挤的小门派,他们在原来的地方无法立足,听说了南宫宸的事情后,觉得这里或许是一个新的机会,于是也纷纷赶来。

还有一些人,他们遭遇了困境,需要一个庇护所。

比如那些身怀绝技却不得志的匠人,他们在社会上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生活十分艰难。

而这里,也许可以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此外,还有一些账房先生,他们虽然精通算数,但在原来的地方却被人忽视。

来到这里,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重视自己才能的环境。

甚至连一些通晓各地风土人情的落魄文人,也被吸引而来。

他们或许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如今却落魄不堪。

在这里,他们希望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别院之外,原本清静的山道上,竟渐渐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临时市集,有提供食宿的简陋茶棚,也有摆摊售卖兵刃伤药的小贩,更多的是三五成群、携刀佩剑、翘首以盼的江湖客。

“这位兄台,也是来投天机阁的?”一个满脸风霜的汉子问身旁人。

“可不是!听说南宫阁主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在他手下做事,痛快!”

“俺听说那天机阁的程堂主,医术通神,能活死人肉白骨!”

“袁堂主的情报网更是无孔不入!”

“还有胡斐胡大侠,那可是连清廷大内高手都奈何不得的英雄!”

众人议论纷纷,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然而,想要加入天机阁,却并非易事。

南宫宸深知,组织膨胀过快,良莠不齐,乃是取祸之道。

他早已与核心成员定下了“宁缺毋滥,严格筛选”的原则,并制定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考核机制。

所有前来投奔者,首先需在外围接待处登记,写明出身、来历、特长及投奔缘由。随后,会经历数道关卡:

第一关,背景核查。 由影堂的外围人员暗中调查其所述是否属实,有无劣迹,是否与清廷或其他敌对势力有牵连。此关刷下最多,许多心怀鬼胎或背景不清白者,在此便会被婉拒。

第二关,品性观察。 通过背景核查者,会被安排到临时营地暂住,参与一些简单的集体劳动。在此期间,会有专人观察其言行举止,是否勤劳、是否团结、有无不良嗜好、对天机阁的理念是否认同。

第三关,能力测试。 根据其申报的特长进行考核。欲入武堂者,需与武堂弟子进行切磋,考察其武功根基、悟性及心性是否狠辣嗜杀;有特殊技能者,如匠人需展示手艺,账房需考核算学;即便无一技之长,只要身家清白、品性忠厚,亦可作为普通力士或外围人员吸纳,但需从最底层做起。

第四关,忠诚宣誓。 通过前三关者,还需在集贤堂外,对着象征天机阁宗旨的旗帜,一面绣有北斗星辰、下悬青锋剑的旗帜,宣誓效忠,正式录入名册,并根据其能力与考核表现,授予“外围弟子”或“正式弟子”身份,分配至各堂口。

这套流程下来,能成功加入者,十不存三。

但正因如此,保证了新晋成员的质量与忠诚度。

即便如此,天机阁的体量仍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

武堂吸纳了数十名根骨不错、心性尚可的年轻武者,在赵大勇、钱大勇的带领下,训练队伍扩大了一倍有余,校场上终日喊杀震天。

药堂也接收了几名有一定医药基础、或对种植草药有经验的弟子,程灵素虽不喜人多,但也开始着手培养助手,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丹药需求。

影堂的选拔最为严格,袁紫衣亲自面试,最终只挑选了寥寥数名机敏、沉稳、身世清白且有一定自保能力的男女,补充进情报网络。

内务堂更是忙碌,马春花手下多了几名能写会算的文书,协助处理如雪片般飞来的物资调配、贡献度记录等事务。连匠作鲁师傅那里,也多了几个打下手的学徒。

别院的规模不得不再次扩建,在周边又圈下了几片山地,新建了宿舍、仓库和更多的训练设施。原本略显清冷的山谷,如今充满了人气与活力。

南宫宸站在别院最高处的望楼,俯瞰着下方熙攘却不失秩序的场景。

投奔者如云,势力膨胀,这本是好事。但他眼中并无多少得意,反而更加深沉。

名声是把双刃剑。

如今的天机阁,已不再是那个可以隐匿于暗处悄然发展的组织,它已然站在了风口浪尖,吸引了无数目光,其中必然包括清廷更加深沉的敌意,以及其他江湖势力或明或暗的审视。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低声自语。

力量的快速积累,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更严峻的挑战。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江湖大势,他已身在其中,唯有迎风前行。